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賢人還有人記得這是什麼嗎?
對許多進賢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那是記憶裡童年的味道。對於許多人來說,麥芽糖和兒時的跳皮筋、踢沙包等小遊戲一樣,能喚起好幾代人的共鳴
「叮叮殼,叮叮殼,破銅爛鐵換糖咯」
小時候,總有換糖的大叔,肩挑一個擔子,一頭放著做好的整塊的麥芽糖,另一頭放著破銅爛鐵,塑料,薄膜,啊什麼的,手裡拿著一個小鐵錘和一個小鐵刀,走街串戶吆喝著……
兒時的回憶,」叮叮殼」這叫賣聲是兒時的甜美記憶。如今,這種傳統懷舊小食的製作工藝已漸漸失傳,記憶中的吆喝聲已成追憶。
每到秋收過後,(秋天過後糖就不會融化)他們就會來到農村,走街串戶的叫賣,可以用錢買,也可以用東西換。
小時候每聽到這種叫賣聲,都會到處找些廢舊的東西(平時留下的雞鴨毛,甲魚殼,雞內金)換上一兩塊糖,美美地享受一番。剛吃的時候硬硬的,放嘴裡暖一會就變得軟軟的,非常有嚼勁,甜甜的很好吃,還非常粘牙,我小時候都叫它粘牙糖。
記得聽家裡人說,這些都是他們自己做的,具體怎麼做的那時候怎麼都想不通,只知道是拿稻穀小麥什麼的做的,現在才知道,小小的一塊麥芽糖是多麼的不容易。
麥芽糖是用糯米、小麥、通過烝煮,內去渣把糖份留下,再在鍋裡用小火熬製,一邊熬,一邊要用專做的木鏟攪拌,直到糖能在鏟上掛起絲絲如白色的漂帶。然後,再讓其冷卻到一定溫度,再把糖一頭掛在一端木上,另一頭也掛在木棒上,用手抱著來來回回的扯,不知要多少回,待糖由黑轉白,且脆時才算把糖熬成了。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是還是非常懷念兒時的小吃,懷念那些走街串戶換糖的叫賣聲……
如今的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拿破銅爛鐵換麥芽糖的日子?歡迎留言一起回憶童年的快樂。
「媽媽的麥芽糖」即將出品~~
敬請轉發與支持!感恩.
了解更多麥芽糖的故事請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