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臺,中美這項較量不會停

2021-02-15 參考消息

英國控制風險集團分析師娜塔莎·穆爾 布賴恩·米奇12月15日在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刊文稱,中美科技競賽將會持續。全文摘編如下:

    

即便拜登很快上臺,川普的對華政策也會延續下去。

儘管當前美國政壇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但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對中國投資以及中國科技巨頭的看法大體一致。國際投資者和美國企業應當記住,最近美方針對中國社交媒體應用軟體下達的高調禁令不僅會影響投資活動,還暴露了美國的網際網路安全和科技霸權戰略。

正如之前所討論的那樣,網際網路日趨碎片化方面的全球鴻溝可能比大多數企業意識到的更接近。中美科技競賽仍在改變國際投資市場。

作為中美緊張關係的最新例證,川普政府為華為獲得美國製造的晶片設置了更多障礙。美國商務部在2020年8月17日宣布擴大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的適用範圍,禁止任何企業在沒有許可的情況下向華為銷售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生產的產品,不論其產地是哪裡。自2019年5月華為首次被列入「黑名單」以來,現在黑名單上的實體總數已達152家。

中國和其他外國公司不僅容易受到更嚴格的出口管制,而且從2020年10月15日起,美國財政部頒布了進一步的規定,支持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查與美國出口管制有關的交易——這對美國企業和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改變市場的考慮因素。如果在交易中,關鍵技術的出口、再出口、(國內)轉讓或此類技術向第三方或外國人的再轉讓需要獲得美國監管機構的授權,那麼對交易進行審查現在是強制性的。簡而言之,如果一家美國公司需要出口許可才能將技術轉讓給外國買主,那麼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審查是強制性的。

該委員會的權力得到擴大正日益促使企業對美國人的個人數據處理展開調查,並導致美方高調對中國社交媒體應用軟體下達禁令。

未來,在美國市場上地位獨特、與社交應用軟體行業相近的中國企業也可能面臨外國投資委員會的調查。

儘管拜登政府即將上臺,但未來幾年中美兩國仍可能陷入一場科技競賽。

縱覽更多媒體精彩文章,敬請掃碼訂閱《參考消息》⬇ ⬇ ⬇ 

微信編輯 | 許海婷

微信審核 | 姜濤

相關焦點

  • 拜登上臺,會修復中美關係?
    在昨天朋友談到要警惕拜登的時候,政事堂認為,中美之間出現關係的本質,是老二發展速度過快,從安全到利益,引發了「全球一哥」美國的全方面不滿。就像當年趙匡胤說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而這些人目前都在跟拜登進行一場拼死的決戰,若是川普勝利,那麼他們不僅可以保住川普政府的職務。甚至若在競選的最後關頭立下單騎救主大功,被掃地出門後也會論功行賞重返白宮。
  • 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怎麼走?白巖松專訪駐美大使崔天凱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中美關係能恢復正常嗎?
  • 日媒:中美競爭與對立格局不會改變
    作者認為,拜登執政後,中美關係中的所謂「合作」或者「協調」色彩可能會更加鮮明。文章摘編如下:美國總統川普的獨特個性的確在過去四年對世界局勢造成影響。互為最大貿易夥伴的美中兩國的關係也隨著川普的上臺變了樣。美國放棄了一直以來的對華接觸政策,大幅提高關稅稅率,挑起貿易戰,在高科技領域圍剿中國企業,以言語和行動對中國在南海的行為給予批評和牽制。
  • 拜登上臺,對這個國家可能不是好消息
    日本《朝日新聞》12月12日刊載題為《美國新政府上臺後半島形勢如何發展
  • 中美迎來轉機?90歲教授給美指出明路,同一時刻,中方專家也發聲
    前言:現如今正值美國換屆關鍵之際,在拜登政府上臺之後,中美關係是否會有所變化目前也是猜測眾多。
  • 三星太子當庭被捕,文在寅趕在拜登上臺前48小時內,把三星辦成了「鐵案」,是真英雄,全球唯一逆行者
    隨著拜登的即將上臺,歐巴馬安全團隊幾乎捲土重來,正所謂打狗也要看主人,文在寅政府此舉,也讓一手制定亞太再平衡的「亞洲總督」坎貝爾面子不好看。因此,不出意外,一度有望開啟半島曙光的文在寅,不僅將前功盡棄,卸任後也將重蹈青瓦臺魔咒,步其兄長盧武鉉的後塵。
  • 拜登上臺,美國人恐慌性購槍
    據外媒報導,由於拜登曾表示上臺後將推行嚴格的槍枝管控政策,美國多地近日出現排隊搶購槍枝的情況
  • 時隔3天,拜登再次對中國表態,全球目光緊盯,中方漂亮回應
    萬事如意     美國前總統川普執政時期,中美關係迎來了很多轉變,變得更加敏感緊張並且脆弱,而在新任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後,外界廣泛關注這位總統將會在中美關係問題上保持怎麼樣的態度。前不久在首次外交政策演講中,拜登對自己的對華政策作出了解釋,而在三天後,拜登再次就中國問題做出了表態。對美國方面的聲音,中國方面不卑不亢的明確回應了中方對中美關係的期待。
  • 拜登給未來中美關係定調了?不急,先看看他的這些話外之話
    2月7號,美國新總統拜登接受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面對國家」節目的專訪。採訪中拜登表示,中美雙方不需要衝突。用他的原話來說,「我們不需要發生衝突,但是我們之間將會有很極端的競爭」。他還說,「我不會以川普的方式行事,我們將專注於國際規則」。看到有人在發這條消息的評論時,起了標題叫「拜登發聲,中美關係定調了」。看了這個標題,我的心裡不由得「呵呵」一聲。你發個聲就能定調中美關係嗎?你最多只能定美國的一半,中國這一半你是定不了的。更何況即使是美國那一半,你恐怕也不能全當家。
  • 拜登官宣,五角大樓有了「中國工作組」
    當地時間2月10日,美國總統拜登自上任以來首次訪問五角大樓。綜合路透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媒體報導,拜登在訪問五角大樓時表示,美國國防部成立了一個新的中國工作組,由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牽頭成立,以應對所謂「中國挑戰」。拜登在五角大樓發表講話。
  • 拜登正式撤銷川普籤證禁令:允許綠卡申請人入境美國!參議員提案廢除中美10年籤證!
    拜登正式撤銷川普籤證禁令允許綠卡申請人入境美國美國時間2月24日,拜登(Joe Biden)撤銷了前總統川普的一項重要的移民禁令,這項禁令阻礙了大多數合法移民入境美國但拜登仍保留了這個禁令的部分限制措施,禁止持有數種工作籤證的外國人入境,其中包括面向外國高技能專業人士的H-1B籤證。川普政府當時表示,在現階段美國失業率飆升的特殊時刻,有必要阻止外國人入境美國工作。
  • 民兵聯盟:不惜一切代價阻拜登上臺 16日是大限
    萬維讀者網(Creader.net)路緯綜合報導:美國民兵組織聯盟(Militia.Me)聲稱:如果在1月16日前,聯邦不能阻止拜登政府上臺,那麼他們將在這一天開始採取行動。 從某些過高的稅種、賄賂選票以及虛假的自由,到大政府對公民個人生活的徹底侵犯和無數其它針對美國公民的違憲、違法行為,其全部目的都是為了貪圖權力和金錢;為此,他們將捍衛憲法,守護國家的立國根本,將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拜登成為總統。
  • 默克爾向全世界重磅發聲,拜登這次猝不及防
    無獨有偶,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已經向全世界重磅發聲,絕對不讓中國孤軍奮戰,這一次拜登怕是猝不及防。據觀察者網報導,德國總理默克以視頻形式發表演講,在演講過程中,德國總理對於中美關係表態十分謹慎。眾所周知,在拜登上臺之後也一直不斷拉攏其他國家,希望其他國家能夠跟從美國腳步共同來對抗中國。
  • G7峰會刻意選拜登上臺後再開,受邀的還有印度
    今年的G7峰會已經由英國主辦,可以選擇拜登上臺後再開,這似乎是在討好美國新政府,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幾個常駐的G7國家外,受邀的還有印度、韓國以及澳大利亞。拓寬代表性?據了解,雖然拜登上臺後是打算推翻朗普此前的種種政策,但是很顯然,在 G7峰會召開的範圍和國家的選擇上,西方各國都保持了與川普一致的想法。
  • 多家美媒:拜登宣布美國國防部成立新「中國工作組」,還是為了這個
    綜合路透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媒體報導,拜登在訪問五角大樓時表示,美國國防部成立了一個新的中國工作組,由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牽頭成立,以應對所謂「中國挑戰」。據報導,拜登當地時間周三與副總統哈裡斯一同訪問了美國國防部。路透社稱,拜登當天表示,五角大樓將重新審視其對華戰略。
  • 拜登對華政策這幾句話,該怎麼理解?
    拜登4日在國務院發表外交政策講話拜登的這個講話契合了美國社會當下圍繞對外關係的主流認知和情緒。這一方面是他的對外政策講話,另一方面又是講給國內聽的。拜登更多做的是立場表態,講的都是大原則,具體政策宣示不多。比如美國該就伊朗核問題怎麼做,如何制裁緬甸軍隊領導人,怎麼處理朝鮮核問題,都沒有展開講。
  • 美國這次獅子大開口,日本決定新老大拜登上臺再談
    日本政府為此決定在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上任繼續談判。據報導,川普曾談到美日聯盟他們認為這是單方面的聯盟。他採訪時表示,如果日本遭遇到戰爭,那我們就會被拖入到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要是我們國家遭受到攻擊的話,日方不會幫助到我們,他們甚至還會在索尼電視上觀看。因此打算將每年駐日美軍日軍所承擔的費用大幅度上調。
  • 拜登:不會公開的反對中方在香港問題上的做法、在新疆問題上的立場,以及在臺灣問題上通過強硬手段維護「一中政策」
    拜登對主持人庫珀接著說,如果美國總統不能體現美國的價值觀,那麼任何一個美國總統都不可能在這個(總統)位置上坐下去。因此,我(拜登)不會公開的反對中方在香港問題上的做法、在新疆問題上的立場,以及在臺灣問題上通過強硬手段維護「一中政策」。拜登補充說,就文化而言,每個國家都有其必須要遵從的規範。不出意料,拜登的這番話在美國國內引起巨大反應。
  • 拜登撤回川普的孔子學院限制規定,關閉的領館復開有望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根據Axios首先獲得的一份草案,美國眾議院共和黨少數黨領袖凱文·麥卡錫和其他眾議院共和黨高層周三(2月17日)致信拜登總統
  • 拜登表態直接打臉,德媒說出背後真相
    拜登在上臺之後也直接打臉反華勢力,明確表示將不會改變在冬奧會上目前持有立場。反華勢力蠢蠢欲動本次美國公開提出議案7名共和黨議員一直以來都是反華人士,公開表示抵制中國的108個團體為反華組織。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多個國家拒絕抵制北京冬奧會根據外國媒體報導,目前拜登顧問正在慫恿其他國家共同抵制中國冬奧會,但是多個國家明確表示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