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椇就是拐棗,又名雞爪梨,我們那兒叫瓏瓏果,市井小民不知道它有這樣一個高冷的名字,叫乳名俗稱,是說它玲瓏的樣子——一棵野生的樹。
枳椇在我們長江下遊的江邊古城所見不多,從小到大,我只見過一棵,站在老城的一個舊院子裡。那可能是四十年前的老味道了,那棵樹早沒有了,院子都沒有了,何況是一棵樹。可它是我童年的一處地標。
奇怪的樹有奇怪的主人,枳椇樹的主人,是一個瘋婆婆。瘋婆婆與枳椇樹,一個是樹怪,一個是人怪。瘋婆婆無兒無女,一人獨居,要是有誰家的大人小孩,站在圍牆外用竹鉤偷了她家的果,她會跳岀來,追著人家的背影,破口大罵。
枳椇,在春天開花。一串串黃白的花,掛出圍牆外真是好看。枳椇花有香氣,一股細細淡淡的香,風動枳椇花。枳椇結的果子也有趣,像雞爪,酷似楷書「萬」字,又像三通水管。如果你覺得還是像雞爪,那就不知是哪只天雞踩在樹上,留下的凌亂腳印。
枳椇嚼之,果汁甘甜,略帶微澀。我小時候曾偷過瘋婆婆家的枳椇,至今想來,手感還是那麼好,用一根竹竿綁上鉤子,鉤住枳椇樹的一根枝,使勁往外拉。樹枝低了,枝和葉,越過矮牆頭,一大片枝葉壓下來,手忙腳亂地摘枳椇果。瘋婆婆的院子與我家挨得近,偷了她家的枳椇果,她陰著臉,不吱聲。說幾串枳椇果,是說枳椇果長成一串兒,真正意義上的果論顆。冬天的枳椇,變紅變乾癟,沒有夏秋飽滿水潤,果漿豐盈。乾癟的枳椇,經過霜打,通體泛紅,吃起來更加甘甜,沒有一絲澀味,至今想來,那種甜的感覺仍在口腔味蕾愉快地遊走。
《詩經·小雅》中有「南山有枸」之句。枸,即枳椇,南山,指秦嶺。《本草綱目》裡說:「枳椇木高三四丈,葉圓大如桑拓,夏月開花,枝頭結實,如雞爪形,長寸許,扭曲,開作二三歧。儼若雞之足距,嫩時青色,經霜乃黃,嚼之味甘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