昨天看到一條微博:
好傢夥,這麼一條瞎扯的微博居然也能轉兩萬多。
鯨頭鸛真這麼傻麼?來看看國家地理當年拍的鯨頭鸛捕獵肺魚有多帥吧:
關於那條轉發很多的微博,我只想說三點:
不要拿圈養動物的能力來套野生動物,技能、狀態差別都太大了。
各種食肉動物,各有適合的獵物的大小,比方說獅子去抓老鼠效率就不高,大頭大嘴大身體的大個鯨頭鸛,抓那種小魚也沒那麼高效(不過野生的抓那條小魚還是會更快一些)。鯨頭鸛在野外非常強悍,別說那麼大的肺魚想咋抓咋抓了,鴨子啊、小獸啊、小個頭的鱷魚啊,想吃就吃。
拿鯨頭鸛圈養狀態下的呆,來解釋它們數量的減少非常扯淡。這種鳥的評級是易危(VU),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減少和人類的幹擾、捕獵,是人的鍋。
鯨頭鸛在野外的生存能力,和熊貓在野外的繁殖能力一樣,都是沒問題的。不要被某些莫名其妙的偽科普給騙了。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圖片:niaolei.org.cn
昨天我發了微博吐槽之後,有人說,那些視頻只是開玩笑,你這麼嚴肅認真就輸了。對於這種論調,我只想說:當那種論調漸次重複一千遍的時候,信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類似的事情並不少見。
我正在旅途中,不太方便寫鯨頭鸛的詳細介紹。不過,果殼已經有啦~所以請看:
水蛇、巨蜥、年幼的鱷魚!這真的是一隻鳥的食譜嗎?
至於熊貓的繁殖問題,可以看Ent當年寫的:
熊貓瀕危是因為繁殖力差嗎? 戳「閱讀原文」可獲得這篇文章。
讚賞支持我走遍全世界動物園
給我你的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