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擬立法:物業不得強制業主人臉識別進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有必要嗎?

2021-02-24 第一財經

28.10.2020

本文字數:1695,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導讀:面部特徵、指紋和其他個人生物識別信息都屬於個人敏感信息,其重要性不亞於人們的身體器官,法律層面正在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公眾也必須加強個人防護意識。

作者 | 第一財經 李攻

近日,《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下稱「修訂草案」)提請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修訂草案」規定:禁止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進入小區。「修訂草案」如獲得通過,將成為我國首部明確寫入人臉識別禁止性條款的地方性法規。

這項地方立法的背景之一是,人臉識別系統已經廣泛進入了社會領域:購物「刷臉」支付,用手機「刷臉」解鎖,進小區「刷臉」開門,如此等等引起了人們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廣泛擔憂。

背景之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下稱「草案」)正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草案」提出,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採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應當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設置顯著的提示標識。如果杭州市的這項地方立法獲得通過,將會給國家層面的立法提供具體實踐。

近日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使用過人臉識別,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稱,已經因為人臉信息被洩露和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更離譜的是,有的人因為自己與性犯罪有關的人人臉相似而被張冠李戴。

人臉識別系統的產業發展方興未艾。這裡有一組數據:2012~2019年,人臉識別行業共發生80起投融資事件,總金額達337億元,佔計算機視覺與圖像投融資金額比重的40%,預計未來隨著人臉識別行業在各場景中的應用逐漸成熟,行業也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入局;從市場規模來看,2019年中國人臉識別系統市場規模為34.5億元,預計2024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00.5億元。

為何包括許多居民小區在內的區域都熱衷於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真的有必要嗎?真的是上述「草案」所說的「必需」嗎?恐怕未必。要看到近年來人臉識別系統產業快速發展,當一個產業被認為是「風口」,資本往往就會無孔不入。近年來,圍繞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人員強制安裝人臉識別門禁設備的爭議持續不斷,其背後的利益鏈條是需要理清楚的。

投融資規模是擴大了,市場規模也有高速增長的前景,但有一個問題也來了:我們的臉被賤賣了,隱私沒有了,安全感也減弱了。有調查表明,在一些網絡交易平臺上,只要花2元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而5000多張人臉照片標價還不到10元。

制止人臉識別系統的被濫用,首先要加強立法。

上述「草案」除了強調個人圖像採集應當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之外,還強調了所收集的個人圖像、個人身份特徵信息只能用於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開或者向他人提供。

那麼,小區設置的人臉識別系統是「必需」嗎?採集的信息又如何保證不被洩露?進個動物園也要刷臉,是要動物記住你嗎?「草案」把維護公共安全作為前提條件,應該說對於可能發生的人臉識別被濫用現象能夠產生遏制效應。但「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一樣,是一個「伸縮性」很強的概念,小區和商場可能都認為自己與公共安全有關。

立法要更嚴,更有操作性。拿杭州市的地方立法來說,大可不必講「禁止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進入小區」,而要說,未經業主委員會同意,就不能安裝此類系統;已經安裝的,也要拆除。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每個人都必須加強對個人信息的防護意識。不能把存在的就當成合理的,而不問其源頭是否合法、合規,物業要刷臉,我就刷臉;更不能從眾或者習慣為自然,別人刷了,我也刷。

由於生物信息的特殊性,面部、指紋、聲音等信息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等特點,一旦洩露就是終身洩露。當這些生物信息洩露後,冒名頂替者就可以很容易行騙,而信息被洩漏者則難以再更改和使用自己的臉面等作為生物信息的身份認證,會讓自己在遭受損失的同時在生活中寸步難行。茲事體大,不可不慎。

總之,面部特徵、指紋,還有其他個人生物識別信息都屬於個人敏感信息,其重要性不亞於人們的身體器官。法律層面正在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而作為公眾個人,也必須加強個人防護意識:我們的「臉」不是誰想要就能要的。「刷臉」有風險,「用臉」需謹慎。

(作者系第一財經評論員)

相關焦點

  • 西安一小區門禁升級「人臉識別」 有業主點讚,也有業主擔心隱私
    新聞連結——人臉識別不知不覺中侵害個人安全  今年7月,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引進了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年卡使用者的入園檢票。動物世界還向所有的年卡用戶發送一條信息:指紋識別取消,未註冊人臉識別的用戶將無法正常入園,請儘快前往年卡中心註冊。
  • 雙胞胎替考科目二被人臉識別識破 網友感嘆:太高能
    雙胞胎替考科目二被人臉識別識破 網友感嘆:太高能時間:2020-11-01 16: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雙胞胎替考科目二被人臉識別識破 網友感嘆:太高能 在考場上,總是會有一兩件讓人忍俊不禁的奇葩事發生。
  • 蘋果:iPhone人臉識別能秒了所有安卓手機!
    從數字密碼到指紋識別,再到人臉識別,屏幕鎖的安全性正在逐步提升,但小智早已強調過多次,雖然指紋識別是目前解鎖手機的主流方式,但人臉識別才是未來,在這方面,iPhone起點最高,也做的最好,自從iPhone X用人臉識別來解鎖手機後,這種方式才逐漸流行開來,但在安全性上卻是天差地別。
  • 男子去世大半年,竟有交通罰單,還是人臉識別的
    此處的監控探頭抓拍違法行人後,通過人臉識別確定身份。              謝阿姨說,1933年出生的謝老伯,生前出行基本都有家人陪伴,活動範圍局限於浦東一帶,他也沒有多胞胎兄弟。會不會是人臉識別出了差錯呢?
  • 人臉識別被破解,軟體模擬眨眼、張嘴完成盜刷
    微信支付設置為人臉識別驗證就安全嗎?有這樣的技術型騙子,他們遠程盜取受害人微信後,利用軟體做出眨眼的動圖,以假亂真破解人臉識別,輕鬆把錢轉走。恩施巴東警方昨日通報,破獲系列網遊詐騙案,嫌疑人破解人臉識別的手段再一次敲響防騙警鐘。「警官,我兒子用我手機玩遊戲後,微信裡兩萬塊錢就不見了。」7月1日,巴東的康女士向公安機關報警。經了解,康女士8歲的兒子張航(化名)上網玩遊戲時,網上有人主動加他為好友,稱僅需30元就可以購買黃金皮膚。張航一下就心動了。
  • 尷尬:小米8紅外人臉識別更安全?依然被一張照片破解!
    蘋果iPhoneX的劉海屏內藏玄機,擁有高精度的3D結構光人臉識別,可以做到支付的安全級別,並且識別速度和準確率也非常的快,所以蘋果才敢放心大膽的砍掉了指紋識別鍵。而安卓手機的劉海雖然面積較小,但並沒有蘊含什麼獨特的功能,只有一個前置鏡頭+聽筒等組件,技術含量可謂不是一個層次的。
  • 10元複製的門卡大門單元門隨便進!「多卡時代」業主之痛何解?
    當事小區業主李女士生氣的說。可是經過了解,這些小區的物業對於門禁卡管理還是挺嚴格的。一經發現這種複製的假卡,會馬上沒收並上報管理層。可惜的是門禁卡信息洩露的源頭並未查到,最後這些小區只能更換了更難複製的門禁系統來保障小區安全。這樣的事不是個例,「多卡時代」下的隱患,也逐漸成為業主們的心病。
  • 「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銀行道歉了
    為了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也為了讓民眾高效辦理業務很多銀行都添置了多功能櫃員機然而,21日,有網友發視頻爆料
  • 「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銀行道歉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11月21日,有網友爆料稱
  • 網曝iPhone SE2真機:全面屏+人臉識別
    對於蘋果來說,他們旗下新品的升級都講究一定的規律性,比如目前全面屏設計+人臉識別的組合,一定會推廣到整個iPhone和iPad系列,這是毋庸置疑的。現在,有微博網友曝光了所謂iPhone SE2的上手試玩視頻,乍一看簡直就是iPhone X,因為除了換上全面屏設計外,也配備了人臉識別,不過也取消了3.5mm耳機接口。
  • 青島銀行行長王麟:手機銀行已實現人臉識別 將推出聲紋登錄功能
    除此之外,王麟說他們還制定了43項敬老服務細節標準,其中有7項是員工不得違反的:不可以不迎不送、不可以應付冷漠、不可以不管不問、不可以急躁推諉、不可以刻板流程化等。在此基礎上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加強與老年客戶之間的交流溝通。  對一些失能的、殘疾的不便到銀行辦理業務的老年人,王麟介紹,青島銀行可以提供上門服務或者只要法定監護人出具監護人身份證明,也可由監護人代為辦理。
  • iPhone人臉識別太不方便:蘋果被勒令調整解鎖方式
    針對上述情況,蘋果曾推送了iOS更新,在無法識別用戶人臉時,快速的彈出讓用戶輸入密碼的界面,不過這個做法依然只能說治標不治本,而因為Face ID的事情,蘋果也已經公開要求要合理解決了。據美國媒體報導稱,紐約MTA已經致信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講述了其面臨的乘客需要解鎖iPhone支付交通費的問題。
  • 人臉比對行人闖紅燈抓拍系統上線!
    以後行人在路上也不能任性啦一不小心就被抓拍還會曝光在大屏幕上哦太原首套人臉比對行人闖紅燈抓拍系統
  • 人臉口罩:戴口罩也能夠解鎖手機
    但很多口罩佩戴者都會面臨一個問題,戴口罩影響智慧型手機上人臉識別功能的使用。人臉識別功能的核心技術是通過掃描用戶面部的細微細節,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的大小和形狀等,以驗證用戶身份。諸如Apple的FaceID之類的技術可掃描用戶的面部特徵的深度,而平面材料製成的面具無法複製這些深度。
  • 瓊海物業亂收費遭投訴 物業知錯水泥砂料自由買不再強求
    瓊海鴻信御景灣小區  物業知錯就改 水泥砂料自由買不再強求  《物業亂收費遭投訴》後續平安瓊海網絡配圖  4月5日,本報報導了瓊海鴻信御景灣小區物業亂收費一事,瓊海市物價局要求物業公司不得將裝修公司要繳納的相關費用強行要業主來交,也不得強制業主在物業管理處購買水泥和砂料,物業公司表示積極整改
  • 響水消防幹警因為沒有電梯卡不能及時救援,引發大湖富邦業主群炸鍋,,,
    近日一住家戶廚房發生火情,響水消防幹警趕到現場卻不能展開撲救,因為沒有電梯卡刷,必須要等待業主或物業經理趕到才能乘坐電梯。不能及時撲救就因為沒有電梯卡,據了解該小區使用電梯卡,業主早就怨聲載道。為什麼小區還是強制刷卡乘坐電梯。這也造成了一些隱患,一些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處理。幸好業主損失不是太大,如果因為救援不及時,造成業主更大的損失,這一後果又由誰來買單?
  • 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論壇誠邀您的參與
    隨著今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開始爆發,為控制疫情的傳播,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區域封鎖,以及對於相關疑似或確診患者的身份甄別,疫情期間的人員考勤等,使得人臉識別、虹膜識別、靜脈識別等非接觸式生物識別技術得到追捧。
  • 漣水某小區業主被物業打骨折...
    恐嚇、辱罵、推搡、毆打……一頓猛操作,讓對方口眼鼻流血、眼眶側骨骨折你可能認為這是警匪片裡的場面但是小編告訴你這是發生在漣水名流花園小區正門口的一幕而事發雙方正是該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和業主近日,漣水縣現代名流花園業主李先生(化姓)向我們平臺反映,他的父親在自己的小區被人打了,打他父親的人正是該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
  • 杭州一小區掛橫幅花式催物業費,業主驚呆
    最近論壇上一張催繳物業費的照片發出讓網友們集體傻眼▼照片是杭州某小區內的一條橫幅,紅底黃字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