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用左手吃飯媽媽就拿筷子敲 左撇子該去糾正嗎
昨天是國際左撇子日,據相關統計,我國約有10%的人是左撇子。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受訪的左撇子都有被糾正用右手吃飯、寫字的經歷。對此,心理專家稱,左右撇子就好比單眼皮、雙眼皮,是正常的生理差異,不必強行糾正。父母應正確對待,以免孩子產生錯誤的自我評價。
七成受訪者表示曾被糾正過用右手
今年20歲出頭的小潘是個左撇子。「小時候就習慣用左手,父母也曾糾正過。」小潘說,在他四五歲的時候,只要左手一拿筷子吃飯,他媽媽就會用筷子敲他的手,示意他改用右手。不過,這個習慣一直沒糾正過來。
後來小潘上小學了,也習慣用左手寫字,因為寫出來的字怪怪的,小潘最後花了半年多的時間,硬是改了過來。即便如此,小潘在生活中幹其他事情都是用左手的。
昨天,記者採訪的20多位「左撇子」中,近7成受訪者表示有過被糾正吃飯、寫字的經歷。
我市左撇子大多會「左右開弓」
溫醫大附一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心理專家何金彩說,我市典型的左撇子很少,大多數左撇子成年後會「左右開弓」,這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對左手寫字、吃飯容忍度不高,家長普遍強行糾正。
何金彩說,很多家長強迫孩子改變用左手的習慣,人為幹預,可能會讓孩子在心理上有一種受束縛、被壓制的感覺。尤其是在改變初期,右手辦事不利索,不斷提醒還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產生精神緊張、心理紊亂等狀態,甚至會因焦慮導致口吃。
何金彩建議家長,應當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認識,左撇子沒有錯誤性或者是優越性,以免使孩子產生不恰當的自我評價。
用左手還是右手,和智商沒有必然聯繫
其實左撇子和右撇子在醫學上被稱為「左利手」和「右利手」,左撇子的語言功能區在右腦半球;右撇子則是相反。那麼,左撇子和右撇子在學習上有差別嗎?
市建設小學語文老師周老師教齡有十多年了,就她觀察,左撇子學生在學習中並不會遇到明顯障礙。在北京讀研的「左撇子」葉同學說,她除了寫字時容易被沒幹的墨跡弄髒手,沒有什麼特別的影響。
何金彩介紹,不論習慣用左手還是右手,和智力都沒有必然聯繫。在她印象中,左撇子名人的確有不少,但是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精神疾病患者中左撇子也佔了不小比例。
延伸閱讀
國際左撇子日由來
1975年8月13日,美國堪薩斯州託佩卡市的一群左撇子建立了名叫「左撇子國際」的組織,一年後該組織舉行慶祝活動,並將這一天確定為國際左撇子日。1992年開始,英國的左撇子聯盟也開始慶祝左撇子日,這個節日也越發受到人們的重視。
左撇子比右撇子的平均壽命短?
在這個主要為右撇子服務的社會中,左撇子遭遇意外的可能性要高於右撇子,主要原因就是絕大多數設施和機械為右撇子考慮。嚴格來說,左撇子比右撇子更容易遭遇「意外」死亡。
左撇子是缺陷?
左撇子只是一種用手習慣,並非疾病。3歲左右孩子處於語言學習的階段,如果家長強迫孩子改用右手,已建立的大腦優勢半球會從右側改為左側,易致孩子語言中樞混亂。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口吃,也有孩子表現為唱歌走調、發音不準等。
左撇子出過哪些名人?
國外有拿破崙、歌德、尼採、畢卡索、達·文西、鮑勃·迪倫、愛因斯坦、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卓別林、瑪麗蓮·夢露、甘地、賈斯汀比伯、休·傑克曼等等;國內有溫家寶、趙本山、蔡振華、王力宏、倪匡等。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王懷慈 夏忠信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