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還是先聊聊我用過的第一款安卓手機——HTC Desire吧。
和其他許多安卓手機一樣,HTC Desire裡塞滿了各種「膨脹軟體」(註:膨脹軟體文件與相同軟體的老版本相比是需要佔據用戶硬碟上一個相當大的存儲空間的軟體,有時也被稱作非優化軟體)。不過,事實上這事兒並沒有太困擾我,因為我知道安卓其實是基於Linux系統的。因此理論上,我可以把那些沒用的軟體直接刪掉,然後裝上我自己喜歡的應用。
很快,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在他的建議下,我開始嘗試CyanogenMod。(Cyanogen團隊是目前全球最大的Android第三方編譯團隊,其發布的Android 2.1內核CM5系列ROM被廣泛使用,促進了用戶從Android 1.6到Android 2.1版本的第三方升級。這個小組曾經先於Google公司為很多手機率先定製出穩定的Android 1.6 ROM。)
現在,CyanogenMod仍然非常出色,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它優化了安卓系統,他們只提供了幾個必要的功能,讓安卓運行速度變得更快。還有一點就是,CyanogenMod是完全個性化的。不過問題在於,一旦我選擇了CyanogenMod,也就沒有回頭路了。
自從用了Cyanogen,我可能嘗試了至少10到20種不同的安卓衍生產品,直到發現了一款很奇怪的軟體,它的英文縮寫名字叫做MIUI。當時,我只知道這是一個中國公司出品的軟體,不僅如此,這款安卓手機系統,也是XDA Developer開發者論壇上受歡迎程度位列第二的安卓衍生系統。於是,我決定嘗試下MIUI,結果卻讓我一直使用了下去。
如果現在還有人不太了解MIUI的話,我可以告訴大家,MIUI其實就是小米版的安卓系統。這套系統被部署在小米手機上,不僅如此,很多其他廠商的手機也會使用MIUI安卓系統,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小米被主流媒體大肆報導之前,很多人就已經知道小米品牌了。
連貫性
事實上,除了使用過HTC Desire手機之後,我還嘗試很多其他品牌手機製造商開發的手機。比如三星,蘋果,還有一加手機,所有手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但是在我心裡一直為一個手機品牌保留了個位置,它就是小米。
當我來到中國,其他老外紛紛回去選擇購買一些中國的傳統商品,但我不一樣,我以最快的速度給自己買了一部小米 Mi2S。這款手機和我之前購買的HTC Desire,以及三星Galaxy S2都不一樣,小米的生態系統是由連貫性的。預裝的MIUI安卓作業系統讓我覺得棒極了,而且在這款作業系統裡,可以支持全部小米品牌的產品。現在,我需要拿蘋果做一個比較,因為似乎小米也讓我感受到了緊密的軟體使用體驗,我們知道,蘋果的軟體生態系統,以及蘋果的原版應用都設計的很棒,整合度也很高,讓人感覺他們幾乎是按照用戶的需求來設計製作的。
用戶只要擁有一個Apple ID,就可以綁定到iCould和自己的iTunes帳戶,甚至可以無縫地整合到其他蘋果服務裡。小米也提供了類似的用戶體驗,雖然在設計上可能比蘋果略遜一點,但是它的價格卻更實惠。很明顯,實惠的價格是吸引我,以及其他消費者的一個基本原因。一款300美元的手機,雖然沒有做到最完美的設計,但是它的軟體很穩定,整個生態系統規劃的也很不錯,加上如此實惠的售價,難道還不夠嗎?
我們如今身處的這個時代,功能性硬體的價格其實已經非常便宜了,如果現在有誰會花一千美元購買一部高質量的MP3播放器,一部谷歌手機,或是一臺GPS導航,估計大家都會覺得他腦子有問題吧。在筆者看來,智慧型手機其實就是一個有用的玩具,如果想要獲得高質量的計算用戶體驗,還得使用桌面電腦,不是嗎?這就是我為什麼自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底線,那就是絕不會花超過一千美元去購買智慧型手機。
這是我的想法,那麼親愛的讀者們,你們是怎麼想的呢?你們會考慮下小米手機嗎?你們有沒有做好嘗試下這款手機的準備呢?
也許,你現在正在小米手機上看這篇文章呢,所以,不管你是否和我有一樣的使用體驗,不妨發表下自己對小米手機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