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下周訪美之前,華盛頓出現了兩種氣氛。
一方面,華盛頓政界已進入了「北京時間」。歐巴馬的三位閣員將分別進行政策說明,為華盛頓的立場定調。財政部長蓋特納12日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演說,稱中國為美國和世界提供巨大經濟機會,中美經濟關係使兩國互利,但催促中國不要再過度依靠出口,同時在人民幣升值方便做得更多更快,否則會面臨通脹壓力。商務部長駱家輝13日將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演講,點評中美貿易、美國在華投資、智慧財產權合作等。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14日將在國務院發表重要演說,預料將對中美外交及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加強合作,進行走勢剖析。
不過,部分一直對華戴「有色眼鏡」的政客也在活動。周二,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聲稱,中國在電信方面的實力日益增強會對美國構成威脅。該委員會由美國國會成立,通常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委員會的報告說,中國在這方面更強大的潛在角色已經引發了擔憂,中國電信公司的製造和投資活動可能會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相應的影響。此外,至少還有一個美國眾議院小組──外交事務委員會正在考慮於胡錦濤訪美期間就中國的人權、經濟和外匯政策舉行聽證會。
但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昨天表示,中美之間的一些摩擦很正常。他在一場吹風會上表示,胡錦濤將與歐巴馬總統、其他美國官員以及國會議員舉行會談,並發表演講。
崔天凱還對中國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券的安全表示關注。他說,如果美方能就中國在美資產的安全問題做出積極表態,中方將表示歡迎。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談及稀土問題,崔天凱認為,稀土不是中美間的問題,也不應成為中美間的問題。中國的稀土儲量佔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但負擔了全球使用量的90%以上,故中方呼籲公平的責任分擔。
《華爾街日報》還披露,美國眼下正利用出口融資挑戰中國在白宮的參與下,美國進出口銀行首次同意按照與中國相當的融資條件,讓巴基斯坦政府購買通用電氣的150臺機車,這一交易預計將會為美國提供約700個就業崗位。該報指出,此舉是胡錦濤下周訪問華盛頓之際,歐巴馬政府對中國發起的多個挑戰之一。美國財政部、國務院、商務部和白宮的官員都參與了交易過程。
崔天凱還說,在朝核問題上,中美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相同目標,並敦促儘快恢復六方會談。預計伊朗問題也將是雙方會談內容之一。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副秘書巴蓋裡昨天在北京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及部長助理吳海龍會晤。中國尚未說明是否會接受伊方發出的核設施參觀邀請,僅僅表示收到邀請。
(責任編輯:項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