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熱傳著一張圖片:木案上擺著幾條魚,魚肚子上都插著管子,管子的另一頭連接著白色的塑料壺。「這是給魚注水嗎?為了增加分量? 」「注水也行,別是注射什麼藥水! 」臨近春節,這張圖片引發了網友們的高度關注。那麼魚販給魚體內注射的到底是什麼?記者去圖片拍攝的地點一探究竟。
網上評論 宰點秤就認了,可別打什麼藥
「5條魚擺在木案上,魚肚子上都插著透明的管子,管子的另一頭連接著白色的塑料壺。 」近日,這張圖片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熱傳著。「往魚裡打水壓秤,太黑了!」臨近春節,各家各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魚,這張圖片可謂是「深水炸彈」,在網上引發了輿論風波。網友們紛紛留言猜測魚販的動機,「要是灌水增重的話,宰點秤也就認了,可別打什麼藥,那可真害人。 」
商販解釋 為了讓魚迅速死亡又保證新鮮
根據圖片拍攝的地點,記者來到了大連新長興市場。在市場的海鮮採買區,記者來到了一家魚鋪前。說明來意,並給老闆看了網上的圖片後,魚鋪老闆告訴記者,這並不是給魚注水,而是在給魚打氣。「這種魚叫『舌頭魚』,魚送來的時候活蹦亂跳的,為了讓顧客攜帶方便以及便於運輸,在保證『新鮮』的情況下,我們才往魚嘴裡打氣,讓魚『安樂死』。」魚鋪老闆解釋說。
這家魚鋪老闆說,網上熱傳的圖片並不是他家,但這種給魚打氣的方法大家都在使用。魚鋪老闆現場還拿了一條剛剛「打氣」的舌頭魚,當場開膛並把厚厚的魚體剪開,除了流出了鮮紅的魚血,並沒有過多的水分。「以前為了讓魚迅速死亡又保證新鮮,試過各種方法讓魚安樂死,但這種魚生命力非常頑強,就是把頭砸碎了身體一樣活蹦亂跳,後來大家想到直接給魚『打氣』。 」魚鋪老闆說。
延伸
如何分辨注水魚?
記者在網上搜索相關新聞,發現外地確實報導過魚販給魚注水的新聞,那麼如何分辨注水魚呢?有相關人士對此進行過介紹。
給魚注水,一是為了增重,二是為了「改善」外觀。注水後,魚會顯得體質更加飽滿,賣相更加出色,讓人產生很新鮮的錯覺。
據了解,注水魚分兩種,一種是活魚注水,一種是死魚注水。鑑別活魚注水需在買魚時用手捏一下魚肚子,注過水的魚肉鬆且軟,發呆不喜動,活不長。而正常的魚魚肉有彈性。而死魚注水後一般都要冰凍,顯得特別肥大。有的由於注水過多一經冰凍,冰體膨脹會導致魚肚破裂,外觀嚴重變形,有的褶皺十分明顯。如果碰上一些魚腹異常飽滿,有不規則凸出的,就儘量不要購買。
【往期回顧】
1、遼寧省物價局通報5起典型案件 大連一家酒店上榜
2、二十裡堡街道農村取締一黑肉製品加工店 百餘公斤香腸被收繳
3、甘井子區查獲2萬餘公斤「問題肉」 涉案價值4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