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車風馳電掣的背後,有一批默默奉獻的維修技術人員,他們每天為火車「體檢」、「診斷」、「開方子」甚至「動手術」,被稱為「機車醫生」。其中,佳木斯機務段技術科技術員張廣信就是其中一員。
出生於1974年的張廣信是佳木斯機務段技術科的一名主管電器的專業技術員,1995年畢業於瀋陽鐵路機械學校內燃機車專業,自小喜歡機車的他,如願成為了一名機車檢修技術員。每天清晨6:00時,他會準時來到單位查詢110信息,臨修機車狀況和前日的碎修情況。
為了不影響職工上車幹活,他每天都在檢修職工上班前的40分鐘,提前來到了檢修庫內對小輔修機車進行早復檢。他說:「我要了解第一現場,方便掌握機車的第一手故障源」。
他在等待職工到崗到位,在7:30分至9:30分這個期間他需要對臨修機車進行跟蹤,有一些高難度的「疑難雜症」他會親手處理,在處理的同時會有針對性的對職工進行專業指導。
忙完了車上,他又來到檢修車間二樓參加車間定檢會,確定早復檢時發現的問題,從而判斷各班組提報的機車故障處理是否正確,並提供具體的技術標準及要求。
他說:「定檢會開完了,就是我大展拳腳的時候了!」他急匆匆的跑到臨修機車上,對突發的故障進行分析,究其原因,找出解決方案,制定出臨時的機車修程。時間飛快轉眼間6個小時過去了。
由於近期運量不斷上升,機車交路較為密集,他的午休時間也直接貢獻出來。他說:「夏天,車相對比較少,中午能打打羽毛球,有時出夜班了還能在辦公室午睡一會,現在交路也緊了,機車出入庫較為密集,機車故障自然就多了。中午我要是休息了,那職工就無法正常下班了。」
下午13:00時,依照慣例他要去科內的會議室,將前7個小時的工作情況梳理出來,向科長匯報,並對臨修的典型機車故障與科長進行商討。由於今天機車供應量較大,技術科把會議地點改在了機車上。
科內會議結束後,他又回到檢修車間,對早晨的定檢機車及小輔修機車進行「零公裡」檢查,重點他要看檢修的工藝範圍及完工後的機車質量。如果機車未達標,他還需向檢修車間進行問題反饋,機車也將不能出庫等待處理。工友戲稱:「這張廣信在『零公裡』檢查時,就是鐵麵包公,手裡握著『御鍘三刀』呢!」。
在他的工作日誌中,15:00時至16:30時是段和科室安排的正常工作。可他一直在機車上從未離開過,他喜歡機車,正是因為機車讓他同檢修的職工們關係融洽。
16:30分,職工陸續下班,而張廣信此時卻回到了辦公室對業務進行補強,對一天的質量信息進行分析,制定出相關的技術措施。此時他說:「不讓機車帶著一絲隱患上路,是我的心願。」
當張廣信換完衣服,準備下班時,表已經顯示6:46分。不知今晚他是否能睡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