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科學家指出世界上最大的魚,網友疑問:難道不是鯨鯊嗎?

2021-02-25 科學黑洞
世界上最大的魚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一部分人很清楚的回答是鯨鯊,但也有部分人回答是鯨魚,例如現生最大的生物藍鯨。但實際上鯨魚是哺乳動物,並不算魚類,論親緣關係鯨魚和我們更為接近而不是和魚類。

鯨魚雖然生活在海洋中,但同樣需要靠肺來呼吸,因此需要定時的出海面來換氣。

可以說最大的魚類,已經排除了海洋中的哺乳動物,而鯨鯊作為最大的魚類其實已經是共識,但最近科學家卻發表重要研究結論,聲稱他們發現了最大的魚類,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哪?

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生物學家馬克·米坎領導了一個國際科研小組,他們通過研究鯨鯊的實際數據,得出進一步的結論,地球上最大的魚應該是雌鯨鯊,這個科學項目持續了將近10年的時間,總共對54條鯊魚進行了觀察研究記錄,比較了它們的年齡和身長,最後科學家毫無疑問的給出結論,雌性鯨鯊是地球上最大的魚,它們的體型要比雄性鯨鯊大2-3倍以上。

雌性鯨鯊成年後平均長度在14米左右,但是科學家指出這種生物的成長速度十分的緩慢,每年只能長大20-30cm左右。但雌性鯨鯊明顯大於雄性鯨鯊的結論是確定的。

鯨鯊最早在1828年被科學家確認並且命名,它們是濾食性海洋生物有著大如鯨魚的身形,生物學分類上屬於鯨鯊科、鯨鯊屬下的唯一成員。這種大型的海洋生物性情非常溫和,和它們龐大的身型不匹配,因此經常受到虎鯨和大白鯊的襲擊,同時人類對於鯨鯊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因此最近一些年它們的數量銳減。

鯨鯊這種大型的海洋生物自發現以來就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但由於它們的生活習性讓科學家了解太少了。鯨鯊一般在30歲左右性成熟,成長速度十分緩慢,壽命大約在70-100歲左右,在上個世紀中葉的時候科學家尚不清楚鯨鯊是胎生還是卵生。

直到1996年有漁民捕獲到一條雌性鯨鯊,在它肚子裡發現了300多條幼鯊以及一些卵殼,這才讓科學家確認鯨鯊原來是卵胎生的物種。鯨鯊會把受精卵保存在體內,一直到它們長到半米多長的時候才被排出體外。

科學家認為雌性鯨鯊的體型大於雄性鯨鯊也是很好理解的,它們大多是都是獨居,雌性鯨鯊移動範圍比較小,而雄性鯨鯊的移動範圍就比較大了。因為它們需要去更遠的地方,尋找更多的伴侶,這樣可以確保自己擁有更多的後代,但是它們自己並不需要對後代付出成本。

而雌性鯨鯊就需要保證後代的存活率了,因此要提供足夠的營養,雌性鯨鯊在後代上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因此體型大這就是優勢之一,當然大體型也可以保證它們在自然界中的生存能力更強一下,至少從防禦角度來講,可以攻擊它們的物種還是比較少的。

這也是鯨鯊在海洋中自由自在緩慢移動的原因,除了虎鯨以及大白鯊等很少有其它生物主動去攻擊鯨鯊。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一點一滴才是生活

相關焦點

  • 緬甸漁民捕到世界最大的魚,在沙灘上殺死切成塊
    也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本月,緬甸的漁船捕撈到一條長約5米,重約15000公斤的鯨鯊。註:也許有人說,切,這算什麼,就敢稱世界上最大的魚了。那鯨魚算什麼?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鯨魚,是水棲哺乳動物,鯨不是魚類。
  • 湛江一酒店公然肢解鯨鯊場面殘忍,魚肉、魚皮和魚肝高價售賣!
    鯨鯊(學名:Rhincodon typus)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鯊魚,屬於軟骨魚綱鬚鯊目鯨鯊科,也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8月17日,有記者以顧客身份到中國城酒店了解情況,發現鯊魚肉早就賣完了。圖為員工在肢解鯨鯊。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資源環境管理科賈科長接受記者採訪稱:工作人員在微信上看到有人捕捉二級保護動物鯨鯊後趕到中國城酒店調查,事件屬實,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鯨鯊來三亞近海「串門」了!快看視頻→
    ↑周邊村民用手機拍下來的鯨鯊。據目擊者稱,這條鯨鯊大約10米長,身上散布淡色斑點。據悉,鯨鯊身體龐大,最大個體體長達20米,體重能達30多噸,被稱為「最大的鯊」。其主要分布於熱帶和溫帶海區,以小魚小蝦及浮遊生物為食。鯨鯊是海南「常客」,三亞至陵水一帶近海海域常有出現,而此次出現在三亞景區周邊近海卻不多見。「鯨鯊來到三亞近海與這裡生態環境向好不無關係。
  • 【正能量】漁業老闆誤捕鯨鯊,將其放歸大海!
    臺灣漁業船員誤捕鯨鯊(臺灣稱豆腐鯊),老闆鄭明發不圖利,要求將鯨鯊放歸大海,船員開2個小時船將鯨鯊安全野放!
  • 男子跳海騎鯨鯊引發熱議
    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延布市(Yanbu)近日有名男子從遊艇上一躍而下,抓住鯨鯊的背鰭並成功騎上牠,影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 機器人的時代即將來臨,網友荒唐疑問:機器人會懷孕嗎?
    眾所周知,現在的科技發展已經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面對市場上的機器人,人們總是有疑問,機器人能夠為人們做什麼?
  • 華萊士巨型蜜蜂:科學家發現一度被認為可能滅絕的世界最大蜜蜂物種
    但是現在,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華萊士巨型蜜蜂,這是昆蟲近40年來從未現身。華萊士巨型蜜蜂,或稱為Megachile pluto,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蜜蜂物種,體長可達3.8釐米(1.5英寸),翼展6.4釐米(2.6英寸)。這大約是歐洲蜜蜂大小的四倍。
  • 男子發現天空出現怪異,真是平行世界入口嗎?
    難道神話故事照進了現實嗎?這個視頻引起了網友的討論,很多網友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南天門,因為這段視頻的清晰度非常高,南天門的建築風格也十分清晰,但也有一些人認為這壓根不是南天門,這是常見的海市蜃樓罷了。3海市蜃樓並不算罕見的天氣現象,由於太陽光的折射,地球上的某些建築物或某些畫面會折射到天空中,這就意味著海市蜃樓的畫面能在地球上找到原型,科學家認為這名男子所看到的南天門不過是某個地方的古代建築而已。
  • 全城關注的鯨鯊居然被人1元一斤賣掉了!
    小百說,這幾天,鯨鯊寶寶的「生死之謎」牽動了大家的心,根據最新消息,參與收購、販賣疑似鯨鯊的兩人已經找到...
  • 科學家發現4個可怕真相,其中一個令人對世界產生懷疑
    科學家發現4個可怕真相,其中一個令人對世界產生懷疑人類在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在地球上人類卻是主宰般的存在。科學家們研究過很多世界上的奧秘,但是目前還有很多是沒有得到答案的未解之謎,人類目前為止在地球上生活了大概幾百萬年的時間,可是對於地球本身的壽命來講,這幾百萬年實在是太渺小了,比起地球存在的46億年的時間來說,人類存在的時間真的是微不足道。
  • VOA慢速英語:科學家發現已知最大最古老的瑪雅建築
    Scientists Find Largest, Oldest-Known Mayan Structure科學家發現已知最大最古老的瑪雅建築By John Russell07 June 2020科學家發現了古代瑪雅人建造的最大、最古老的建築。Large and shaped like a rectangle, the structure was built between 2,800 and 3,000 years ago in what is now the Mexican state of Tabasco.
  • 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不是獅子不是老虎,大到讓你嚇一跳
    不過說到體型,大家可知道,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是誰嗎?說出來嚇你一跳,它既不是老虎,也不是獅子,而是獅子與老虎雜交的後代——獅虎獸!
  • 同性生殖障礙迎來大突破,網友:單身狗也能生孩子嗎?
    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雖然經濟實力每年同比有所上升,但是迎來了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問題!
  • 健身疑問:蛋白質會傷腎嗎?
    如果您也是健身狂熱份子,相信您的飲食中一定有不少的蛋白質。  因為每餐攝取足量的蛋白質是健身營養的第一條準則,所以早上蛋白、中午雞胸肉、晚餐牛肉成為您每天的例行公事,偶爾還加上乳清蛋白蛋白粉,方便攜帶與衝泡,一天內喝上好幾回。  但您有沒有想過,大量的蛋白質被轉換為含氮廢物後,通通要經由腎臟排洩。  這大量的蛋白質吃下去到底會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這樣會不會造成腎的傷害嗎?
  • 東京築地魚市:這個世界最大的海鮮市場即將搬入新家!
    換句話說,這裡是全日本人的廚房和胃,也是世界遊客遊玩東京必去的一站。不過,為了給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城市規劃讓路,這個始於1935年的著名市場也將於今年年底搬走了。新魚市的概念圖新的市場名叫 Tsukiji Uogashi(築地魚河岸),位於東京灣臺場附近的江東區豐洲一帶。從外觀上看,新市場少了點先前築地魚市的鮮活率性的市井氣息,儼然像是一座規規矩矩的教學樓。
  • 奇聞:南極發現「地下世界」?科學家在冰下800米的地方,看到了什麼?
    自古以來關於南極的傳說就不在少數,有人聲稱曾在南極見過不明飛行物,在厚重的冰川下面,其實就建造著外星人的基地,或許還存在著另一個地下世界。這樣的說法看起來非常科幻,然而科學家在探索的過程中卻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 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冰下800米的地方,出現了另一個世界,或許會改變人類對地外生命的認知。
  • 世界末日鍾是什麼?網友:可以重啟2020嗎?
    《原子科學家公報》由研製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美國科學家於1945年創辦。這家雜誌於1947年設立「末日之鐘」,由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科學家和政策專家負責調整,指針越靠近午夜,表明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威脅越大,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威脅人類文明的諸多重大問題。
  • 科技前沿:世界上最懶也是最聰明的魚---鮣魚
    03 那鮣魚為什麼擁有這麼獨特的本領呢?04 有了這樣獨特的構造,鮣魚的旅行就變得輕而易舉了。它廣泛分布世界上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域,在中國沿海也有發現。05 鮣魚這種免費搭乘行為不但可以避開敵害的攻擊,而且可以從宿主身上獲得一些食物殘渣,並且可以省力,可謂一舉三得,同時他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魚」。
  • 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開建,比「哈勃」牛!【知力百科】
    巨型麥哲倫望遠鏡概念圖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組織近日宣布,11個國際合作夥伴已經承諾將投資5億美元建造新一代極大望遠鏡,巨型麥哲倫望遠鏡建成後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科學家認為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的主要觀測目標為系外行星、黑洞、遙遠恆星和星系的光線等。巨型麥哲倫望遠鏡能夠讓科學家更加深入觀測宇宙,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接近時間的起點。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主導研發,集成先進的光學技術和工程製造技術,聚光面直徑為82英尺,接近25米,包括7個獨立的鏡面,每個鏡面直徑為8.4米。
  • 大連新長興市場賣魚商販給魚打氣還是注水?
    近日,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熱傳著一張圖片:木案上擺著幾條魚,魚肚子上都插著管子,管子的另一頭連接著白色的塑料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