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機車,遠去的記憶

2021-03-05 中國國家地理

訂閱中國國家地理微信

搜索微信號:dili360 或 中國國家地理

(本文選摘於《中華遺產》2011年07月 口述·攝影/黃慶軍)

(編者按:中國人關於鐵路的記憶,大多離不開火車遠去時漫天彌散的濃霧。多年來專注於拍攝蒸汽機車的攝影家黃慶軍先生也是如此。這一組圖片,講述了他和蒸汽機車的故事。)

1998年元月,我第一次坐上從黑龍江葦河林場到柳山的蒸汽小火車,它的車廂比內燃機車廂小一半左右,沒有電,夜間乘車的旅客就靠蠟燭照明。雖然少了廣播中甜美的問候和曼妙的音樂,工人沉沉的鼾聲和年輕母親輕聲哼唱著的催眠小曲,卻讓回憶更感親切。

與內燃機車不同的是,蒸汽火車有一個司爐間,火車在正常行駛時,除了司機和副司機外,另有一個負責給機車添煤的司爐工。1997年,我在黑龍江沾河林場的蒸汽火車上,遇到了這兩位正在休息的司機師傅。為了省錢,他們每天從家裡帶來飯菜,跑完一天的車程,偶爾也會喝些酒解乏。像他們這樣駕馭吞雲吐霧的蒸汽火車,是一份相當辛苦的工作,卻也是那個年代很多在林場長大的孩子夢寐以求的理想。拍攝期間,我見到了很多在小火車上工作的工人,他們臉上沾滿了煤灰,但笑容裡卻透著對生活的喜悅和滿足。

我扛起攝影包,開始了從一個林場到另一個林場,從一列火車到另一列火車的苦苦追尋。在長焦、廣角、魚眼的各種鏡頭中,我又看到了那只有一位工作人員的小站;又看到了那提著雞鴨、背著兒女去看丈夫的大嫂;又看到了那一車車滿載的圓木和石油;又看到了那些興高採烈地跟在森林小火車後面奔跑的天真的孩子……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比不上我在迷漫的蒸汽中,看到的蒸汽火車頭那昂然的剪影,還有它絕塵而去時留在身後那沖天的濃霧。

 

暮色中的黑龍江沾河林場,粗獷的汽笛聲劃破冬日的寧靜,一列蒸汽火車由遠及近,穿越白雪覆蓋的林區,吞雲吐霧,呼嘯而至。東北山區地勢起伏極大,只有藉助這種窄軌森林火車,才能確保木材穿越高山峽谷、平穩地抵達集裝廠及汽運、水運的換裝廠。2000年以後,森鐵逐步向內燃化的方向發展。作為東北林業興衰榮辱的見證,一列列裹挾著濃煙的鋼鐵巨龍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這種美景再無從可見。

 

第一次見到那噴煙冒火的龐然大物,嚇得七歲的我一下子鑽進媽媽的懷裡。媽媽告訴我,那是「毛澤東號」蒸汽機車,可以帶我們去姥姥家,去看外面的世界。我頓時忘記了害怕,不由對這黝黑的鐵傢伙肅然起敬。

 

退役的蒸汽機車是怎麼處理的?2005年7月,我在內蒙古大板機務段找到了答案。拆了車頭,卸下車輪,再把肢解下來的鋼板、鐵皮以廢品的價格在市場上出售。一輛重達28噸的蒸汽機車大約只能賣3萬塊錢。負責拆卸的人來自河北,據說他們還曾以相似的辦法拆解過某地報廢的坦克。面對如此龐大的機車「肢解」工地,我的內心只有失落。難道這就是蒸汽機車最終的結局?東西沒了,關於那段歷史的記憶,又能留存多久呢?

2001年,吉林大安北車站,一輛蒸汽機車靜靜地躺在露天車庫裡,四周雜草叢生。除了匆匆走過的鐵路職工,這裡只有火車迷偶爾會來造訪。與那些被肢解的機車相比,它的處境似乎好很多。曾經有一個50人的德國訪問團專程趕來吉林,僅僅是為了參觀這臺被遺棄在角落裡的「寶貝」,這份狂熱讓很多中國人感到不解。在西方人眼中,蒸汽機車的消失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因而理應被歸入工業遺產得到保護。而專注於速度的我們,卻在不經意間忘記了,這曾經是承載著無數人夢想的時代 寵兒,它的美不該僅僅停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相關焦點

  • 渭南朝陽公園裡蒸汽機車車廂被刷白市民吐槽
    蒸汽火車曾是公園獨特風景  2010年初,渭南市在拆除鐵路北貨場專線鐵路(老隴海線)時,朝陽公園內的一段約150米長的鐵路被保留下來,一臺銅川耀州區某水泥廠退役的前進型蒸汽機車被保存在此處。  此後,這列蒸汽火車不僅訴說著老渭南人對隴海老鐵路的那段記憶,也迎合了年輕人追求新鮮的心理,成為朝陽公園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今年8月初,公園的綠皮車廂旁搭起架子,有工人開始刷白漆保養。一周前,3節半車廂完成刷白,雖然車廂看起來靚麗時尚,但不少市民覺得白色車廂與蒸汽機車很不搭調,破壞了懷舊情調。
  • 新疆三道嶺:中國最後的蒸汽機車
    嗚……哐當、哐當、哐當……黃昏下的天山南麓,群山起伏,如梯田般盤繞的黑色礦坑裡,一臺蒸汽機車升騰出霧一般的水蒸氣,滿載著十三節車廂的原煤緩緩駛來。新疆哈密三道嶺作為中國最後的蒸汽火車服役地,再次走進國人視野。
  • 百年一嘆——遼西的蒸汽機車
    2000年左右,葉柏壽機務段淘汰了前進型蒸汽機車,「火車上坡兩頭拽」的美景從遼寧西部的幹線上消失,而這一帶的工礦鐵路卻存有不少蒸汽機車,譬如北票礦區
  • 【關注】包鋼為博物館捐贈了一臺50年代的蒸汽機車...
    9月28日,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捐贈給包頭博物館的一臺50年代蒸汽機車成功運抵包頭博物館。 最前面一輛長15米的大型平板運輸車裝載著一臺敦實厚重、漆黑斑駁的老式蒸汽機車徐徐前行,紅色綢緞紮成的大紅花披掛在火車頭上格外醒目,噴繪著「包鋼捐贈包頭博物館蒸汽機車」的巨型橫幅張貼於機車外側分外耀眼。緊跟其後的是兩輛百噸級大型起重吊裝車和兩臺拉運軌排等設施設備的重型運輸車輛。 下午兩點,車隊緩緩駛入包頭博物館院內,駐足圍觀的觀眾被眼前巨型裝載車輛所吸引。
  • 鐵路機車和車輛分類
    鐵路車輛本身沒有動力裝置,無論是客車還是貨車,都必須把許多車輛連接在一起變成一列由機車牽引才能運行,所以機車是鐵路運輸的基本動力。按原動力分:蒸汽機車、內燃機機車和電力機車三種。1、蒸汽機車    蒸汽機車是以蒸汽為原動力的機車。優點:結構比較簡單製造成本低,使用年限長,駕駛和維修技術較易掌握,對燃料要求不高。
  • 鐵路機車類別
    機車可按所採用的動力裝置、用途和走行部形式分類。按動力裝置分類可分為兩類①熱力機車[2]:所裝的原動機屬於熱機,如蒸汽機車、柴油機車、燃氣輪機車等。這類機車都攜帶燃料和水,是自帶能源的機車,能獨立地行駛,只要有合適的軌道和添加燃料與水的設備,就能運行。但機車重量和外形尺寸分別受軸重和鐵路限界的約束,不能造得過重過大,因而裝於機車內的動力裝置的重量和尺寸也受到約束。柴油機和燃氣輪機均屬內燃機,裝用這兩種原動機的機車稱為內燃機車。
  • 國外牛人用手雷和子彈殼改裝機車,網友:真正的機車迷
    在加拿大多倫多,有一位酷愛機車改裝的摩託車愛好者,他叫約翰.科森提尼,是摩託車改裝公司的老闆。
  • 世界:最後一列蒸汽火車,出售中國「最貴」火車票,如今卻「一票難求」?
    近日,騰訊網友「奔跑的小東東 」在騰訊新聞客戶端發布了一篇文章《世界最後一列蒸汽火車,出售中國「最貴」火車票,如今卻一票難求》,引起網友熱議。蒸汽火車,也叫蒸汽機車,是利用煤為動力,以蒸汽機為核心的最初級最古老的火車。
  • 【英語薈萃】:美麗從來不曾遠去
    美麗從來不曾遠去某一天,當你無意間翻出那些已經在歲月裡泛黃了的記憶,與舊時光再次重逢,你會陡然被喚醒,一切都那麼熟悉,像極了昨天。數年後,再次偶然的重逢,那些暫停的記憶,也瞬間被時光,按下播放鍵,繼續播放。
  • 傳奇的蒸汽火車頭「飛翔的蘇格蘭人」即將重返英國鐵路
    世界上最著名的蒸汽火車頭之一「Flying Scotsman」(飛翔的蘇格蘭人)在經歷了十多年的翻新和維修之後,即將再度奔馳在英國大地上
  • 機車發展史:像風一樣自由 Woo! 神級沙畫
    相對論|機車發展史        最初開始關注機車文化還是源於Motley Crue,我太過喜歡這支80年代流行金屬的經典樂隊
  • 蒸汽發生器和蒸汽鍋爐有什麼區別
    蒸汽發生器和蒸汽鍋爐有什麼不同。這兩個概念確實很難去理解,但是兩者都是產生蒸汽的設備,它們具體有哪些差別呢?
  • 精誠服務鑄豐碑丨包頭西機務段現面向社會承攬機車出租、維修業務
    建段62年以來歷經蒸汽、內燃、電力時代變遷包頭西機務段堅持發揚匠心精神憑藉精良的檢修隊伍精湛的維修技術精益的售後服務長期與周邊各地方和鐵路工程局保持合作關係先後完成SS4型機車大修11臺、中修139臺和諧型機車C4修136臺打造出響亮的「包機」品牌!
  • 機車不哭,機車加油
    安德以北,機車最美。聽學姐學長們說,記得以前機車系運動會的紅榜總是要寫三張的,可是為什麼這次卻兩張都沒有寫滿?聽學姐學長們說,以前機車系總是拿組織獎的第一名,可是為什麼這次名落孫山?聽學姐學長們說,以前的機車那麼那麼厲害,可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看不到了?是因為12A、14T走了嗎?當然不是;是因為14A、16T來了嗎?
  • 壹鍋蒸能量蒸汽海鮮: 吃完蒸鮑魚,再喝螃蟹粥,一鍋呵成!
    我想,記憶這東西,和很多事情都潛在的聯繫著。氣味也是。今天說一說,最近比較流行的,壹鍋蒸能量蒸汽海鮮。第一次吃的時候好興奮,覺得這種鍋子好好玩:上面蒸海鮮,蒸汽出來的水,會順著鍋子的設計流進下方的桶裡,桶裡是淘過的大白米,僅靠蒸汽的水和熱溫,就足夠蒸熟。
  • 什麼是蒸汽巴士論壇【彩蛋】?
    僅2016年1月份發放的彩蛋就達到了6個!怎樣獲得彩蛋?彩蛋會不定期的出現。可能是一周,也可能是一個月。只要發現活躍,為論壇其它會員熱心解決問題、積極參與討論的會員,蒸汽巴士就會給予小禮物用以回饋。你在論壇活躍度,是我們判斷的標準。比如發貼多、回復多,或者你出現在「蒸汽巴士論壇活躍會員排行榜」中都是會有機會獲得彩蛋的。
  • 一方水土:這裡的老式蒸汽火車,帶你穿越到60年前
    7.車站廣場上,擺放著各個時期的老式機車車頭,供人們參觀拍照。16.列車到站後,有例行的檢修,一切都跟原來的操作一模一樣。24.關於懷舊老式蒸汽火車,您還有什麼問題,歡迎寫在評論欄裡。另外,您所在或者曾經所在的一方水土,有什麼有文化價值的東西,歡迎提供。「一方水土」是我2021年的新選題,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如果您喜歡我的圖文,請點擊下方的「分享」、「在看」,謝謝!
  • 機車「醫生」的一天
    出生於1974年的張廣信是佳木斯機務段技術科的一名主管電器的專業技術員,1995年畢業於瀋陽鐵路機械學校內燃機車專業,自小喜歡機車的他,如願成為了一名機車檢修技術員。他說:「我要了解第一現場,方便掌握機車的第一手故障源」。
  • 最拉風玩家:從玩機車到創立機車品牌
    談及機車,黑皮衣、馬丁靴、頭盔.一切都是如此拉風,一襲黑風衣,騎臥在流線型的機車上,風一樣地疾馳而過,在青春少艾的年紀裡,約莫這就是值得驚呼尖叫的瞬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