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迎來轉機?90歲教授給美指出明路,同一時刻,中方專家也發聲

2021-02-15 陽光寬頻

前言:現如今正值美國換屆關鍵之際,在拜登政府上臺之後,中美關係是否會有所變化目前也是猜測眾多。現如今拜登還沒有上臺,而一位90歲高齡美國教授已經給拜登指了一條明路。

據環球網報導,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正式開幕,本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討論如何加強國際合作,參加本次研討會,專家一共有32名來自12個國家。

90歲美國專家指明路

據報導,在第1場研討會上,討論內容主要是亞太地區安全局勢。一位來自美國哈佛大學榮傅高義則表示,現如今中美兩國關係走到了低谷,這對於兩個國家來講,有弊無利。傅高義認為,現在美國政界有一些官員十分反感中國,尤其是在內政等問題上不斷發生破壞中美關係,而拜登政府上臺後,中美關係有可能會迎來一個轉機。

其認為美國需要在高層專業人士及工作層三個層次上努力,讓中美兩國高層見面,專業人士在專業問題上進行溝通,而工作層則需要在細節方面再進行交流,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在節能減排等方面作出貢獻,以一種公平態度來看待中國。

中國專家表態

在美國專家表態之後,我國南京大學中南海研究協同創新執行主任朱鋒也作出表態,朱峰認為不管中美兩國競爭到哪個程度,雙方都會建立談話溝通機制,以此來管控危機,這也是中美關係必不可少成分。

朱鋒直接指出一旦中美兩國發生實際性衝突並且激化,將會給十幾度和平穩定帶來災難性結果。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而美國又是最發達國家,同時又都是人口大國,一旦發生衝突,那將會是另一場世界大戰,將給人類帶來毀滅性影響。

中美兩國走向

至於中美兩國未來會如何發展,現在普遍還是認為會在對抗中保留合作。先前拜登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中國是最大競爭對手,可見拜登很有可能在上臺之後依舊會對華強硬,而且對華強硬目前已經是美國政界普遍共識,這種思想大致不變。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在拜登上臺之後,很有可能會著手改善與美國盟友關係,抗擊國內疫情,中美關係有可能會有所緩和,但是從長遠來看,只要中國還在高速發展,美國必然會繼續打壓中國,但就算如此,中國也絕對不會停下前進步伐。

相關焦點

  • 中美共同的敵人是誰?川普該醒醒了,崔天凱直接給美指出明路
    美方的所作所為,使如今的中美關係正面臨著1979年建交以來最嚴重的困難。針對美國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中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守自身原則立場,致力於克服困難、面向未來,構建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 【世傅】傅高義逝世,享年90歲.哀悼銘記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在21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據報導,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去世,享年90歲。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汪文斌(資料圖)對此,發言人汪文斌回應道,傅高義教授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方對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於他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
  • 華春瑩亮明立場,聯合國嚴正發聲
    自從川普政府上臺以來,中美關係就開始朝著負面交流的方向發展。由於川普政府處處甩鍋抹黑中國,以至於國際社會或已經將"中美對抗"看作是美國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式。然而,隨著美國大選的到來,中美之間似乎出現了轉變的跡象。拜登對華態度轉變,聲稱要對抗俄羅斯川普政府處處製造中美摩擦,中美之間交流已經處於冰點。
  • 轉機需要籤證嗎?中美往返各地轉機籤證大起底
    加拿大允許往返中美的旅客有條件免籤轉機,推出了China Transit Program (CTP) 。CTP轉機免籤政策只看入境加拿大的航班,不看離開加拿大的航班。一般來說,加拿大轉機前往美國的乘客都是在加拿大提前入境美國CBP邊檢,這樣到了美國就算國內航班了。行李並不需要提取,不過過美國CBP的時候,照片上會出現你的行李,如果CBP官員看你不順眼,可以要求把你的行李打開。如果一切順利,你的行李會直掛美國目的地。先說幾個CTP大前提1. 轉機限定在溫哥華機場YVR和多倫多機場YYZ T12. 轉機必須當天完成。
  • 轉機需要籤證嗎?中美各地轉機籤證盤點
    加拿大允許往返中美的旅客有條件免籤轉機,推出了China Transit Program (CTP) 。CTP轉機免籤政策只看入境加拿大的航班,不看離開加拿大的航班。一般來說,加拿大轉機前往美國的乘客都是在加拿大提前入境美國CBP邊檢,這樣到了美國就算國內航班了。行李並不需要提取,不過過美國CBP的時候,照片上會出現你的行李,如果CBP官員看你不順眼,可以要求把你的行李打開。如果一切順利,你的行李會直掛美國目的地。先說幾個CTP大前提轉機限定在溫哥華機場YVR和多倫多機場YYZ T12. 轉機必須當天完成。
  • 衝突升級,印巴邊境大規模炮戰致傷亡慘重,關鍵時刻,中方發聲了
    巴基斯坦《黎明報》指出,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在記者會上提到了兩個印度情報機構,印度調查分析局(RAW)和印度國防情報局(DIA),稱二者出資、培訓和窩藏恐怖分子,並詳細說明了他們與巴境內多個恐怖組織聯繫、提供彈藥、策劃襲擊事件的內容。庫雷希表示,中巴經濟走廊的提出與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恐怖襲擊增加之間有明顯的關聯。
  • 金燦榮、張維為、陳平,專滅美國威風的專家
    「東風吹,戰鼓擂,世界上究竟神怕誰」,金燦榮、張維為、陳平三大護國法師,專門弘揚正能量的揚我國威滅美國威風的網紅學者批美專家金燦榮,專門研究國際政治的教授,中美問題專家,研究美國30多年,他經常和張局座一起出現在節目中,所以被網友們戲稱為戰略忽悠局政委。金政委幽默風趣,縱橫天下,一個人的單口相聲。金燦榮認為美國已經進入更年期了,同時認為美國自身問題很大搞不好把自己玩殘了。
  • 慘烈災難在美國上演,英媒指出明路:這次靠中國,還有希望
    美國災難重重美國的加州是今年火災的重點受災對象,損失非常的慘重。美國「打壓」中國 給自己埋下隱患面對美國的困境,英國媒體卻給其指出了一條明路。根據英國媒體報導,早在去年十月,美國就以安全問題對中國的無人機下達了禁令。實際上,在火災的防治工作中,無人機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
  • 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怎麼走?白巖松專訪駐美大使崔天凱
    拜登上任後中美關係能恢復正常嗎?中美貿易戰還會繼續嗎?昨晚(26日),《白·問》第一期對話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共話中美關係走向。白宮發言人稱拜登將用「耐心」面對中國,如何看?對此,崔天凱表示,有耐心當然是好事,希望美方能好好回顧、反思最近這些年的對華政策,找到問題癥結所在,確實採取一個積極的、建設性的、向前看的、符合當今世界實際的對華政策。
  • 頭條 英媒再炒作「中美開戰」 妄稱「猶如農夫對神兵」
    但是中美一旦開戰將是全球「空前的災難」。BBC中文網2月7日援引路透社報導說,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東京提出「南中國海問題首先要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後,中方立即表示歡迎,算是對近期外界對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可能動用軍事手段言論的一個最新解釋。
  • 美國又「惡人先告狀」,抹黑詆毀中方正當反制措施,遭強烈回擊
    對此,中方發出嚴正警告,並根據形勢發展作出了必要反應,採取了相應正當、合理的對等措施。然而,近日美國又再次「惡人先告狀」,抹黑詆毀中方的正當反制措施,結果不出所料的遭到強烈回擊。據海外網10月7日報導,當天,針對美駐港總領館顛倒是非、倒打一耙,惡意詆毀中方對包括美駐港總領館在內的美駐華使領館採取的正當、合理反制措施。
  • 美防長將再就南海發聲:美不希望中國填海造島
    美國《外交政策》9日這樣報導範長龍訪美的消息。美國廣播公司稱,範長龍率領的高級軍事代表團行程包括訪問美軍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的海軍基地,參觀「裡根」號核動力航母,考察位於德克薩斯州的胡德堡基地。五角大樓稱,範長龍是美國國防部長卡特的「來訪嘉賓」,將於周四在五角大樓與卡特舉行會晤。周五,他有望與美國陸軍參謀長奧迪爾諾籤署美中陸軍對話機制。
  • 參考快評 | 「驅逐」中國記者,美國要將中美關係引向何方?
    對此,華春瑩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此舉是對中國媒體記者實行「實際上的驅逐」,毫無依據和道理,是美方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的政治打壓。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予以強烈遣責。毋庸諱言,近年來中美關係的發展遭遇了極大困難。來自美方的挑釁不勝枚舉。如近兩年,美國軍艦在中國南海實施所謂「自由航行」行動的頻次明顯增加,並多次穿越臺灣海峽,對中國軍事挑釁的意味濃厚。
  • 中美將在五年內開戰?四成美國人態度悲觀,美專家:信號很危險
    就在最近,英國的一家網站對全世界多個國家進行了民意調查,發現多個國家的大部分民眾都認為「中美五年內將發生戰爭」,甚至連近四成的美國人都支持這一觀點,可見現在中美關係緊張的程度。據環球網援引英國YouGov網站2月1日報導,近日,該網站公開了「YouGov-Cambridge Globalism」項目調查報告,證實多個國家的民眾都認為「近期中美兩國將發生戰爭」。
  • 中美貿易戰不打了,臺韓半導體成最大祭品
    3月24日上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財辦主任、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姆努欽向中方通報了美方公布301調查報告最新情況。劉鶴表示,美方近日公布301調查報告,違背國際貿易規則,不利於中方利益,不利於美方利益,不利於全球利益。
  • 美眾院欲在胡錦濤訪美時辦聽證會 討論中國電信
    早報訊 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下周訪美之前,華盛頓出現了兩種氣氛。  一方面,華盛頓政界已進入了「北京時間」。歐巴馬的三位閣員將分別進行政策說明,為華盛頓的立場定調。財政部長蓋特納12日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演說,稱中國為美國和世界提供巨大經濟機會,中美經濟關係使兩國互利,但催促中國不要再過度依靠出口,同時在人民幣升值方便做得更多更快,否則會面臨通脹壓力。商務部長駱家輝13日將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演講,點評中美貿易、美國在華投資、智慧財產權合作等。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14日將在國務院發表重要演說,預料將對中美外交及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加強合作,進行走勢剖析。
  • 天津大學教授被美裁定經濟間諜罪!
    彭博社最新報導,天津大學教授張浩案迎來最新進展,張浩被美國加州聖何塞法院裁定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徒刑,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宣判。
  • 大國外交:中美建交的故事
    卡特鄧小平鄧小平復出後,美國國務卿萬斯來到北京與鄧小平商討中美建交的具體事項。當萬斯提出《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將逐漸消失而不是廢除時,鄧小平打斷了他的話:如果要解決,乾乾脆脆就是三條,斷交、撤軍、廢約(同臺灣斷交、從臺灣撤出軍隊和設施、廢除美蔣條約)。萬斯碰了釘子後返回美國,卡特又派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秘密訪問中國進行談判。
  • 二問中美經貿關係:中美貿易,互補性還是競爭性?
    在中美經貿問題上,中方立場已經講得很清楚。我們不想打,但不怕打貿易戰。這次中美經貿衝突,是美方一手挑起,本質上是美單邊主義對全球多邊主義,美保護主義對全球自由貿易的挑釁。中方將繼續擴大改革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事實上,中美已經成為各自最重要的貿易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