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三十年前,別說農村,就連城市汽車的數量都並不多,再加上農村人口住得都比較分散,村和村之間離得都比較遠,互相之間交通來往非常不便,所以很多村民都願意購買一輛摩託車,使用起來也是比較方便,而且摩託車故障率比較低,也比較省油。因此摩託車在農村也十分受歡迎,不過多年過去了,即使摩託車在皮實耐用也該更新換代了,有的農民購買了新摩託車,有的農民受環保的影響,選擇了節能環保的電動車。
但是新車買了,舊車就沒有用途了,很多摩託車經銷商也是看準了這一機會,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每逢節假日都會在農村開展摩託車以舊換新活動。農民只要把家裡閒置不用的舊摩託車、電動車騎過來,再加上一些差價就可以換走一輛嶄新的摩託車或者電動車,與農民購買新車相比差價往往在幾百到上千元之間,少花了這麼多錢就能夠買到一輛新車,農民心裡也是樂開了花。
因此,每到有經銷商在農村開展這樣的活動,農民朋友也是非常開心,有的農民甚至把家裡還沒有達到報廢程度的舊摩託車、電動車拿來以舊換新。在農民看來這樣也是十分划算的,本來舊車也不想要了,現在經銷商又高價進行回收,要知道,有些舊車只能當廢品賣掉,所以算下來還是這樣做「佔便宜」。事實真的如此嗎?據內行人士透露,這只是一種經銷商的促銷手段,就在農民以為佔了很大便宜的時候,經銷商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經銷商開展這樣的活動,直接的目的是想增加銷量,所以,一旦開展這樣的活動,經銷商的銷量都會大幅提高。大家也應該明白「薄利多銷」的道理。雖然每臺賺得要比平時少一些,但是銷量提高了,經銷商的總體利潤還是增加不少的。
其次,一些經銷商背地裡提高新車價格,就算舊車價格提高了,其中的差價也不小。
一些經銷商管用的伎倆就是先抬高車輛的價格,然後再找藉口進行降價促銷,依舊換新就是經銷商一種變相的促銷手段。我們舉一個例子:如果一輛原價4000元的摩託車,在活動的時候經銷商標價5000,然後農民一輛原本不值錢的舊車折價800元,那麼經銷商比平時還要多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很多經銷商會把回收來的舊車進行拆解,把一些可用的零件賣給摩託車、電動車維修廠,這樣比當做廢品處理價格就要高出很多,無形中又增加了自己單車的利潤。更有的經銷商會挑出一些不算太舊的車輛進行翻新,翻新後可以賣幾千元。如果有人不小心買到這樣的車輛可就要當心了,因為這樣的車質量沒有保障,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以舊換新,看似佔了很大便宜,但是農民朋友選擇之前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一些表面的誘惑所吸引,不知道你們那裡會不會經常出現這樣的經銷手段,大家覺得這樣做划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