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荊州
很多人都喜歡吃魚
家中的餐桌上
時不時就會有魚的身影
吃得多了在買魚的時候
自然對魚的重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近日市民陳先生在買魚時
就遇到了活魚上秤有7斤3兩,
殺完後卻少了1斤多!
這是怎麼回事?
市民陳先生最近去鐘鼓樓菜市場買菜,買魚的時候發現有點不對勁,活魚上秤時是7斤3兩,但魚殺完後只剩下6斤1兩,陳先生覺得該商販的電子秤可能有問題,沒想到一較真還真發現了貓膩。
陳先生告訴記者,他買魚的時候就覺得不對勁。因為一條7斤的魚就算去掉內臟,也不可能少了1斤多的重量,他懷疑商販的秤有問題。
當時陳先生還有其他事,就把魚拿回家了。第二天陳先生再次找到賣魚的商販協商,商販願意把多收的錢退還給陳先生。陳先生當時錄製了一段視頻後就離開了。
像陳先生遇到的這種情況,市場管理方是怎麼處理的,記者來到了鐘鼓樓市場管理辦公室諮詢。
為了還原當時的情況,記者在商販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同一家也買了一條魚來測試它是否有缺斤短兩的現象。
記者買完魚後,也同樣讓商販把魚處理乾淨,一條2斤6兩的魚去掉內臟後還有多重?市場工作人員現場幫記者測試重量。
因為陳先生事發時沒有及時聯繫管理方來處理,而記者買的魚又沒出現缺斤短兩的現象,所以陳先生當時的情況無法下定論。
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部分市民選擇自己協商妥協,但監管部門並不提倡私了這種方式。
誠信經營是商家要遵守的市場準則,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以後市民在消費中產生糾紛,希望能及時聯繫職能部門來處理,以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