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初一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2021-02-23 皖江明珠

初一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回門又稱「歸寧」,亦即「回娘家」。

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闔家團圓,自然不便回娘家去。

還有的迷信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說臘月28,有說29或30)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日,恐媳婦回娘家舉家不團圓。河南一帶正月十五也禁忌回娘家看燈以外,還忌祭灶,正月初一回娘家。因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閨女回娘家。

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顧到婚姻雙方的團圓喜慶。

初一十五不能回娘家,這個規矩在舊社會特別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會人們雖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較嚴格地遵守著。

如果由於某種特別的原因,已婚女兒在家裡過年,那可能父母、家人包括自己都會十分的不高興。這也是一種沿襲以久,而且可能還要執行很長時間的文化現象。就是這樣一個個的風俗、傳統、甚至陋習,合起來組成了年!

各地回娘家禁忌

回門時日要遵守往來之序,不該回門時一定不能回門,否則會有兇事發生。該回門時,一定要回門,否則,也會有兇事發生。

1、浙江

舊時忌新婦在冬至節回門,否則以為將剋死其夫家家長。俗諺云:「娘屋住個冬,夫家去個公」江蘇也有此俗。不過,理由不同,謂如冬至在娘家過,則娘家家道將因之而衰落。

2、陝北

有六月六回娘家的習俗,傳說是為了聯絡姻親間的感情,屆時娘家要請閨女、女婿回門團聚。


3、河南

河南也有六月六回娘家的習俗,是與收麥打場的季節相聯繫的。俗謠云:「收了麥,打罷場,誰家的閨女不看娘。要是閨女不把娘來看,不死公公就死婆母娘。」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一為什麼不能回娘家,有什麼說法你都知道嗎?
    昨天,我路過一個村莊,幾個大嬸大媽和二個年輕小媳婦圍坐一起,在談論正月初一好不好回娘家拜年,大嬸大媽們都說是有規矩的不能去
  • 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大年初二回娘家,為啥除夕和初一不能回?
    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大年初二回娘家,為啥除夕和初一不能回?
  • 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大年初二回娘家,為啥除夕和初一不能回
    我們都知道,大年初二是回娘家日,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除夕和初一是不能回娘家的?
  • 初二,回娘家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大年初二,一曲《回娘家》,祝您闔家美滿!
    風吹著楊柳嘛唰啦啦啦啦啦小河裡水流得兒譁啦啦啦啦啦誰家的媳婦她走得忙又忙呀原來她要回娘家身穿大紅襖頭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臉上擦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背著一個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兒餵大年初二回娘家,姥姥姥爺歡喜多弟弟妹妹聚身邊祝福話語不能停祝姥姥姥爺德行齊輝一門合慶福壽大衍百歲同符
  • 伴讀 | 大年初二,回娘家!
    文 | 心柔 · 主播 | 紫月星空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 編輯 | 一白有一首很好聽的歌曲:「風吹著楊柳嘛,唰啦啦啦啦啦,小河裡水流這,譁啦啦啦啦啦,誰家的媳婦她走呀走得忙呀,原來她要回娘家……」
  • 嫁出去的女兒 能否回娘家過年
    年三十不能在娘家過,不能看娘家的燈…說是會壞了娘家的風水。1、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閨女嫁出去之後,雖然依舊姓本家的姓氏,但是已經不算是本家的人了,農村地區都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也就是說閨女嫁出去之後就要隨夫,而不再隨父。重男輕女的思想在農村老一輩還是很嚴重的,對於老一輩來說,兒子才是自己家的人,閨女是別人家的。
  • 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這兩種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回娘家
    春節有一個傳統習俗,就是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
  • 為什么正月初一不能洗頭髮和洗衣服?
    而類似的禁忌還有很多,今天早上我們這裡「起舞敬」,就是早上四五點起床後點鞭炮、開財門,然後給家族的長輩們大拜年,而鞭炮響過之後的院子紅紙屑一地,但是我們這裡在大年初一這天是絕對不能清掃的,就像大年初一不能潑水,大年初一不能動剪刀,大年初一不能操勞等等,其實都是人們對新年新氣象的一種期許,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藉助這些「禁忌」(我更願意稱之為「講究」)討個好彩頭。
  •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來歷
    正月初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俗稱「迎婿日」。
  • 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回娘家夫妻不能睡一起,要信嗎?
    昨天看到這樣一個帖子,從小倒是聽過這個說法, 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 ,尤其有兄弟的家庭,說是對家裡的哥哥或弟弟不好。之前我老家也有這樣的講究, 除了過年,八月十五也不能在娘家過。不過,現在好多人倒也不怎麼信了,很多家裡一個女兒的,也經常回娘家過年。
  • 為了財運,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掃地
    「今日新聞戳下方收聽」👇👇👇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吐小曹音頻大年三十不過十二點不許脫衣服,正月初一不能掃地
  • 紫雲苗家大年初一8大禁忌,不能洗澡、洗衣服、洗頭、吃粑粑……
    初一已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女性不可以去別人家過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意指著會把娘家吃窮,因此只能在初二回娘家。這一天,無論是女孩還是婦人都不能去別人家,以前種莊稼都是用牛拉犁,說是如果女性去別人家,這一年他們家犁上的劃片就很容易碎,現在雖很少種莊稼了,但是這習俗還是沿襲至今,大年初一,很少有女性出去串門。不能掃地即使爆竹紙、果皮紙屑撒遍地,也不能掃,因為這些垃圾被當成寶貝,老人說如果掃地會把「財神」給掃掉了。
  • 出嫁女性除夕憑什麼不能回家 「我要回娘家過年」
    作為女人,她對做飯倒沒一點怨言,讓她氣憤的是,辛苦做飯的女人,竟然不能上桌吃飯。「只能吃那些男人們吃剩的飯菜,還得等他們吃完了才能吃。比如12點開始吃中飯,要是男人們喝酒的話,中飯就得吃到下午2點多。我們這些人就得等到3點才能吃中飯。晚飯也是類似情況,幾天下來,胃都受不了啦。」經歷了這樣的事,才有文章開頭的抱怨。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餃子和撈麵是年節喜慶的標配,初一餃子初二面,催生餃子生日面,長接短送的送行餃子接風面(一說過去是接風餃子送行面)。面者,取其連綿不斷、福壽綿長之意。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 懷集:為什麼奶奶總說「初一跟十五無慣洗頭」!
    想起小時候每到初一還是十五都是偷偷的去洗頭,然後就在衝涼房裡把頭髮吹乾敢出來,生怕奶奶罵,敢為抗她的「聖旨」。後來在網上查了一下有關「初一跟十五不能洗頭之說」,看到了幾個常見回覆:1、古人認為,初一月虧、十五月圓,都是每月陰氣最重的日子
  • 正月初一到十五!春節習俗你都知道嗎?
    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財氣。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還要走街串巷去拜年,現在對於遠方親戚,用手機打電話,微信也能拜年啦!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白酒、水果等獻給長輩,糖果玩具分給娘家的小孩,在娘家吃午飯,一般晚飯前趕回婆家,路遠的也必須初四前回去。
  • 初一到初九過年禁忌大公開
    大年初一早上忌吃稀飯、忌吃葷食與忌吃藥,古時後窮人才會吃不起飯而吃稀飯,若於大年初一吃稀飯會導致一整年的貧窮,另外大年初一忌殺生,所以也不適宜吃葷食,因而臺語有句俗諺「初一早吃菜恰贏吃一年齋」,初一也儘量不要吃藥,除非重病外,健康的人不適宜在這一天吃補藥。 大年初一不煮新飯,要吃除夕留下的過年飯。寓意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還有剩餘。
  • 春節即將到來,從初一到初七,你知道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春節是家庭團圓的日子,在外忙碌的朋友們都會在這個時候回到家裡與家人團聚,那麼你知道從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 祁縣女人在婆家過年與回娘家過年的區別,太現實了!
    大家過年的時候是回娘家過呢?還是回婆家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