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昨天的文章,從我跟朋友的聊天內容中選取一部分美國大選的內容。
在昨天朋友談到要警惕拜登的時候,政事堂認為,中美之間出現關係的本質,是老二發展速度過快,從安全到利益,引發了「全球一哥」美國的全方面不滿。
就像當年趙匡胤說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從歷史的進程角度,這種不滿既是必然發生,而且隨著國力距離的拉近只會愈演愈烈;但同時,從個人的奮鬥角度,在這個漫長的追趕期內,在一段時間內兩者矛盾又並非不可調和。
這裡呢,政事堂用三國時期的渭南之戰舉例了個例子。
當時曹操以討伐張魯為名義,匯聚大軍於關中,希望引誘關中軍閥出兵將其一舉殲滅。當馬超韓遂等關中軍閥集結於關中之際,有謀士建議曹操趁對方主力尚未集結之時各個擊破。
但是曹操否決了這個建議,他認為,關中軍閥匯聚於此,之後正可以一舉而殲滅,徹底解決關中的匪患。最終,曹操兵行險招,一戰底定關中,徹底解決了自漢末以來的關中割據局勢。
回顧歷史,我們現在也面臨一個相似的局面,美國所有的對華「極端頑固派」均處於一個狀態,要麼像蓬佩奧那樣匯聚於川普的政府內部,要不就是像班農和博爾頓那樣剛從川普政府裡面出來。
而這些人目前都在跟拜登進行一場拼死的決戰,若是川普勝利,那麼他們不僅可以保住川普政府的職務。甚至若在競選的最後關頭立下單騎救主大功,被掃地出門後也會論功行賞重返白宮。
反之,若是拜登獲勝,那麼必然會跟川普四年前對歐巴馬政府內的高級公務員進行清洗那樣,所有班農、博爾頓、蓬佩奧等人安插進川普政府內的高級公務員們,也會面臨全盤的清洗。
甚至不少川普提拔起來的共和黨眾議員,也會在兩年後的中期選舉失勢出局。
也就是說,那些「無論如何都要死磕中國」的人,就像渭南之戰的關中軍閥,將會被一鍋端,遠離華盛頓的決策中心。
而就像川普上臺後全面推翻歐巴馬政策那樣,拜登如果上臺,也會全面肅清川普政府的政策。
因此,雖然無論是哪位總統上位,美國對華的強硬只會越來越硬。但是,假設川普輸給了拜登,我們的對手,也就從一群意志堅定的「馬奎」、「李崖」,變成了顧慮周全「吳敬中」。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民主黨能調集的資源更多更強大,圍剿也變得更全面,讓我們變得更加艱難,但是我們也同樣增加了大量的彈性空間。
甚至白宮的內部,也會湧現越來越多的「謝若林」,讓我們存在很多領域多了可以交易的可能,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
而且,還有一個時間點會很巧合。
如果拜登上臺,就像昨天說的,川普是全球公務員的敵人,美國政府的前兩年要全面調整川普政府的戰略。而同時,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衝擊,也會在這兩年開始大幅顯露,將迫使美國政府不得不考慮緩和與我們的關係。
因此,政事堂認為,如果拜登上臺,僅以四年為計,中美關係大概率不會惡化,反而會出現緩和。
但是,這也會使最近幾年一度回暖的周邊小夥伴關係全面惡化,像當年的南海仲裁、釣魚島衝突、布置薩德那樣,火藥桶會一個接一個的被引爆。
因此,明白了川普和拜登的上臺,對我們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誰贏誰輸,也就無所謂了。
此刻,專心做好國內的事情,花大力氣幫助困難群眾擺脫貧困,根除川普式民粹力量崛起的土壤,才有機會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