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進步,機動車數量逐年增多,「一位難求」的無奈日益凸顯。然而,就在車位「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還有一些市民不規範停車、部分商家佔用公共資源,讓停車難上加難,影響了市民的安全出行和其他車主的正常行駛。
11月9日下午三點,記者來到位於老城塘灘路的公共停車場,看到這裡的車位已停滿了車。在停車場右側的一個角落,十幾輛殘舊破爛的摩託車特別顯眼,它們被用鐵鏈拴成一排把車位格子佔了大半,旁邊的一輛小汽車只能勉強停下半個車身。
停車格內,一些車輛的輪胎已經生鏽沒氣,車身也斑駁掉漆,看來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挪動過。
根據資料顯示,這個停車場設有68個車位。但記者環視一圈發現,有十幾輛套著車衣的車輛,布滿了灰塵,應該有一段時間沒挪動或駕駛過。另外,這個停車場還被一些殭屍車和廢棄摩託車擠佔了車位,讓原本就稀缺的停車位變得更加緊張。
除了長時間佔用車位的不文明現象外,還有一些車主不規範停車。11月10日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縣行政服務中心停車場,發現不少車輛並沒有按照停車格的標線停車。其中一輛車的右輪離車位的邊緣大概有半米之遙,左輪更是擠佔了另外一輛車的車位,導致旁邊的車位沒辦法規範停車。在十來分鐘的時間裡,十幾輛車經過此位置,但都無法停車,只能無奈駛出,對此大家也是怨聲載道。
市民朱女士:「本來車位都不夠,這樣停放的話非常不好!」
市民馮先生:「這樣停車等於佔用了兩個車位,會給別人帶來不便!」
」在公共場所停車,不能只考慮自己,希望每一位車主都能按格停車。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嘛。」
此外,記者還走訪了縣城商業街、北門路、中園路、文廣三路等路段,發現有些車位被商家用雪糕筒、貨架、摩託車、電動車等各類物品霸佔,導致汽車無法停進去,尤其以新世紀市場附近路段最為嚴重。
摩託車還可以這樣停
還有這樣的
機動車總量的快速增長與縣城道路狹窄、車位「先天不足」之間的矛盾,是造成停車難、停車亂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僧多粥少」的現狀短期內很難改變,但是不規範停車、佔用停車位的做法,無疑讓本來就十分短缺的停車格「雪上加霜」。
有木有?在此,我們呼籲交警部門能加強巡查,有關部門可以優化現有停車資源,市民轉變出行觀念、規範停車,商家莫把公共資源「據為己有」,解決停車難問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