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時代:日本式「包廂」文化和「孤獨」經濟找到新出口

2021-02-28 中文導報

上野「一人」烤肉店(網絡資料圖)

中文導報訊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下,全球各地民眾均減少外出飲食,即使外出用膳,亦會採取各種措施以減少與他人接觸。日本常見的一人「包廂」用餐、一人包廂唱歌,這些原本為單身人士量身打造的服務,可能會因為疫情蓬勃發展。 

最近有人發現,日本的連鎖迴轉壽司店壽司郎,於店內設立的單人「自閉包廂」,正好在防疫期間發揮作用,能與其他食客保持安全社交距離,讓顧客食得安心。 

只是壽司郎的隔板不是只設在桌子上,而是包圍住座位的左右兩旁,完全看不見旁邊的人,恍如包廂,正好在疫情期間大派用場,圍板完全隔絕了與一旁食客的接觸,不但避免了一個人吃飯受旁人側目,使顧客能專心吃壽司,更能讓食客之間保持安全距離,減少飛沫及接觸傳播的機會。  

眾所周知,日本本地的餐廳一向設有為一人食客而設的單人座位,人氣爆棚的「一蘭拉麵」店內亦有類似的單人座位,大家理應見怪不怪。

其實日本的「孤獨」經濟由來已久,並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流行之後才受到關注。這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一蘭拉麵」。該麵館用隔板將每名客人分開。客人需要點餐的時候,按動餐桌上的呼叫按鈕,前方的帘子就會升起,店員接單,按客人要求製作拉麵。

由於前面的帘子最多升到座位高度的一半,不僅客人間互相看不到,就連店員的臉也剛好擋住。客人點餐之後,可以獨自靜靜享受美食。 

「一人卡拉OK」則已發展為全日本頗具規模的連鎖品牌,在東京、大阪、仙臺等地設分店。

「一人卡拉OK」廳每間包廂只有兩平米左右,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點歌系統、麥克風、耳機配備齊全,牆上有衣架,渴了餓了有飲料和小食。一個人可以無所顧忌地在這個小空間內釋放平日積累的壓力,放鬆身心。 

還有東京上野的人氣烤肉店「一人」(目前已結業),真是店如其名,沒有長桌圓桌,都是小隔間。專為沒人陪又想吃烤肉的顧客使用。 

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日本男性的「終生未婚率」到2035年將接近30%,女性將接近20%。到2035年,日本1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4805萬是單身者,而有配偶者約為5279萬,即約有一半日本人會過單身生活。  

日本家庭結構發生改變,催生了「孤獨」經濟商機,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正在成為該經濟模式的第二次推動力。  

有餐飲界人士告訴《中文導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飲食業打擊巨大,可能會徹底改變整個行業的經營形態。就算近期疫情得到某種程度控制,「自閉包廂」等消費方式恐怕也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時代」宜居國家排行榜,韓國排名第四,但中國的排名讓所有人意想不到!
    新冠疫情時代」宜居國家排行榜近日彭博社用10個與新冠疫情對社會生活質量產生影響的關鍵指標,對五十多個經濟規模超過兩千億的國家地區進行排名,排出幾個疫情時代最適合居住的國家
  • 日本檢出不同於英國及南非的變異新冠病毒;印尼失事客機2個黑匣子已找到丨科技早新聞
    ●10日,河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消息,1月10日0-10時,河北省新增40例本地確診病例,全部在石家莊市;另外對石家莊邢臺病例的樣本進行了基因測序比對,結果屬於歐洲家系分支,推斷這次疫情病毒來自境外;基於現今早期病例發病時間點
  • 面對新時代中希關係發展和經濟合作,希臘大使這樣說
    希臘駐華大使:團結合作是希臘和中國共通的「文化基因」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一系列經濟社會挑戰,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的舉行對推動多邊合作大有裨益。」希臘駐華大使伊利奧普洛斯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說。
  • 日本新增614人感染新冠,疫情下日本人是這麼過萬聖節的......
    11月的第一天,1號日本全國在25個都道府縣以及機場的入境檢疫中新檢測出614人感染新冠肺炎,有來自長野縣,大阪府等4個府縣的6人因新冠肺炎去世。  日本第一大城市東京都新增116名新冠感染者,時隔4日首次單日新增感染人數回落至200人以下。在感染路徑的調查方面:有62人超半數的感染者感染路徑不明,另外家庭內感染24人,設施內以及職場感染各7人。
  • 日本文化之成人式
    日本的成人式是一個節日,一般是在一年的一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一,這一天是日本的紅日子,全國放假,會舉行成人式儀式,慶祝孩子成年。
  • 日本要把消費稅漲到15%,稱「新冠復興稅」??
    終於在令和時代,消費稅率將上漲到兩位數了而據日媒報導,日本財務省計劃徵收「新冠肺炎的復興稅」,在感染結束後,預計再次將現有10%的消費稅提高至15%。2020年新冠疫情突襲,日本政府在一年之內接連三次補充預算,其中僅在新冠疫情的對策上就投入了76兆日元,外加其他財政投資共計花費了300兆日元。
  • 日媒:RCEP將有利於日本產品出口和人才引進
    日媒普遍認為,RCEP協定最終籤署的話,將有利於日本產品出口和人才引進。日本主流媒體隨後紛紛跟進報導稱,談判各方正朝向11月15日在成員國領導人會議上達成整體協議的方向努力。《朝日新聞》報導認為,RCEP協定一旦達成,將催生一個人口和GDP均佔世界總規模三成的巨大經濟圈,地區內多種關稅將得到削減或撤銷,還將制定涉及智慧財產權等的共同規則。由此,地區經濟活動可望變得更加活躍。
  • 日本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曝光:擬5月起給普通人接種疫苗!
    日18:00的日本疫情:↓據FNN新聞報導,關於新冠疫苗接種,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在醫務人員、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者的優先接種之後,計劃從5月開始面向普通人展開接種。※日本新冠疫苗的接種順序:從2月下旬開始,給徵得同意的約1萬名醫務人員接種,確認安全性;3月中旬給負責新冠患者診療的醫生和護士群體接種;對於重症化風險高的65歲以上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爭取在4月底結束接種。
  •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發布報告:現在日本大流行的新冠病毒,來自歐美!
    今天,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發布報告:日本當前流行中的新冠病毒來自歐洲和美國!此前中國輸入的未形成大規模擴散。
  • 後疫情時代︱新冠疫情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在居民領域,中值為排放量增加20%,這與Octopus Energy在疫情期間的英國智能電錶分析相吻合,在限制令開始後,以往的空置房屋都住進了人。但其實許多房子裡本來就有居民,所以當入住率上升時,能源消耗僅增加4%。這些因素大概可以認為,我們以谷歌數據來估算的趨勢,可能會高估了這些領域的排放變化,導致基於谷歌數據計算的排放趨勢估值和Le Quere等估算的排放高值數據更吻合。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新冠病毒列為拉美經濟面臨的最主要挑戰之一
    【智利中文網訊】,在中國爆發的新冠病毒危機尚未到達拉丁美洲,但這場健康危機已成為該區域的經濟阻礙。       分析家和國際機構指出,由於成百上千萬的人被困在家中隔離,一些工業省份運作癱瘓,運輸受到嚴格限制,中國的需求將下降,這將影響對外貿易。對於拉丁美洲來說,這場危機加劇了依靠中國為主要輸出目的地國家的困境,經濟增速停滯。
  • 日本女性的新冠之殤:日本上月自殺人數超過今年全年死於新冠人數(雙語)
    日本是為數不多的及時披露自殺數據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拿美國來說,美國最新的國家數據是2018年的數據。日本的數據可以讓其他國家了解新冠大流行措施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了解哪些群體最脆弱。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對兒童健康和福祉的日益焦慮也給母親帶來了額外的負擔。
  • 新冠後遺症太麻煩:不舉,無精,長眼瘤
    致力於搭建中歐之間的投資、商貿、文化合作橋梁,廣交朋友,互通有無。合作請聯繫:Xiaofu_Lu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國研究也發現,患者康復後,仍存在著多種後遺症。有些後遺症,也挺可怕的。而曾住院接受治療,或者入住加護病房的新冠重症者,與感染程度較輕的人相比,更有可能出現無精症。義大利研究人員推測,估計有治療新冠的藥物,短期內或能影響精子的數量,例如抗生素等。
  • 日本新冠病毒患者擔心在家隔離感染女兒,留遺書自殺
    海外網1月22日電據日本放送協會和共同社報導,東京都的一名新冠病毒患者在家中接受隔離期間自殺,她在遺書中寫道,「我給周圍的人添了很多麻煩,非常抱歉」。海外網1月22日電據日本放送協會和共同社報導,東京都的一名新冠病毒患者在家中接受隔離期間自殺,她在遺書中寫道,「我給周圍的人添了很多麻煩,非常抱歉」。
  • 巴基斯坦芒果:新冠蝗災天氣三重打擊 產量需求雙降 出口驟減3萬噸
    疫情引發的貿易放緩、蝗蟲災害和異常天氣三個因素,使巴基斯坦芒果產量和需求都大幅下降。
  • 專訪 | 泰國駐華大使阿塔育·習薩目:後疫情時代,中泰文化旅遊將呈現新面貌
    (東博社記者/黃利霞、謝質斌、韋世宏)「中泰一家親,砥礪共前行」,自古以來中泰兩國始終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保持了友好交往,特別是在文化旅遊上日益活躍
  • 日媒攬要6月3日:廉價航空陷經營困境 疫情或致低價機票時代結束
    1.日本經濟新聞:廉價航空陷經營困境  疫情或致低價機票時代結束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
  • 受新冠疫情影響 島國AV行業暫時停止拍片
    ,我們有責任按照祖國的要求做到這些,而我們做到了,現在的疫情就得到控制了。日本的AV可以說很多男性小夥伴都是非常熟的,定期就要上網找找片源,看看各位老師的新作品,但是近期,你們也要陷入劇荒了,因為新冠病毒在日本的快速傳播,最近不許拍了!
  • 新冠疫情蔓延後,全世界的空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迅速下降
    紐約街頭的交通流量已經大大減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人們工作和旅行的影響正在顯現,一些城市和地區的空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水平出現了顯著下降
  • 新冠疫情下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798)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紐約時報】韓國新冠疫情中的網絡暴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