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組織召開這次公開聽證,真心實意為孩子著想,為我們這個家考慮。孩子以後要走的路還那麼長,如果背上這樣一個汙點,真不敢想對他的未來會有多大的影響。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就是想說聲謝謝,真的很感謝!」1月26日上午,在河南省新安縣檢察院召開的一場聽證會上,犯罪嫌疑人白某的母親哽咽著對檢察官說。
一場普通的擬作不起訴處理聽證會,事關兩個在校學生今後的人生路。2020年10月,新安縣公安局接到上級交辦的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線索,發現犯罪嫌疑人於某、白某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決定立案偵查。
公安機關查明,白某將自己和同學於某的共6套銀行卡出售給其同鄉(另案處理),兩人分別獲利1790元和810元,其中於某名下的涉案銀行卡流水高達600餘萬元。2021年1月,公安機關將該案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閱卷後,承辦檢察官趙新安陷入沉思:兩個犯罪嫌疑人都已滿18周歲,按程序走下去,案件辦理不會有問題;但對兩個涉世未深的在校學生來說,一旦被貼上犯罪的標籤,恐怕會成為他們人生永遠難以抹去的汙點,對其今後進入社會生活和個人發展必然產生不利影響。
「我非常後悔,因為貪圖那點錢就輕信別人賣銀行卡,給社會和他人造成了危害。現在我真的很想得到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接受訊問時,於某聽檢察官詳細解釋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當場表示自願認罪認罰。
立足長遠,對他們必須教育挽救。趙新安立即啟動社會調查程序。經調查:白某現為新安某高中學生,於某為河南一所學院大一學生,學校老師和同學一致認為兩人在校表現良好。根據社會調查結果和訊問時兩人的態度,1月26日,該院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律師三名聽證員召開了擬作不起訴處理聽證會。
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向聽證員詳細介紹了案情,解釋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構成,以及最高法、最高檢和公安部關於辦理該類案件的刑事政策。犯罪嫌疑人白某、於某都對自己不懂法,沒有考慮後果,對自己的行為給社會、他人造成的危害深表後悔和自責,並表示將以此為戒,今後一定學法守法,做一個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
「兩名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前科,且認罪態度良好,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犯罪行為和後果,我們三人一致同意對其作不起訴處理意見。希望檢察機關加強對初中、高中學生關於網絡犯罪方面的普法宣傳教育。」聽證員代表、河南長顧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小穗說。
1月29日,新安縣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向白某、於某宣告不起訴決定,並當場對二人進行了法治教育和訓誡,告誡他們切莫貪圖蠅頭小利,要做遵紀守法的人。下一步,該院檢察官將和學校一起對白某、於某開展跟蹤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