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
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不少人陸續回家過年,甚至已經在家了,年味也越來越近。每到過年的時候,個地方都很熱鬧,當然因為風俗習慣不同,一些慶祝春年的活動也各不一樣,但大體都是差不多的。
每當到了春節初二開始就迫不及待地帶著丈夫一起回娘家。而關於女婿回娘家,農村老人常說「女婿同睡女兒房,不是家敗就人亡」,這是指什麼意思?女婿跟自己的妻子回到娘家需要注意什麼?
在很多地方都會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到了農曆正月初二,妻子就會跟著丈夫一同帶著小孩前往自己從小長大的娘家。雖然妻子已經出嫁,但是對於娘家而言,外嫁的妻子依然會時刻想念娘家年邁的父母。一大早夫妻倆就提著大包小包坐上了開往娘家的班車。而這時候作為女婿也未必準備了不少春節禮物以及紅包等等。
在回到娘家期間,作為女婿是需要比較注意更多細節的。畢竟在老丈人面前一切最好要表現良好,給娘家人一個好印象。那麼在農村當中作為回到娘家的女婿在言行舉止方面要得體,不少女婿更會討老丈人喜歡。在不少地方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場面:幾個從來不下地幹過活的女婿回到娘家以後,集體下田砍甘蔗、種菜……
然而對於另一方面來說,晚上居住成為了考驗女婿的關鍵點。農村老人常說「女婿同睡女兒房,不是家敗就人亡」,就是指女婿跟妻子回到娘家,女婿不能和妻子同睡一間房。如果在娘家同住一間房,那麼老丈人和丈母娘會很不高興。
並且認為這樣很不吉利,很晦氣,對於家庭運勢不好。因此在女婿還沒有回到娘家之前,丈母娘已經早早地為女婿的到來在客房鋪好了床鋪。
這樣的習俗在很多地方依然留存至今,因此女婿回到娘家也比較「知趣」,一般都會按照這樣的方式進行。對於這樣的俗語而言,主要有幾個方面原因。
首先,女婿和妻子在娘家同住一房,這樣難免會給丈母娘帶來尷尬。特別是娘家女兒房間隔音不好,動靜稍微一大,這樣會惹得丈母娘不高興。其次,以前農村女兒房間都比較小,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夫妻加孩子同睡會比較擁擠。
最後最後人們認為的女婿同住女兒房會給娘家帶來不好的運勢,影響財運。
除此以外,人們還常說:「閒田不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婿上」,這也是在說明以前人們常常認為自家耕田如果反而被女婿耕了,那麼說明家庭人氣衰落,而老墳沒人上了,反而要一個作為「外人」的女婿來上墳,這樣更加不值得提倡。
因此對於女婿不能在娘家跟妻子同房,你們那裡有這個習俗嗎?你是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