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太太就看到了一個段子:
每年春節之前,半個月甚至更久,朋友們都在討論如何搶春運車票時,我就淡淡地說一句,放寒假了,我先回了。
無需掌聲,我知道,我贏了。
幾年前,網絡購票還沒有這麼發達,我坐車去車站。還差三站地的時候,售票員大姐就貼心地叮囑大家:要買票的同志可以下車排隊了!
曾經你以為,最令人心碎的話是「我們分手吧」或「我喜歡上別人了」。
這兩天你會發現,最絕情的話是:「沒有!站票都沒有!」
那些回不了家的人,想想就心酸。
所有的節假日中,我最喜歡春節。平時踩著高跟鞋出入國貿的小姐姐們,一到這節那假的,就在朋友圈曬照片,一會馬代啦,一會斐濟啦,看著讓人羨慕嫉妒恨。
可是春節不一樣,我們所有人,只有一個目的地——回家。
不管你是妝容精緻的Linda,還是西裝筆挺的Tony,都得老老實實滾回家,變回翠花和二蛋。
Bye, Shirley.
回來啦,秀娟!
看到這兒,大家工資條上差的那兩個0,我現在都不覺得刺眼了。
如果說其他的節假日,是朋友圈曬圖大會,那春節,就是家族的內功比武場。談笑間刀光劍影,寒暄裡暗藏波濤,要想在這場比武中完勝,你必須做到:
工作:
體制內工作,且處級以上;或體制外高薪,且非常穩定。
房子:
至少一套房子,兩套或以上更好;至少一套學區房。
最終極的制勝臺詞是:「單位分了一套,不太夠住,自己又買了兩套,將來爸媽也好去養老」。
車子:
至少一輛車,檔次在30萬到100萬之間,寶馬、奔馳、奧迪,都是不錯的選擇。
家庭:
夫妻恩愛,生滿二胎,且至少有一個男孩。
如果你做不到,那有一招你得提前練習了,這就是——先發制人。
必要時,可將下面的視頻連接到家裡電視大屏幕,循環播放。
當然了,春節過招,點到即止。畢竟,一團和氣、喜氣洋洋才是過年的初衷。「大過年的」是中國人平息一切矛盾的萬用金句,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堪比「來都來了」。
喝酒別喝多,喝完別開車。
不要往嘴裡塞燈泡,也不要在玻璃桌子上涮火鍋……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春節總是伴隨著被鞭炮支配的恐懼。
最恐怖的場景是,在外面走路,路過一群熊孩子,他們都捂著耳朵,而我,卻不知道鞭炮放在哪裡……
還有,別學深圳這位哥們兒,用香菸點鞭炮,點燃後把煙扔在空中,把炮竹叼在嘴裡……然後他整個假期都在醫院反省。
過年回家,安全第一。請牢記:
開車不喝酒,開酒不喝車。
放鞭不抽菸,放煙不抽鞭。
別忘了,還有很多人,雖然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卻要堅守在工作崗位,不能回家過年。他們的辛苦付出,不就是為了讓我們過個好年嗎?
有人說,元旦和春節,其實都是過年,而我們都愛過春節,主要是因為……
春節有七天假。
其實,每個中國人心裡都明白,家裡有老人盼著,膝下有孩子纏著,身邊有愛人挽著,平平安安,回家過年,這才是人間。
祝大家平安到家,過個歡樂祥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