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立決:從咪蒙到至道學宮,為何喪文化不死?

2021-02-13 餘老詩寫作課

01

有人一邊罵咪蒙,一邊捧著咪蒙體文章暗自「過癮」

網路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越是魑魅魍魎妖魔鬼怪聚集,越有芸芸眾生趨之若鶩。咪蒙自稱自己是個「糙老娘們」。寫起文章真是出口成髒。我都不敢引用,也不敢截圖過來給大家看。其實也不用,因為很多人都見識過。

曾經有好多有識之士站出來說話,說咪蒙缺乏底線(底褲)。可我們別忘了,不是咪蒙成就了咪蒙;而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成就了咪蒙。

迷濛曾經因為一篇《致賤人》暫獲300萬閱讀量,漲粉20萬。

這說明啥?這說明口味重啊!有多少人都好這一口!平淡的生活如果沒有一點麻辣火鍋開開胃,冒冒汗,很多人會覺得無趣。

謾罵、調戲、粗口、極端張揚個性、反三觀、情色.都像是一個一個的漩渦,把一波波大眾的注意力吸引進去,然後成就了一個高過一個的流量浪潮。咪蒙這樣的流量收割機也就誕生了。

可以想見,茶餘飯後,或者夜深人靜,有多少人刷著咪蒙的公眾號怡然自得,暗自歡喜。

看客的心理,除了窺視他人的醜陋之處獲得短暫的快感,還隱含了對現實不滿的一種逃離。這就有點像電影院——造夢工廠,現實中無法實現無法滿足的,都能在神奇的熒幕故事中得以實現。

媳婦不敢罵婆婆的話,老婆憋了很久想罵老公的話,名為閨蜜實則早就心生的一肚子怨言,都在迷濛的出口成髒中得到實錘,得到滿足,得到釋放。

咪蒙為你們代言了。

2019年,咪蒙公眾號籠聚1400萬粉絲,年收益超5000萬。這已經是個超級自媒體大國。然而最終還是崩塌在一瞬間。

咪蒙的粉絲們,想借咪蒙暢所欲言,不如坐下來好好談談。咪蒙自己說:「我看不見你們,卻很懂你們。」這要是真愛的話,就不應該靠著消費你們的負面情緒來創造自己的龐大帝國。

這是一種互相傷害。

02

至道學宮的謠言,為何能滿天飛?

咪蒙並沒有完全死掉。而且恐怕永遠不會徹底死掉。因為有你們——這一群隨時準備被迷濛們消費的粉絲。

相比咪蒙的1400萬粉絲,至道學宮的100萬也許算不上超級大號。但是,微信這次果斷出手:斬立決!

玩著類似的手段,收穫著快意滿滿的10萬+,這很可能就是下一個咪蒙啊!要不是騰訊方面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封殺了至道學宮,我還真不知道有這麼個能捕風捉影、造謠生事的公眾號。

美國解體,美國人屍體做成了漢堡包.類似這樣的文章真是令人腦洞大開,胃口大開。

經常說,謠言止於智者。但我們可以想像,智者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至道學宮們所設下的迷宮。

這個迷宮,雲遮霧罩,諜影重重,霓虹燈閃耀。令門口的人好奇心瞬間被吊起,急著想要踏入一探究竟;也讓進了門的覺得新鮮刺激,美輪美奐,無法自拔。

從歷史上看,神話、傳說、野史也總是特別吸引人。所不同的是,能夠流傳下來的,都是能啟迪心智、給人以力量和勇氣的。至道學宮所製造的想像空間和新鮮神秘,只不過是過眼雲煙,滿足了一時的好奇心,甚至把它和神話傳說放在一起都覺得是極為不恰當的愚蠢行為。

粉絲們,翻開中國歷史的任何一段風雲滄桑,都要比「至道學宮」所炮製的所謂新聞要有趣得多,耐人尋味得多。

別再把自己的好奇心和情懷拿去餵了謠言。

03

也來說說長期主義

不好意思。

最近耳邊總是聽到所謂的長期主義,害得我也不知不覺就用它來做個結尾。好在長期主義大體上是個好東西。所以也來說說,並無大礙吧。

其實,咪蒙和至道學宮,何嘗不想長期主義呢?毫不誇張地說,上至皇帝老兒,下至草根布衣,都是擁戴長期主義的。可惜的是,真正能踐行的卻不多。人總是要先圖眼前,才會想到往後。

往後餘生,畢竟是明天的事。

不扯太遠了,還是回到自媒體吧。如果我在這裡說,咱們要做長期主義的自媒體,是不是顯得有些太官方、太端著了?

那好,還是土一點兒。什麼樣的自媒體能活下去,而且能有前途?如果你學咪蒙和至道學宮那一套,也許能活得很好,但是很快會走到頭。因為,我聽到微信說:斬立決!

粉絲們也醒醒吧,奉勸大家冷靜冷靜,別第二天起來,打開你的微信看到如下圖:

雖然你沒有什麼損失,但會不會覺得跟自己戀愛了那麼久的好姑娘/帥小夥,突然人間蒸發了呢?

長期主義的自媒體,需要一個長期主義的粉絲來支持。

謝謝!

相關焦點

  • 「寒門狀元」沒有死,死的是咪蒙的「良心」
    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 「喪文化」的背後,是時代病還是治癒藥?
    「喪文化」是指一種徘徊於90後之間的一種沒有情感以及目標的生活狀態,一種高欲望與得不到滿足的掙扎。可實際上這種文化並不是如今所發明的,早在上世紀思想解放之後,中國青年人的焦慮就從未間斷過。話說,中國青年人為何而焦慮呢?喜歡上了同性備受歧視?愛上了已婚男性無法自拔?好不容易找了個結婚對象最後竟然還有暴力傾向。
  • 咪蒙公司宣布解散
    3月30日有消息稱,咪蒙公司北京十月初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正式解散。根據咪蒙公司員工社交媒體信息透露,解散後員工們都收到了特殊的「畢業證」。
  • 說"愛國就是獸交"的咪蒙, 永久停更了! 官方大V狠批毒雞湯 咪蒙完了!
    據了解,咪蒙團隊的公開道歉信中稱,「針對咪蒙團隊在網上引發的負面影響,我們進行了認真深刻的反省。我們為所犯的錯誤,真誠地向大家道歉。」道歉信還提到,從今天開始,咪蒙微信公眾號停更2個月、咪蒙微博永久關停。沒想到,這次的道歉官方「不認帳」,還公開點名批評咪蒙團隊。
  • 延禧攻略:瓔珞為何至死,都不認親生父親?阿滿的死,另有隱情!
    導語:「瓔珞為何至死,都不認親生父親?阿滿的死,另有隱情!
  • 一秒鐘打倒小確幸,這款小確喪奶茶火了
    哈哈哈,清明爆款,一喪到底,就問你服不服!如果可以的話,請好好愛自己。因為這世上沒有人會愛你全世界都不順著你的時候要想想自己是不是長得很不順眼其實世上本沒有喪,只是倒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喪!——小確喪日記
  • 現在還有不喪的年輕人嗎?
    只是能被立刻想起的,大多不是什麼好詞兒。想到了什麼?「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啃老族」「文藝青年」,沒錯吧。當下中國年輕人,身上貼著的,是「喪」「佛系」「廢柴」。對此,年輕人也樂於認同。畢竟,這本就是他們自嘲的玩法。
  • 民間俗語:「齒軟不赴喪,肉軟不吃涼,腿軟不同房」,啥意思?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都比較懂得如何養生,「齒軟不赴喪,肉軟不吃涼,腿軟不同房」究竟是啥意思呢?一、齒軟不赴喪這句話的意思比較淺顯易懂,那就是有的老人,如果出現了牙齒鬆動的跡象,儘量不要參加別人的葬禮。大家都知道牙齒是人體重要器官,我們咀嚼食物的時候,需要一口堅固的牙齒。
  • 過勞的日本人為何不怕死?!
    的說法最早來自日本,目前,報導「過勞死」現象最多的國家仍舊是日本。日本人為何如此敬業,難道他們真的不怕死嗎?究其原因,這恐怕要從日本人的價值觀念,企業用人制度和企業文化方面追根溯源。參觀過日本和美國汽車工廠流水線的人講過這樣的話:「美國工廠簡直像軍隊一樣,工廠總是嚴密的監視著工人,不讓他們偷懶;而工人們也絕對不是帶著好感來聽從工長的指揮的;但是日本的工廠,工人們沒有受到監視也幹的很起勁,對上司也幾乎沒有反感,而且似乎在由衷的期望企業的發展。」因此,日本人的「經」就是拼命工作,他們的「道」就是集體至上,一切有悖於此的事物,都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甚至是不可想像的。
  • ,為何又會死在這裡?
    ,為何又會死在這裡?《怒晴湘西》已經慢慢地不如步入到尾聲,而劇情也將會變得更加的刺激,前面劇情中,鷓鴣哨與「六翅蜈蚣」在井底大戰,最終將千年蜈蚣精殺死,而眾人隨後也是發現了一具不腐不化的屍體,別著「觀山太保」的腰牌,這是怎麼回事,為何會死在這裡?
  • 為什麼國家禁止安樂死,安樂死為何不能合法化
    那麼為什麼國家禁止安樂死,安樂死為何不能合法化呢?為什麼國家禁止安樂死,安樂死為何不能合法化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荷蘭是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比利時步鄰國荷蘭之後塵宣布「安樂死」合法化,但當年的法律條款只適用於18歲以上的成年人,盧森堡、瑞士和美國的一些州也通過了安樂死法案。
  • 甄嬛傳:皇后到死都想不通,為何甄嬛能多次懷孕?太后一語道破
    這也是皇后到死都想不通的一點。被太后一句道破了。                                                                                                                                                                                   皇后不希望有嬪妃生下孩子
  • 農村俗語:「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喪葬文化源遠流長,尤其在農村一直對喪葬有著強烈的儀式感,因此也就一路遺留下了很多的喪葬習俗,農村辦喪事格外講究規矩和禮節,但是時至今日還有多少人了解農村辦喪事的規矩呢?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包含了農村關於喪事的很多講究,不過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 博覽丨為何東京騎車者眾多卻罕見自行車道?
    本文轉載自環球城邦,歡迎您關注他們。
  • 人到中年:不敢病,也不敢死
    每次見到她,我都很難過,不知道要跟她說些什麼才好。她依然會擠出一絲絲的笑容來,卻看得出,非常牽強。 我也是與她說些無關緊要的話,問問孩子的學習,說說樓下花草的生長情況,避免談到她的病情。 不願意看到她傷感,其實,也不願意自己傷感。
  • 中日韓三國的厭世顏妹子,每位都是"喪甜"美女啊~
    今年以來,"喪"文化大行其道,人們紛紛在各種"喪"中看到自己。
  • 父母愛情:老江至死不知,安傑都露腚了,為何還要穿那件旗袍?
    父母愛情:老江至死不知,安傑都露腚了,為何還要穿那件旗袍?
  • 泰國傳奇太皇太后:先喪父後喪夫再喪子,95年人生是臣民的信仰
    她的人生大起大落,幼年喪父、中年喪夫、晚年喪子,但她的95歲的人生卻成為了民眾的信仰。詩納卡琳出生在1900年10月21日,父親是泰國暖武裡府的一個普通金匠。因為兄弟姐妹眾多,所以一直以來的生活都是缺衣少穿。然而生活的不幸還在繼續,在詩納卡琳九歲的那年父親過世了,生活的重擔一下子落到了母親的身上。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懂事的詩納卡琳在自己十三歲的時候來到了衛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