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忠告拜登:為了保護美國人,拋棄對中國弄巧成拙的做法吧

2021-02-15 環球時報

隨著新冠疫苗分發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有理由期待美國或許總算走上了回歸正常生活的漫長之路。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這樣的未來什麼時候到來都算不上快。

拜登總統將不得不推翻他的前任在美中關係上目光短淺並弄巧成拙的做法。

簡言之,這個世界需要一個熱心於讓全球更加充分地做好準備,以應對未來公共衛生挑戰的中國。因為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在國際組織中擁有重要影響力的外交強國。

如果沒有美中的合作,預先阻止另一場衛生災難的行動在最好的情況下也是不夠充分的。而在最壞的情況下,這將是毫無意義的努力。

令人遺憾的是,有些美國人從經歷的這場新冠疫情中吸取了錯誤的教訓。對美國前總統川普來說,中國之所以有用,只是因為它成了替罪羊,可以轉移人們對他應對疫情失敗的注意力。

川普政府中的貿易鷹派認為,他們的保護主義政策將使美國在發生另一場危機時更能準備好保衛自己。拜登拒絕接受這種美中關係看法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美國領導人的任務是保護美國人民。當然,這意味著保護這個國家免遭敵對大國攻擊,但這也意味著與外國合作,無論在哪裡都能找到解決國際不安全問題的共同辦法。

所有這一切都不會削弱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巨大的影響力對於實施有效的規則、制度和協議從而使世界在未來更加安全至關重要。從這個角度來看,真正的「中國威脅」不是北京可能過多參與全球治理,而是北京可能沒有充分參與。

在新冠疫情結束後,拜登將不得不採取前總統歐巴馬在環境安全問題上的做法,即讓中國加入一個國際聯盟,以使世界成為一個更安全、更健康的地方。

為了確保世界各國政府能夠採取急需的聯合行動,拜登將別無選擇,只能無視刺耳的反華聲音,採取措施修補與北京的關係。否則,等待我們的將是一場真正的災難。

相關焦點

  • 多家美媒:拜登宣布美國國防部成立新「中國工作組」,還是為了這個
    綜合路透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媒體報導,拜登在訪問五角大樓時表示,美國國防部成立了一個新的中國工作組,由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牽頭成立,以應對所謂「中國挑戰」。據報導,拜登當地時間周三與副總統哈裡斯一同訪問了美國國防部。路透社稱,拜登當天表示,五角大樓將重新審視其對華戰略。
  • 讓美國再次偉大?拜登上任後連出大招:男女同廁,主張大麻合法化
    讓美國再次偉大,拜登大力加強社會發展美國自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各種矛盾就不斷湧現,黑人印第安人種族問題更是引發了一系列暴力衝突。美國民眾希望拜登上臺後能夠實現競選時許下的承諾,拜登在就職後也不負眾望的推出了一系列大招,下面就來具體分析一下。拜登政府計劃加大對高收入群體和跨國公司加徵稅收,這不僅有利於緩解美國國內巨大的貧富差距,還能從一定程度限制外國公司在美國發展,從而保護促進美國本土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 拜登作出罕見表態,「中國統一」論引爆美國輿論
    據參考消息網2月19日報導,當地時間2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參加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知名主播安德森·庫珀主持的「市政廳」節目。在就任美國總統即將滿一個月之際,拜登就應對疫情、振興經濟、槍枝問題、移民政策改革和應對中國崛起等一系列熱點問題發表了看法。
  • 沈丁立:拜登也想做到阻止中國崛起,但……
    原因在於,民族復興是中國的戰略目標,而美國是一個「山巔國」,即絕不允許別的國家超過自己,這是美國建國時對自己的定位。沈丁立沈丁立表示,從數據來看,拜登擔任美國副總統時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才4萬多億美元,現在已達到14.4萬億美元,12年間中國完全不一樣了。今年中國GDP可能會追到美國的75%。
  • 參議員盧比奧:拜登的極左政策對美國不利
    (Marco Rubio)1月22日(周五)表示,雖然拜登說話時用的是中間派的言辭,但是出臺的卻是極左派的政策,這些政策對美國和美國民眾都不利。美國參議員魯比奧(圖:AP/美聯社)盧比奧周五在他的推特上張貼了一個視頻,指稱雖然拜登口口聲聲要團結美國左右兩翼,貌似一位中間派人士,但是他出臺都是極左派的政策。
  • 要求中國必須放人?拒不釋放孟晚舟後,美國加拿大又聯合施壓
    中國和加拿大的關係近2年越變越僵,孟晚舟一案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加拿大特魯多政府為了迎合美國,就逮捕孟晚舟女士,是對中國公民的侵犯行為。而特魯多政府不僅不反思自己的錯誤,反而要求中國必須放人,這裡所說的放人,指的是在中國被逮捕的加拿大公民麥可和康明凱,但這和孟晚舟一案的性質完全不同。近日,美國又添油加醋,打算和加拿大聯合施壓中國。
  • 美國1000萬+了,拜登:懇求你們戴上口罩吧,這不是「政治聲明」!
    拜登:懇求你們戴上口罩吧,這不是「政治聲明」!
  • 美國號召拋棄中國製造,被打臉,連美國人都不理睬,日本評價亮眼
    一直以來關於中國製造的話題屢見不鮮,但圍繞中國製造也有不少有趣的事發生,近日,隨著一個預估數據的出爐,網友們都在找美國人離不開中國商品的原因
  • 拜登兒子遭黑客爆黑料,如果被證實將影響拜登陣營美國大選
    據《紐約郵報》10月14日爆料,一篇《證據確鑿的電郵揭露亨特.拜登如何引薦烏克蘭商人給擔任副總統的父親》的報導中指出,2019年4月有人在拜登老家德拉瓦州,把手提電腦送到一間電腦維修店後沒取回,店主無法確認送修者是否拜登兒子亨特(Hunter Biden)本人,但電腦貼了一張「博.拜登基金會」(Beau Biden Foundation)的貼紙,博是拜登的長子,他於2015年病逝。
  • 美國誇下海口,要對中國實行這樣的打擊!
    路透社以此為題的最新報導說,美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舒默當地時間23日聲稱,他已指示議員們制定一系列措施對抗中國崛起,並利用國會兩黨對華強硬態度來強化美國科技行業、打擊其認為的不公平做法。「今天,在我們的核心會議上,我指示相關委員會的主席和成員開始起草一套立法方案,以在競爭中擊敗中國,並為美國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舒默說。聽完這部分,是不是覺得匪夷所思?究竟是誰給美國這樣的自信?原來在老美眼裡,「中國發展科技」就是一種不公平的做法?
  • 劉瀾昌:「羅斯福」匆匆離去,日本也捏拜登軟肋要求少交保護費
    筆者之前說過,在南海的中國周邊地區,也不知到底誰怕誰?是東風小哥怕羅斯福,還是羅斯福怕東風小哥?美軍其實知道,這不過是刷存在感,粵語叫,輸人不輸陣。筆者關心的是,羅斯福號打擊群這一趟行程的費用,由誰掏呢?是美國納稅人掏,還是日本政府掏。因為,羅斯福號率領的打擊群進入南海前還和日本海上自衛隊聯合軍演。
  • 拜登:不會公開的反對中方在香港問題上的做法、在新疆問題上的立場,以及在臺灣問題上通過強硬手段維護「一中政策」
    拜登談及「中國統一」,這些人都坐不住了 | 銳參考光明網 拜登就職近一個月以來,其每一次的涉華表態都會引發輿論關注,
  • 拜登針對中國的第1招!
    上任伊始,這麼好的機會,拜登自然不會放過。直接宣布:「美國回來了(America is back)。」說實話,他這句話說得頻率太高了,已經沒什麼新鮮感。這裡需要特別提一下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他對拜登表現出熱情洋溢的歡迎(give Biden an ebullient welcome)。
  • 對川普秋後算帳,自己卻遭遇步步殺機,拜登或將成為美國罪人?
    據民主黨議員1月22日宣稱,眾議院將以"煽動叛亂"罪名彈劾美國前總統川普,並將起訴狀送至國會參議院。不過在對川普彈劾中,美國國內又出現一系列變故。據美國媒體稱,部分國會議員被人威脅,目前聯邦執法官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
  • 華盛頓傳出重磅消息,拜登稱不反對中國追求統一,島內輿論炸鍋
    據參考消息網2月19日報導,當地時間2月16日,拜登參加CNN知名主播安德森·庫珀主持的「市政廳」節目,就應對疫情、疫苗接種、振興經濟、槍枝問題、移民政策改革等一系列熱點問題與主持人暢聊。當兩人在談及中國時,拜登稱不反對中國追求統一,這一消息引發島內輿論炸鍋。
  • 拜登將如何對待中國?外媒這樣說——
    2月10日發表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裡奧斯一篇題為《拜登對華政策的第三條道路》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拜登將如何對待中國?拜登效仿川普做法的可能性已經被排除。回到歐巴馬時代的可能性也已被排除。總體跡象似乎很清楚:舊瓶裝新酒。但即使承認了這一點,中美關係框架的彈性依然是如此之大,以至於雙方可以讓共同利益成倍放大。
  • 拜登對華政策這幾句話,該怎麼理解?
    美國總統拜登4日在國務院首次就新政府的對外政策發表演講。他強調「美國回來了」,大篇幅描述了美國與盟國關係的重要性,並經常用「全世界」這個詞含混地代替盟友。他將中國稱為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延續了上屆政府對中國的基本態度,但也表達了美國在一些領域與中國合作的意願。
  • 拜登上臺,美國人恐慌性購槍
    據外媒報導,由於拜登曾表示上臺後將推行嚴格的槍枝管控政策,美國多地近日出現排隊搶購槍枝的情況
  • 美國改朝換代,川普理智告別不提拜登,壓軸關鍵詞是:中國
    但值得注意的是,川普的發言裡沒有絲毫拜登的蹤跡,反而是中國成為了他講話中的壓軸關鍵詞。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川普演講開篇,象徵性地為下一屆政府做了祈禱。不過川普根本沒有提拜登,而是以「新一屆政府」代替。正如他此前宣告的,他將不會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而是計劃直接回佛羅裡達州的老家。
  •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美國先 美國總統拜登:不,必須伊朗先
    美國總統拜登7日表示,美國不會為了與伊朗談判而先解除對伊制裁。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7日播出了拜登5日接受其採訪的視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