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學彈巴赫的《創意曲》,完全摸不著門道,找不到旋律和分句。後來爸爸領我到一位老太太家學鋼琴,她命我從頭重彈《創意曲集》。每次回琴,我一邊唱譜一邊在心裡禱告,千萬別熄火啊,一熄火可就開動不起來了。巴赫的復調曲左右手細密銜接,背譜難度極高,在小孩子聽來簡直像開火車,咔嚓咔嚓,咣當咣當,我想不通有什麼好聽的。但幾節課下來,老太太伴著我哼哼唱唱,我開始找到一點巴洛克的喜感。
這些《創意曲》,都是巴赫寫給他的孩子們的練習曲。巴赫35歲時,妻子去世,留下7個孩子。第二年他娶了年輕的安娜。孩子一年一年添加,巴赫一共生了20個(有9個長大成人),當時足夠組成一支管弦樂團。可以想像,超級奶爸困在孩子堆裡,一隻手在桌邊寫曲,一隻手抱著膝頭的小嬰兒。怪不得巴赫的音樂總是熱熱鬧鬧,原來他精密宏偉的篇章是在孩子們的哭鬧聲中寫出來的。
巴赫家小孩全都學琴,下課了一起排練合唱,家裡天天歡樂多。《創意曲》主要練習孩子們手指的獨立性,每個手指都要聽從大腦與耳朵的號召,有時小拇指唱歌,而大拇指要大聲痛哭;有時食指和中指開火車,別的手指稍息。一隻手有好多使命。這些孩子中,有後來大名鼎鼎的「漢堡巴赫」卡爾·菲利普·埃曼努艾爾·巴赫和「倫敦巴赫」約翰·克裡斯蒂安·巴赫,他倆成為古典樂派的開路先鋒,藝術風格直接影響日後的大師海頓與莫扎特,在世時比老爸風光多了。
安娜溫柔美麗,比巴赫小15歲,是一位宮廷小號手的女兒,曾是一位頗有前途的歌手。據說她很小就見過巴赫。安娜嫁給巴赫後就退出歌壇,十幾個孩子和巴赫的學生們已足夠她操心了。很快巴赫應聘去萊比錫聖託馬斯教堂擔任教會樂長,他急需那裡的薪水,況且萊比錫有歐洲著名的大學,方便孩子們以後接受教育。他帶著安娜和孩子們,還有他那點可憐的家當,浩浩蕩蕩地來到冷清的外省小城萊比錫。為了給年輕的安娜解悶,巴赫教她彈管風琴,給她寫輕快俏麗的小鍵盤曲集。他贈給安娜兩個音樂筆記本,裡面都是為她而作的樂曲。一個作於1722年,他們婚後第一年。一隻破舊褪色的淺綠色筆記本,內頁邊角裝飾著棕色皮革,看得出曾經精美華貴,如今只遺留下三分之一的譜頁,都是片段的小樂思,有後來的法國組曲、哥德堡變奏曲的主題、巴赫清唱劇中的詠嘆調和練習小曲。1725年,安娜生日時,巴赫再次送了她一個音樂筆記本。這本有39首曲子,有巴赫的,還有巴赫家族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人們後來說的《安娜筆記本》,主要指後一本,裡面最著名的就是人見人愛的《G大調小步舞曲》。
閒時,安娜坐在八角窗邊的古鋼琴邊練習,孩子們圍坐在地上聆聽玩樂。一年一年過去,孩子們一個一個到來,巴赫的新作一首接一首公演。安娜是音樂史上最慈愛的母親、最賢惠的妻子,還是巴赫最滿意的抄譜員。抄譜並不是把作曲家的草稿抄成美術體就完事,需要把樂隊總譜抄成數十份分譜,每位演奏者譜架上一份,很累人。安娜抄寫的樂譜工整漂亮。她為巴赫抄了20年樂譜,以致後來兩人連音符字體、握筆姿勢和削鵝毛筆的方式都相同。這些後來收藏在博物館的手抄樂譜和溫暖的音樂,默默紀念著一份相濡以沫的感情。
「如你以心相許,不妨秘而不宣;我倆靈犀相通,誰能猜出端詳。」《安娜筆記本》中,有這樣一首美麗的歌,叫人想起當時的民間舞蹈,旋轉一圈,只為與她相對那一刻的悸動。上海 田藝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