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每到這幾天,村裡人才開始忙碌著做好吃的。日子過得不錯的,一過了臘八就開始了。家大人多,手頭拮据的人家往往不早準備年貨,原因是狼多肉少,做下等不上過年就吃完了!我很小的時候,奶奶和媽媽總是遲遲不做年貨,等二十以後才開始張羅!
看吧,他們做年貨那天總是起的很早,一五明頭就起來燒上一爐碳火。媽媽和姑姑她們兩個人用小磨磨豆腐。奶奶趁著火著起來先壓粉,蒸饃饃。等把這些做好,豆腐差不多也磨下了。奶奶做的豆腐不錯,老嫩正好,吃起來很精道。當然每次磨好豆腐糊糊就由奶奶負責點漿水。
點漿水必須得掌握好火候,點出來的豆腐才可口。我最喜歡吃點完漿水快要出鍋的豆腐腦,裡面放點鹹鹽、素油、醋味道好極了。 等做好豆腐已經昏天黑地了,老媽把豆腐一半放入冷水桶浸泡。一半切成小條放入碗中,端到院子裡讓凍著。
一切收拾停當,還要然對爐火和做豆腐困下的漿水給我們拆洗棉襖、棉褲。老媽總是連夜拆了,洗乾淨放在火熱的鍋頭幹著。乾衣服的時間她打個盹,等衣服都幹了,就起來忙著坐在昏暗的煤油燈旁給趕著我們把棉衣服縫好,讓我們上學走穿上。 我們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過年的吃的,大部分都是買回來熟的,衣服都是成品,看對了買回來就能穿。可我們總感覺缺少一種氛圍,就連小孩也對過年沒有我們那時痴迷,每天搬著手指頭數日子那種興致。
年
作者/ 信天遊 河曲文友 原創
紅燈籠掛在大門前
照著紅對聯紅窗花
擋著月兒的眼
害怕看見奶奶露出的三寸金蓮
紅鞭炮綴在小孩的雙肩
噼裡啪啦炸開了笑臉
紅旺火溫暖人間
陪著爺爺一起憶苦思甜
那滾滾的濃煙
嗆走了怪獸——年
紅燒肉一大碗
成了過年餐桌上的風景線
紅葡萄酒入口
香甜醉了老人,醉了小孩
也醉了紅紅的日子,紅紅的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