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臺,美國人恐慌性購槍

2021-02-15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據外媒報導,由於拜登曾表示上臺後將推行嚴格的槍枝管控政策,美國多地近日出現排隊搶購槍枝的情況。有人甚至凌晨就開始露營排隊,只為買到一把槍。

英媒1月21日報導稱,由於擔心拜登上臺後收緊槍枝管理,美國佛羅裡達州民眾日前排起長隊、扎堆買槍。

據美媒報導,佛羅裡達州德爾雷海灘的槍枝經銷商布蘭登稱,2020年是銷售業績創紀錄的一年。美媒分析稱,導致這一輪「購槍熱」的主要原因有疫情、經濟衰退以及總統競選導致的民意撕裂。

拜登曾誓言上任後將控制全美槍枝使用,並推行一系列槍枝改革措施,這也引發一些民眾擔心拜登上臺後會收緊槍枝管理,因此提前購買囤積。

在此前接受採訪時,拜登曾表示:「如果他們沒有槍,就會拿球棒或刀,但相比用槍,他們就沒法殺那麼多人。而如果你有多發子彈和可以裝多發子彈的彈夾,就可以『砰砰砰』連續射擊。」

拜登此前接受採訪

據俄媒報導,拜登把矛頭對準了美國最大的擁槍組織——全美步槍協會,並曾承諾一上臺將竭盡全力打敗該組織,實現美國左翼力量的控槍訴求。

另據法國媒體報導,1月20日,數千名擁槍枝持者在維吉尼亞州議會附近集會,抗議民主黨在州議會推動的槍枝管控法案。

擁槍枝持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對未來的四年感到擔心。

在美國,購買槍枝須通過美國聯邦調查局背景調查。據美聯邦調查局去年11月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月到10月,聯邦調查局累計受理大約1650萬份槍械及配件銷售或轉讓的背景審查申請,高於1998年有記錄以來任何一年審查量。

另據美媒報導,去年10月的槍枝銷售額為190萬,比上一年同期銷售額增長了65%。美國全國射擊運動基金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的購槍者中,大約40%的人是首次購槍。

而據美國「槍枝暴力檔案」網站截至去年12月30日的統計數據,2020年美國有超過4.3萬人死於槍枝暴力,這也是有完整記錄以來首次超過4萬人。其中,謀殺、意外以及防禦性使用槍枝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1.9萬,數據遠高於前一年的水平。2019年,美國死於槍枝暴力的人數超過3.9萬

相關焦點

  • 美槍枝銷售創紀錄,民眾凌晨2點排隊買槍丨外媒說
    對美國全國各地的槍械店來說,2020年是銷售狂飆的一年,尤其是賣給那些對新冠大流行和夏季抗議活動感到恐慌的首次買槍的人來說。2020年出售的槍枝比有紀錄以來任何一年都多。一年內三次恐慌性購槍高峰其中,非裔和女性購槍比例上升尤為明顯。隨後,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在6月引發大規模抗議活動,直接導致槍枝銷售在7月份達到頂峰。到了11月和12月的美國大選季,由於陣營對立和擔心新政府會出臺控槍政策,人們又開始購槍。
  • 民兵聯盟:不惜一切代價阻拜登上臺 16日是大限
    萬維讀者網(Creader.net)路緯綜合報導:美國民兵組織聯盟(Militia.Me)聲稱:如果在1月16日前,聯邦不能阻止拜登政府上臺,那麼他們將在這一天開始採取行動。 他們在其官網上發表了聲明,該聲明說:        該聯盟並不是一個俱樂部或任何團體,推翻政府也不是他們的目的;除了運營網站的費用,並不涉及任何金錢交易;該聯盟的存在是為了協調旨在保衛美國的愛國者們的行動。         美國現在受到了來自國內腐敗的民主黨人和國外共產主義勢力的雙重攻擊,國家正處在危難關頭。
  • 拜登上臺,會修復中美關係?
    在昨天朋友談到要警惕拜登的時候,政事堂認為,中美之間出現關係的本質,是老二發展速度過快,從安全到利益,引發了「全球一哥」美國的全方面不滿。就像當年趙匡胤說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而這些人目前都在跟拜登進行一場拼死的決戰,若是川普勝利,那麼他們不僅可以保住川普政府的職務。甚至若在競選的最後關頭立下單騎救主大功,被掃地出門後也會論功行賞重返白宮。
  • 拜登上臺,對這個國家可能不是好消息
    日本《朝日新聞》12月12日刊載題為《美國新政府上臺後半島形勢如何發展
  • 討好美國新政府?G7峰會刻意選拜登上臺後再開,受邀的還有印度
    今年的G7峰會已經由英國主辦,可以選擇拜登上臺後再開,這似乎是在討好美國新政府,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幾個常駐的G7國家外,受邀的還有印度、韓國以及澳大利亞。拓寬代表性?據了解,雖然拜登上臺後是打算推翻朗普此前的種種政策,但是很顯然,在 G7峰會召開的範圍和國家的選擇上,西方各國都保持了與川普一致的想法。
  • 拜登上臺,中美這項較量不會停
    全文摘編如下:    即便拜登很快上臺,川普的對華政策也會延續下去。儘管當前美國政壇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但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對中國投資以及中國科技巨頭的看法大體一致。國際投資者和美國企業應當記住,最近美方針對中國社交媒體應用軟體下達的高調禁令不僅會影響投資活動,還暴露了美國的網際網路安全和科技霸權戰略。
  • 終於正面交手了,拜登這次竟然撿到槍,川普大選亮起紅燈
    首場電視辯論正式開打,川普、拜登前戲十足當地時間9月29日晚9點,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場辯論賽正式開打。按照流程,本次辯論將會進行90分鐘,中間沒有任何商業廣告。接下來還會有第二場、第三場辯論,時間分別10月15日和10月22日舉行。
  • 美國這次獅子大開口,日本決定新老大拜登上臺再談
    日本政府為此決定在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上任繼續談判。據報導,川普曾談到美日聯盟他們認為這是單方面的聯盟。他採訪時表示,如果日本遭遇到戰爭,那我們就會被拖入到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要是我們國家遭受到攻擊的話,日方不會幫助到我們,他們甚至還會在索尼電視上觀看。因此打算將每年駐日美軍日軍所承擔的費用大幅度上調。
  • 果然被川普說中了,拜登突遭「當頭一棒」:上臺第一天要被彈劾
    然而,拜登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居然躺著也中槍。觀察者網消息,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就在美國眾議院通過二次彈劾川普的法案之後,川普的支持者、共和黨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看不下去,當眾表示1月21日拜登上任後,要提交對拜登的彈劾條款,罪名是「濫用職權危害美國國家利益。」
  • 死亡人數激增,非常時刻,拜登終於承認一個,美國人收到噩耗
    自新任美國總統拜登上臺的這段時間以來,外界對於其所作所為一直都保持著很高的關注度,不過拜登此前的一系列行動也的確獲得了很多美國民眾的支持,在其上任之後很快籤署行政令
  • 拜登說出重要消息,川普醜陋嘴臉被揭露,下屆總統人選定了!
    相信很多軍迷朋友們應該都清楚,最近一段時間裡,對於美國總統川普的質疑聲不斷,要求其下臺的呼聲也是愈演愈熱,對此下屆誰將成為最合適的總統人選,顯然已經成為美國全境乃至全球最受熱議的話題之一
  • 美國國防部將出動國民兵維護總統當選人拜登20日就職典禮安全
    美國國防部將出動國民兵維護總統當選人拜登20日就職典禮安全掃描二維碼 閱讀全文
  • 三星太子當庭被捕,文在寅趕在拜登上臺前48小時內,把三星辦成了「鐵案」,是真英雄,全球唯一逆行者
    隨著拜登的即將上臺,歐巴馬安全團隊幾乎捲土重來,正所謂打狗也要看主人,文在寅政府此舉,也讓一手制定亞太再平衡的「亞洲總督」坎貝爾面子不好看。因此,不出意外,一度有望開啟半島曙光的文在寅,不僅將前功盡棄,卸任後也將重蹈青瓦臺魔咒,步其兄長盧武鉉的後塵。
  • 0122 | 60秒了解美國每周大事:拜登就任總統,上臺即頒布與廢除多項命令
    拜登於本周三宣誓就任總統,並呼籲美國人「結束這場因政見分裂而引起的非內戰「(CNN, FOX, NBC, ABC, CBS, MSNBC, NYT, NPR, WaPo, BBC, PBS, WSJ, USA)少數黨領袖 Mitch McConnell 要求將對川普的彈劾推遲至2月初(CNN, CBS, NYT, WaPo
  • 妙無言|美國電影《生死阻擊》,仗槍走天涯
    今天推薦的這部電影相信很多人看過,馬克·沃爾伯主演的鮑勃是一位非常有血性的阻擊手,名義上為保護美帝總統,其實早已被人設計裝入套中,「被」定義為暗殺兇手,被警方一路追捕。鮑勃為了給自己洗白,吃盡了苦頭,還好手中有槍,他用槍討回了屬於自己的清白,用槍為骯髒的社會清理汙垢。有人愛槍,有人怕槍。角色不同,角度不同,對槍的認識也不一樣。
  • 拜登與川普,是「偽君子」與「真小人」之爭!(黑白先生)
    美國大選還真是刺激,最初川普連任基本穩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在哪兒都適用,紐約,加州投拜登的富人選票再多,也不如廣大人民群眾的多
  • 不忍直視,臺灣網民這就開始叫拜登「爺爺」了
    臺灣中時新聞網今日(7日)消息稱,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當地時間6日先後在關鍵搖擺州喬治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實現反超,原先高調「挺川」的網友眼看苗頭不對,迅速上演「神轉彎」,大讚拜登「真的蠻帥的」「感覺很慈祥,都忍不住想叫他拜登爺爺了」。
  • 對川普秋後算帳,自己卻遭遇步步殺機,拜登或將成為美國罪人?
    隨著拜登順利成為美國總統,美國國會對川普的第二波彈劾也提上議程。
  • 美國最血腥的一天?FBI上演最致命交火,一聲巨響多人同歸於盡
    這場FBI近年來最致命的交火發生在一個中產階級社區,雖然在抓捕之前FBI制定了周密的計劃,然而最終犯罪分子拉響手雷,一聲巨響後多人同歸於盡,對此,很多人質疑如此血腥場面剛上臺的拜登將如何處理?畢竟這牽扯到美國深層的利益。在事件發生之後,美國聯邦調查局公布了事情的詳細經過,當時一隊探員正準備對社區的一棟住宅進行搜查,但是遭到嫌疑人持槍頑強抵抗。
  • 美國國防部長下令:川普政府停止與拜登交接
    目前,美國大選結果已經確定,拜登在選舉團贏得306票,這意味著他將成為美國未來的總統。此前,隨著聯邦總部管理局對拜登當選的認可,美國政府各部門開始將政府的部分行政權力移交給拜登及其過渡團隊。然而,在美國權力交接時,美國國防部突然宣布暫時停止向拜登移交權力,這引起美國國內輿論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