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錯覺定律:相信直覺,但別迷信直覺

2021-03-01 漲知識了啦

所謂「控制錯覺」,是指人類高估自己的非邏輯和非統計直覺,僅僅是在直覺的引導下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判斷。這是人類的本能,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一次次面臨窮途末路,必須要相信自己的直覺,而不是把命運交給未知。

可以說,「控制錯覺」所帶來的自信,正是人類一步步走上進化鏈的頂端的動力之一。但很多時候,也正是這種本能,讓我們常常會「自信地犯錯」。

為了形象闡釋「控制錯覺」的負面效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在一家公司出售一批彩票,大獎是五百萬美元,每張彩票的售價則都是一美元。這其中,一半彩票是買主自己挑選的,另一半彩票則是由賣票人挑選的。到了開獎的那天,心理學家找到那些買了彩票的人,告訴他們有其他人想買這期彩票,希望他們能轉讓,同時詢問他們能夠接受的轉讓價格。

結果,那些一開始自己挑選彩票的人,他們開出的平均轉讓價格是8.16美元,高於售價的8倍,而那些沒有親手挑選彩票的人,他們的平均轉讓價格只有1.96美元。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自己選彩票的人對於中獎的信心更強烈,因此對彩票的估價也就更高。

但從客觀上來講,偶然性的事件發生與否僅與概率相關,無論是自己選的還是別人選的,中獎概率都是恆定的。可是,在實際操作中,大家往往認為,自己精心挑選的彩票中獎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因為從一開始,他們手裡的彩票就是自己通過直覺選擇出來的,而且,彩票作為一種純概率遊戲,選哪個號不選哪個號,除了直覺之外,沒有任何可依據的。因此,在「相信自己的直覺」和「把命運交給概率」之間,那些自己選擇彩票的人,幾乎都傾向於選擇前者。

這個世界充滿了未知,像「運氣」這種近似神秘主義的存在,更是讓很多事情不可控。但是,人類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會習慣地將物質世界劃分成有次序、有組織、可預測、可控制的世界。而「直覺」就是人類對抗世界未知性的重要武器。

在美國西部地區的鄉下住著一個農夫,他的家緊挨著一個大池塘,每天晚上,池塘裡的蛙鳴聲都擾得農夫難以入眠。

終於有一天,他被吵得忍無可忍了。農夫來到城裡的一家餐館,向老闆打聽是否需要青蛙,並說他那兒有數萬隻。餐館老闆聽後嚇了一跳,他告訴農夫:「你知道數萬隻青蛙是什麼概念嗎?我敢打賭,即使是一千隻青蛙你都不會有。」

但是農夫信誓旦旦地保證,他「親眼看到」自家後院的池塘裡密密麻麻全是青蛙。「至少都有一萬隻!」農夫反覆保證,他可以確信這一點。於是,農夫和餐館籤訂了一項協議,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向餐館供應青蛙,每次五百隻。

結果,第一次交貨的時間到了,結局顯而易見:農夫違約了。他家後院的池塘裡只有兩隻青蛙,而平日那令人心煩意亂的噪聲都是它們發出的。

「池塘裡有數萬隻青蛙」,這是農夫根據自己聽到的聲音做出的直覺判斷。任何一個有常識的人都可以判斷出他的直覺是錯的,但為什麼農夫一口咬定青蛙的數量有幾萬隻,還保證自己看到過呢?事實上,農夫沒有撒謊,他確實「自以為」看到過,那是因為他對自己的直覺極度信任,進而產生了錯覺。

農夫的「控制錯覺」是一個十分極端的案例,因為「池塘裡有多少只青蛙」這件事情本身是可以通過現場觀測和常識判斷來實際控制的。但是,生活中還有很多事情我們沒有能力做出任何判斷。比如,彩票中獎這類概率性事件,或者我們自身沒有能力解決的技術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會依賴直覺來做出判斷。

這個行為本身沒有任何問題,直覺至少是一種比「聽天由命」更積極的應對措施,在「醞釀效應」中我們提到,直覺有時候甚至會扮演比理性思維更有價值的角色。

但是,千萬要記住,不要讓自己陷入「控制錯覺」之中。要時刻提醒自己——憑直覺做出的決定也僅僅是直覺而已,畢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性決策,它沒有其他依據。


相關焦點

  • 控制錯覺定律:我們常常自信地犯錯
    原因就在於,自己選彩票的人相信自己的中獎率一定更高。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控制錯覺定律,即對於彩票等非偶然的事件,人們也以為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但客觀上來講,偶然性的事件是受到概率支配的。比如,你扔1000次硬幣,正面和反面的概率一定都能非常接近500。
  • LC: 直覺用英文咋說?
    因為特殊的文化背景等原因,我的直覺是這款以房養老項目在中國不太會受歡迎。BI have a hunch that my husband will not enjoy travelling with me.我覺得我老公不喜歡和我一起旅行。
  • 段濤:相信男醫生的話,別相信男朋友的鬼話
    相信男醫生的話,別相信男朋友的鬼話  「我發誓,這是我的第一次」  CAO,(別會錯意以為我是在罵人,我說的是Chief Artistic Officer,藝術總監),這話你也好意思說得出,是你今天的第一次吧!妹子,這話你也信?你今年幾歲了,你的智商和年齡差不多吧。
  • 趣聞 | 視覺錯覺圖片集,令人驚嘆的錯覺藝術
    由於光線、遮擋物或是重疊的影響,我們最信任的眼睛有時也會受到欺騙,下面的這些視覺錯覺圖片,就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成為浮雲。有一些攝影師或設計師還會專門捕捉「愚弄」眼睛的時刻,拍下圖片分享到網絡,讓人們時刻謹記——有時候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哦,錯覺藝術也著實令人驚嘆!
  • 真相:墨菲定律
    原來是「墨菲定律」在搗鬼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第一次試驗的時候按下兩次「=」卻渾然不覺?原來並不是蘋果手機出了問題,也不是所謂的「內置計算器功能問題」,而是心中的「墨菲定律」在搞鬼。  經過各大媒體的頻繁科普,「墨菲定律」相信大家已不陌生,簡單來說就是:「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會出岔子。」
  • 專治各種不服:健神補腦的20個人生定律
    所以,在你迷茫、孤獨、痛苦、失去動力的時候,默默地讀讀這20個定律,或許能打開你的心扉,引領你穿過迷途,回到已經偏離許久的人生航線上。1.蘋果定律如果你不是總是在想自己是否是幸福的時候,你就幸福了。4.地位定律
  • 機關單位「歪理邪說」:28定律
    6、編制定律:人員超編的,一定是「肥缺」單位;長期缺員的,一定是「清水衙門」。7、變動定律:每次新領導上任,機關必有一次人事變動。8、晉升定律:年底受表彰嘉獎的,都是些做工作的;年底升官晉升的,卻常常是未受表彰嘉獎的。
  • 拋棄捷徑迷信:為什麼按摩胸部可以隆胸,按摩臉部可以瘦臉?
    為什麼很多人都相信:按摩胸部可以隆胸,按摩臉部可以瘦臉?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迷信」。你平時有給「迷信」下過定義嗎?關於迷信,有個鴿子的實驗非常經典,簡述一下:8隻餓了好幾天的鴿子,讓每隻鴿子每天在實驗箱裡待幾分鐘,對其行為不作任何限制。在這期間,每隔15 秒自動投餵食物進去。
  • 莎莉定律:你的好運或許是因為這世界有那個愛你的人
    · 莎莉之定律 ·(後臺回復「莎莉之定律」獲取下載連結)文件大小:40.38MB遊戲類型《莎莉之定律 Sally's Law》是由Nanali Studios提供的一款橫版休閒益智遊戲。莎莉定律是墨菲定律的反義詞,請想像超好運的狀況,莎莉法則說的就是超好運。
  • 抓狂:12黑點的錯覺
    這個圖片叫做「尼奧的(Ninio’s)消失錯覺」,是以法國科學家雅克·尼奧(Jacques Ninio)的名字命名的。尼奧在巴黎的法國科技研發中心工作,他的專業是視知覺。事實上,灰線的交叉處共有12個黑點,可是大部分人都注意不到。尼奧在《感知》(Perception)雜誌中是這樣解釋的:「網格中的小白點,有著黑色的輪廓,它們不容易被察覺。
  • 與你的直覺相反!
  •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仍然要抵制迷信和宗教狂熱
    很多人不會相信,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竟然還有人信奉如此荒誕的說法,從而犯下殘忍的罪行。但事實就是如此。我把罪犯的這種行為定性為迷信,相信很多朋友會同意我的看法。 不錯,迷信是一個帶有強烈貶義的詞彙,人們說一個人迷信時,一般是指他信奉不理性的、超自然存在的一系列東西:比如,相信超自然的存在,像神、魔、鬼、精靈、星象等;認為超自然的存在能影響人的生活;相信人的「運氣」和未來可以預測;認為某些儀式(比如,魔法、巫術)可以影響這些超自然的存在,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迷信行為一般沒有固定的教義、儀式。
  • 知樂日記:永遠相信,一切美好的事情正在發生
    而現在,我已顯化了很多的事物我的夢想已進入我的生活中用我現在的視野看她當下的情境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而且這一切似乎也是她高我為她安排的道路所以今天的日記我摘錄了一些巴夏的文字關於如何回歸自己 如何實現自我的轉變也祝福那些正面臨黑暗考驗的人永遠相信
  • 異域奇聞 ▎世界各地的那些迷信,不要犯了忌諱
    20個世界各地的迷信,你知道多少?記下來吧,去哪個國家不要犯了忌諱哦。age因 2001年阿根廷經濟的大衰退,前任總統卡洛斯·梅內姆被視為一個 」 活詛咒 「。許多阿根廷人都忌諱提到他的名字。如果某個人一不小心提到,女性就會摸自己的左胸,男性就會摸自己左側的睪丸來消除厄運。
  • 深度解析與判斷:感覺型S與直覺型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