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娘家,俗話說:「女婿上床,家破人亡」,背後隱藏著什麼?

2021-02-23 生活小知識技巧

在農村地區,民風都十分淳樸,每次回到農村,就覺得內心得到了淨化一樣,四周都是青山綠水和農作物的清香,而在農村也是中國傳統習俗最多的地方,老一輩的人秉承著流傳了幾千年的習俗,到現在都還在沿襲。春節回娘家,俗話說:「女婿上床,家破人亡」,背後隱藏著什麼?

                                                                                                              

「女婿上床,家破人亡」指的就是當兩人結婚之後,夫妻雙方回到娘家的時候,丈夫不能和妻子在同一間房間裡面睡覺,必須要分開睡。這是很多農村地區都有的習俗,他們認為如果夫妻回到娘家或者是到親戚家做客,一起睡覺很有可能會進行夫妻生活,在傳統觀念裡是讓人很忌諱的行為,如果同床的話,就會給家裡帶來災難,會有家破人亡的風險。

                                                                                                              

其實女婿上床,家破人亡第二層的意思明顯有著迷信的色彩,女婿和女兒同床並不會給老丈人家帶來任何的災難。而這句俗語已經不適應於如今的社會;比如說,現在有不少的家庭,他們的女兒嫁到很遠的地方,女兒回娘家的時候,女婿和女兒一般都會睡在同一張床上,老丈人也沒有那麼的講究了。

                                                                                                              

我國農業社會將儒家思想作為主流價值觀,常言道的三重四德、夫為妻綱、唯君子與婦人難養就是最好的體現,受到這些價值觀的影響,農村重男輕女觀念愈加嚴重。以至於有的人開始添油加醋地扭曲女性形象,「女婿上床,家破人亡」,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

                                                                                                              

女兒回娘家是一件喜,畢竟女兒是家裡的小棉襖,自從出嫁以後,家裡人都非常想念。而女婿作為女兒的丈夫,也就是家中的客人,更是要好好地招待。畢竟,愛屋及烏,好好招待女婿,女婿才更愛自己的女兒。所以說女婿上床,家破人亡對於如今的社會來說,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相關焦點

  • 【頭條】正月初二:回娘家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二按照民間的習俗今天是「回娘家」的日子
  • 伴讀 | 大年初二,回娘家!
    沒錯,就是回娘家。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二,按照民間的習俗,今天可是「回娘家」的日子哦。回娘家,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習俗。在正月初二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而且要與丈夫同行,所以這一天又稱為「迎婿日」或者「姑爺節」,是作為女婿拜年的「法定日」。 「回娘家」又稱「歸寧」。在舊時代,「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除夕和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
  • 正月初二丨歸寧日,回娘家!
    大年初二,是女婿拜年「法定日」。按照傳統習俗,這一天女兒要「回娘家」、夫婿同行給嶽父嶽母拜年,民間稱「姑爺節」、「迎婿日」、「回娘家」又稱「歸寧」。中國人最親密的是血緣關係,姑爺有「半子之勞」,俗話說「一個姑爺半個兒」。大年初二,姑爺精神抖擻,穿戴一新,帶上豐厚的禮物去看望嶽父嶽母。嶽父母家無不盛情款待,希望女婿平時要好好關照愛護自己的女兒。
  • 春節習俗:大年初二習俗有什麼
    我國的節日文化影響了周邊的很多國家,而在國內春節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節日,每年的這個日子,都是大家最團圓的時候。春節的習俗每個地方都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大年初二的習俗每個地方更是千差萬別。今天小編來給您分析,大年初二的春節習俗都有哪些呢?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這一天廣東有個重要風俗就是「回娘家」,客家傳統節日習俗正月初二已婚婦女轉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門」。回娘家的婦女,都要攜帶雞、娘酒等禮物。
  • 俗語:「女婿上床,家破人亡」什麼意思?看完終於明白了
    公司組織「頭腦風暴」大討論,大家正天馬行空的說著,我就隨口說了句有點餓,然後大家就稀裡糊塗的跟著聊到吃什麼,根本停不下來。。。後來老總無奈,給每人叫了一分外賣,吃完了,這才回到正題上來!最後老總總結:這次外賣的錢會從小X(我)工資裡扣,散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你不斷升級並解鎖超市中的新區域。
  • 初二,回娘家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俗語:「女婿同睡女兒房,不是家敗就人亡是」說的啥?
    其中,關於「女婿」就有不少讓人津津而樂道的俗語老話。作為女兒的對象,女婿,又稱姑爺,自古就有半個兒的美譽,但事實上,在生活中,不管關係處的再好,在眾人眼中還是外姓旁人,這或是只能成為半個兒的原因。新女婿剛登門時,有句老話叫做「狗不咬新女婿」,那忠誠機靈的農村土狗,通過自己獨有辨別能力,就能得知,這是「女婿」,是貴客,不會發出聲音叫咬。
  • 36歲嶽母偷吃女婿... 白皙半身照曝光!
    臺南市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爆料公社PO出20多張對話截圖,痛批母親與女婿大搞不倫戀,不但睡了她的老公,還理直氣壯回嗆「那又怎樣?」誇張情節曝光後引起上萬網友關注,甚至還有人將這位「偷吃女婿的嶽母」神出,現年36歲的她已經升格當外婆,但外表體態保養得相當良好,完全就是看不出年紀的美魔女,網友也忍不住嘲諷這是「輕熟女的誘惑!」
  • 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這兩種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娘家
    春節有一個傳統習俗,就是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
  • 話說,初一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初一為什麼不能回娘家?回門又稱「歸寧」,亦即「回娘家」。
  • 漫談春節習俗 | 正月十一「子婿日」
    子婿日是春節期間富有特色的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一,此日是嶽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 民間常說:「女婿同睡女兒房,不是家敗就人亡」,啥道理?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
  • 191帶你了解春節習俗,還有紅包拿哦
    農曆一月又稱正月,正月初一,就是我們說的「春節」春節民俗首先從拜年開始,然後人們要守歲、串親戚、回娘家、祈福、點燈、直到元宵夜。
  • 女婿在與不在,丈母娘燒菜的區別竟然這麼大!哈哈哈太扎心了
    我丈母娘一個人,老丈人走得早,丈母娘一人賺錢不容易,所以我儘量少去省得丈母娘花錢,有什麼事就讓老婆去。結婚7年,每個周五周日回娘家,我媽沒用他做過一次飯,飯桌也不用他收拾,一桌子好吃好喝的,酒水茶水備好,吃飯我媽還勸酒就怕他不夠喝的,跟親戚外出聚餐,上菜時我媽肯定單獨夾出來點菜留給他不管他能不能去,過年非要給壓歲錢,還囑咐我,說要親手給他,不經過我手,怕我不給他獨吞了,跟我老公說不準給我,誰的就是誰的。哈哈哈!
  • 常說的「帶路雞」,到底是什麼雞?
    「帶路雞」由女方母親親自準備,用一條長9尺的紅帶綁住雞腳,帶子兩頭各系一隻雞的雙腳放於「槎籮」中,其用意是希望女兒嫁出去後和女婿好好相處,永浴愛河,白頭偕老,而且還要像雞一樣,百子千孫,子孫滿堂。其9尺長的紅帶,借「九」與 「久」的諧音,表示長久之意,希望女兒、女婿能「長相廝守」。還有一種說法,客家人的「帶路雞」是提醒女兒嫁出去以後要記得回娘家的路,多回娘家看看。
  • 大年初二 帶上禮品回娘家
    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 大年初一為什麼不能回娘家,有什麼說法你都知道嗎?
    可是具體有什麼規矩,有什麼說法卻說不上來,讓二個小媳婦問得啞口無言。二、初一回娘家拜年怕衝撞娘家和婆家在過去,只有夫妻間感情不好,或者吵架生氣的,或者和丈夫不好有外心的,或者是沒丈夫守活寡的,出於無忍才可以大年初一回娘家。
  • 「回娘家」,英文可別說成go to mother's home
    口罩 初二搶酒精這個春節是不是都忘記了初二原本可以回娘家?這一切都要從一隻蝙蝠說起...
  • 大年初二,一曲《回娘家》,祝您闔家美滿!
    風吹著楊柳嘛唰啦啦啦啦啦小河裡水流得兒譁啦啦啦啦啦誰家的媳婦她走得忙又忙呀原來她要回娘家身穿大紅襖頭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臉上擦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背著一個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兒餵這一天有個重要風俗就是「回娘家」,傳統節日習俗正月初二已婚婦女轉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門」。回娘家的婦女,都要攜帶雞、娘酒等禮物。正月初二、初三,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