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開門放鞭炮,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財氣。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
還要走街串巷去拜年,現在對於遠方親戚,用手機打電話,微信也能拜年啦!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這一天,回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白酒、水果等獻給長輩,糖果玩具分給娘家的小孩,在娘家吃午飯,一般晚飯前趕回婆家,路遠的也必須初四前回去。
初三日,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民俗中,這一天也叫赤口日,為避免發生口角,通常不外出拜年。
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想去哪就去哪。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據說神明上天述職,稟報人間善惡,到了大年初四會再返回人間,繼續接受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
還有傳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行。從初一到初五,婦女不用針線、剪子,小孩子也不讓動。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尾聲。這一天也是迎五路財神的日子。
這天,民間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懷化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的叮咚響,讓四鄰聽見。另外,出門子的女兒不能回娘家,照娘家的燈會方公公。
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情況。
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也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佔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過去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初八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鬥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豐收欠佳。
農曆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天界最高神祗玉皇大帝的誕辰,因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為上,皇帝都是九五之尊。
這一天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不少人都會到承德大佛寺祈禱拜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
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元宵佳節,選購燈籠。如果自己家不做元宵,就得去外面買
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
不看不知道,
原來過年還有這麼多的習俗呀!
在此,
小編祝大家
在新一年裡
大吉大利 闔家安康
財源廣進 天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