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家保險公司,發行了一批頭獎500萬美元的彩票,並以每張1美元的價格賣給自己的員工。
其中一半彩票是買主自己挑選的,另一半彩票則是賣票人挑選的。
到了抽獎那天的早晨,公司專門派調查員找那些買彩票的人,並對他們說自己的朋友想買彩票,希望他們能轉讓出來。
那麼,他們會以多高的價格來出售自己的彩票呢?
最後的結果是:不是自己挑選彩票的人平均每張彩票售價為1.96美元,而自己挑選彩票的人平均每張彩票售價8.16美元。
原因就在於,自己選彩票的人相信自己的中獎率一定更高。
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控制錯覺定律,即對於彩票等非偶然的事件,人們也以為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
但客觀上來講,偶然性的事件是受到概率支配的。
比如,你扔1000次硬幣,正面和反面的概率一定都能非常接近500。
但是哪一次是正面,哪一次是背面,是偶然的、不可預測的。
別人給你買和自己買的,從概率上看,中獎的可能性是完全一樣的。
儘管從理論上人們都應該知道這個道理,可是到了實際操作中,大家往往還是認為自己「精心挑選」的彩票中獎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再如,我們擲骰子時,勝負完全是偶然的,與自己的技術和能力毫無關係。
當有人想擲出「雙六」的時候,心中就在想「六、六、六」,隨之口中也小聲地嘮叨出來,甚至不知不覺地用手逐漸加力捏篩子。
可事實上,結果完全是偶然的,與這些附加的動作毫無關係。
只是人們潛意識裡覺得自己越努力,結果越容易如願。
這種心理現象指的就是:人們常常潛意識認為他們能改變或影響那些客觀上無法控制或決定的事。
八小時君認為,每個人專注力的最大值都有各自定額,專注於少量才稱其為專注。
並非所有的事都能人為操控,也並非所有事人都不能改變。
自負的人被錯覺控制,自信的人懂得調控專注力,並以理智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