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報》稱,從相關渠道獲得的消息顯示,21日晚,德國西南地區聯賽代表、FSV法蘭克福俱樂部和中國代表團負責人進行了30分鐘的電話會議,德方負責人宣稱,25日的比賽中,FSV法蘭克福的球迷以及「藏獨」分子共70人將在球場掛出「支持言論自由」的橫幅以及「藏獨」旗。中國U20選拔隊負責人表示,如果出現此類情況,將取消比賽。報導還稱,中國隊將在22日與德國足協舉行「危機會議」,然後決定是否參加周六的比賽。
此前以「球場有言論自由」回應這一事件的德國足協副主席齊默曼對《圖片報》表示,「我不參與猜測。」《明鏡》周刊21日稱,德國足協主席格林德爾首次就這一事件表態,稱中國人「必須接受民主的抗議」。《圖片報》稱:「有一點很清楚:德國足協不會阻止球場言論自由。而且,如果中國球迷像第一場比賽中那樣搶奪橫幅和旗子,那麼法蘭克福人不會迴避報警。」
「U20項目」也被德國媒體當作「政治事件」大炒特炒,不少主流媒體還發表評論。《環球時報》記者發現,這些報導和評論幾乎都在指責中國「不尊重德國的言論自由」,卻沒有一家媒體指出問題的本質,即球場不應有政治性標語,以及支持「藏獨」本身的錯誤性。
法蘭克福所在的黑森州媒體用詞更是充滿惡意。《法蘭克福評論報》以「踢球的中國斯塔西(前東德情報機構)」為題稱,這些來德國踢球的中國年輕人和現場憤怒的所謂中國觀眾,「也許比外人更加接近北京當局」,暗指觀賽的中國球迷和中國安全機構有關聯。《法蘭克福匯報》叫囂「中國人不值得尊重」,《中黑森州報》甚至稱,「給中國人一張紅牌」,要讓中國球員離開德國球場。《南德意志報》則稱,許多德國球迷反對地區聯賽中引入中國青年隊、增加收入的做法,所以他們打出「藏獨」旗,不一定是支持「藏獨」,而是對德國足協表達抗議。
「中國的抨擊讓德國足協走投無路」,《斯圖加特報》22日指出,中國官方作出了明確表態,要求看臺上不再出現「藏獨」旗幟。從北京的視角來看,中國球員受到了挑釁。但是在德國,「藏獨」旗沒有被禁止。「如今,每一個人都知道,只需要稍稍添一把火就能把事情搞大。東方客人的德國足球之旅,可能會突然終結。」
少有媒體點出這一問題的癥結所在。「惱怒與雙重標準」,奧地利《維也納日報》21日以此為題發表評論指出,德國各界對中國青年隊退場抗議一事的反應,有搞雙重標準之嫌。「一方面,人們總是強調,體育與政治無關;而另一方面,早在德中雙方就中國青年隊參加地區聯賽一事籤署協議時,德國社會就有人發出質疑,有的針對體育商業化,有的針對中國。」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德問題專家22日告訴《環球時報》,德國球隊方面宣稱將有70人攜帶「藏獨」旗入場,如此規模的團隊很可能得到了當地官方的默許。這一事件的核心問題是「體育不能摻雜政治」,這是西方也承認的體育規矩,但德國方面卻屢屢拿「言論自由」搪塞,這等於是在羞辱遠道而來的中國客人。中國重視體育交流,但交流中必須要有自信、有自尊、有志氣。
分析人士表示,不能忽視的另一點是,黑森州一直與「藏獨」分子有著密切聯繫。前黑森州州長科赫曾多次在家門口接見「老朋友」達賴。達賴每次訪問德國,多數會以黑森州為駐地開展活動。法蘭克福市的「西藏之家」,表面上是國際性文化機構,其實就是「藏獨」分子活動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