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霍尼韋爾或被中國制裁!

2021-02-24 碳三產業鏈

霍尼韋爾(Honeywell)自1935年在上海發展第一個分銷商開始,經過六十多年不斷努力拓展業務,在中國已成立了5家公司,其中以霍尼韋爾中國為母公司,其餘四家公司為:霍尼韋爾(香港)有限公司、臺灣漢偉股份有限公司、霍尼韋爾(天津)有限公司及中石化&霍尼韋爾(天津)有限公司。

到今天,霍尼韋爾在中國已成為國內煉油、石化、造紙、化工、發電、石油天然氣先進控制技術的主要供應商。

在能源化工行業,丙烷脫氫(PDH)正在和煤制烯烴(CTO、MTO)、傳統的石腦油制烯烴一起,成為中國烯烴生產的主流生產工藝。當前國內丙烯主要來源依然是催化裂解和蒸汽裂解,基於我國在能源方面的國情是「富煤、缺油、少氣」,煤制烯烴(CTO、MTO)和丙烷脫氫技術是未來丙烯製取工藝發展的大大趨勢。

目前,全球相對完善的PDH技術共五套,分別是:美國霍尼韋爾UOP公司的Oleflex工藝、Lummus公司的catofin工藝、Snamprogetti公司的流化床FBD工藝、Uhde的蒸汽活化重整STAR工藝、林德公司的PDH工藝。其中最主流的是兩種丙烷脫氫工藝是Oleflex和catofin,在全球已投產的丙烷脫氫(PDH)裝置中,兩種工藝總佔比超過90%以上!

我國是從2014年開始使用Oleflex工藝生產丙烯,浙江衛星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採用 UOP C3 Oleflex 丙烷脫氫工藝技術投入生產的企業,而天津渤化石化有限公司60萬噸丙烷脫氫項目則是國內首套、世界單套規模最大的丙烷脫氫制丙烯生產裝置,採用魯姆斯的Catofin脫氫專利技術,於2013年10月投產。

在前不久(2019年7月2日),霍尼韋爾發布了《丙烷脫氫前沿技術展望報告》,助力中國丙烯產業轉型。報告中指出,自2011年以來,霍尼韋爾UOP已經轉讓了全球超過75%的丙烷脫氫項目的工藝技術。截至目前,全球採用Oleflex技術生產丙烯的年產量約達780萬噸,中國佔比將近50%,預計未來5年全球採用Oleflex技術將增加1400萬噸丙烯產量。

山東天弘化學、山東滙豐石化、江蘇嘉瑞化工等多家公司的聚合級丙烯產線都採用此工藝,江蘇斯爾邦石化於2018年底與UOP籤訂了其在中國授權的第36套Oleflex技術。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有9套丙烷脫氫裝置已經交付投產,另有12套裝置將在未來2-3年內投入運營。

基於霍尼韋爾在中國如此龐大的業務,關於制裁信息,我們靜待官宣!

■ 信息來源 | 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評測|霍尼韋爾空氣淨化器的秘密在這裡!
    您是什麼時候聽說霍尼韋爾的?小編第一次聽說霍尼韋爾是C919下線的時候。
  • 歐盟對中國這個最新制裁,真的是蠢到家了!
    7月31日發布了駐歐盟使團發言人就歐盟以網絡攻擊為由制裁中方有關個人和實體答記者問。問:7月30日,歐盟方面以從事網絡攻擊活動為由,決定對包括中方個人和實體在內的有關人員和機構實施制裁。這是歐盟首次針對網絡攻擊使用制裁工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中國是網絡安全的堅定維護者,也是黑客攻擊的最大受害國之一,始終依法打擊一切形式的網絡黑客攻擊行為。我們也一貫主張,國際社會應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合作共同維護網絡空間的安全,反對動輒訴諸單邊制裁措施。
  • 淘寶退出臺灣,美將制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美國彭博社今日(當地時間10月13日)報導,美國政府可能即將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簡稱「航空工業」)發起制裁
  • 林世偉出任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
    霍尼韋爾15日宣布任命林世偉(Steven Lien)為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接替前任總裁高博安(Briand Greer)。高博安將繼續常駐亞太區並出任新的霍尼韋爾領導層工作。作為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林世偉將直接管理區域內6個國家的運營,以及在14個國家發展和運作。林世偉將常駐上海,向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總裁兼執行長馬天明(Tim Mahoney)匯報工作。出任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之前,林世偉曾短暫擔任集團中國及亞太地區航空工業發展副總裁。
  • 拆機無死角評測霍尼韋爾的空氣淨化性能
    與此同時也有如霍尼韋爾等知名空氣淨化器品牌早已率先執行新國標,成為第一批達標品牌,為消費者們帶來更讓人健康安心的優質空氣淨化器產品。                            航天技術基礎帶來高效空氣淨化性能作為有著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指定環境控制系統供應商背景的霍尼韋爾,多年來專注於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 美的冰箱及冷藏櫃將使用霍尼韋爾新一代Solstice™液體發泡劑
    製冷快報訊,2013年11月6日,霍尼韋爾(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HON)於今天宣布,中國家電行業領先製造商美的公司將會在其生產的冰箱及冷藏櫃中使用霍尼韋爾新一代Solstice™液體發泡劑(也稱為SolsticeLBA)。
  • 新風系統淨化首選霍尼韋爾
    霧霾天的危害,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吸入肺裡的PM2.5會引發各種呼吸道疾病,要想呼吸健康的空氣,家裡裝修首選霍尼韋爾的新風淨化系統
  • 美國制裁伊朗, 中國又「躺槍」
    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3日,美國宣布對11家外國公司以及3名個人實施制裁,指控他們違反美國對伊制裁,幫助伊朗出口石油、石油產品及石化產品,其中涉及6家中國公司(5家為中國香港註冊公司,1家為內地公司)以及2名中國個人。
  • 美國又宣布制裁8家實體,涉及中國
    又對中國公司下手?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當地時間29日消息,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宣布對來自伊朗、新加坡和中國的8家實體實施制裁,聲稱這些實體參與了此前被美國制裁的一家石化公司代理的伊朗石化產品的買賣。
  • 最新消息!有中國公民受傷!
    中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證實:有中國公民受傷!中國駐黎巴嫩大使館5日證實,一名中國公民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爆炸中受輕傷。使館方面說,傷者是一名在黎中資企業員工,被碎玻璃劃傷,目前已接受救治。據黎巴嫩紅十字會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截至5日晨,貝魯特港口區4日傍晚發生的劇烈爆炸已造成100多人死亡,另有4000多人受傷。目前,救援行動仍在繼續,傷亡數字預計會進一步上升。爆炸具體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多名黎巴嫩官員提及,有大約2700噸硝酸銨自2014年起便存放在貝魯特港口區倉庫內。
  • 【探索英語】霧霾來襲,防護第一 —— 霍尼韋爾新風空氣淨化系統
    霍尼韋爾——室內空氣品質(IAQ)治理專家霍尼韋爾於1885年創立於美國,是一家在多元化技術和製造業方面佔全世界領導地位的跨國公司。霍尼韋爾專注於室內空氣品質 (IAQ)改善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霍尼韋爾已經成為空氣品質控制的領導品牌。1956年,霍尼韋爾發明了二段式靜電沉澱過濾技術,並長期保持在這一技術領域領先者的地位。
  • 美媒炒作中國從美對委內瑞拉制裁中「獲利」,外交部回應——
    美媒稱,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的制裁將迫使該國以大幅折扣向中國和印度等買家出售能源產品。
  • 美媒: 美對港製裁一出, 花旗、渣打立刻審查香港帳戶避免被制裁!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美國政府以所謂破壞香港自治為由,制裁多位香港特別行政區官員後,美國花旗銀行和英國渣打銀行選擇了跟風。
  • 中國制裁威力巨大:蓬佩奧等人遭遇就業「噩夢」,家屬叫苦連天!
    導語:中國制裁令到底有沒有用?蓬佩奧等人會面臨什麼危機?本期為你解析1月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對美國政客蓬佩奧等28人實施制裁。制裁申明中,這些美國政客和其家屬被禁止入中國境內及其港、澳,不得在中國做生意。最近,網友卻在網上留言說,中國的制裁對這些人沒用,事實是如此嗎?
  • 霍尼韋爾新風淨化是如何去除pm2.5?
  • 霍尼韋爾濾芯使用周期
    2、 霍尼韋爾濾芯使用周期(常用的幾款)(1)PP緻密過濾棉(RC-30011):主要用來去除水中的泥沙、鐵鏽等大顆粒雜質,一般使用的周期為240天。QQ:3210953655;電話:0731-88627506/88629406 手機:18684899181售後更換濾芯微信:zhiruida2016    QQ:2177490015   手機:18573169291更多淨水新風行業資訊請關注:霍尼韋爾湖南運營中心:http://www.honeywellhn.com/湖南智瑞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微信
  • 霍尼韋爾的空氣淨化器,售後竟如此靠不住!
    在話匣妹的心目中霍尼韋爾一直是一個低調而可靠的品牌
  • 印度終於要被美國制裁了?美媒強行扯上中國,莫迪這下得忙壞了
    不言而喻,美國拉攏印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中國在亞洲地區不斷增加的影響力。另外,此舉也有進一步將這個具有地區影響力的大國從俄羅斯身邊拉到美國身邊的意思。據悉,去年10月份雙方在印度新德裡舉行美印「2+2」部長級會談後,川普還在任期最後授予了莫迪「功績勳章」。然而,現如今美印關係可能會迎來挑戰。
  • 中國發起制裁第二天,美國雷神公司宣布虧損,大幅裁員近20000人
    巧合的是,10月27日,中國外交部宣布對涉及對臺軍售的美國多家軍工巨頭髮起制裁行動,其中雷神公司就位列制裁名單之內。不過還沒等中國方面出手制裁美國雷神公司,該公司就因受疫情影響開始內部大裁員。這家位於麻薩諸塞州沃爾瑟姆的航空航天巨頭是最新一家宣布虧損的公司,因為這場新冠疫情讓這家航天巨頭陷入困境,使他們失去了數萬個工作崗位和成百上千萬美元的利潤。
  • 中國拉黑肥蓬:美國人必須慢慢適應被制裁
    在幾乎所有的國際事務上,美國一向是自以為是,無論是能源,還是金融,或是意識形態,只要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動輒就是制裁,以此為手段打壓、脅迫甚至公然動用軍事手段進行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