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站是修行道場
一九九零年八月廿三日證嚴上人應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邀請,於臺中新民商工演講。演講中獲熱烈掌聲,上人應機鼓勵聽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帶動慈濟環保起步。做環保、回收資源、淨化大地,就是惜資源、愛大地、護山林的大慈悲觀,也就是大乘佛法「修福德、增智慧」的主要內涵。對於在環保站做資源回收的環保志工,盛讚是「草根菩提」:
「菩提」是覺悟的意思.環保志工是保護大地的菩薩,所以叫作「草根菩提」
又說:
我們的環保志工,看起來很不起眼,只是坐在那裡,把人家丟掉的東西撿回來分類,做什麼呢?最重要的是啟發愛心,調和大家的心,節儉不浪費,將回收物資賣來的錢,用在「護臺」,全球同時收看大愛電視臺,且透過傳播的力量,帶動社區做環保,大家做得很高興、很歡喜,也感受幸福不在有錢、有名、有地位的智慧。
以上足見證嚴上人希望大家惜福愛物,珍惜山河大地的方法,並非透過禮佛、拜佛、誦經,就能到達清淨的境界,而是要實際身體力行去體會「做環保」的淨化妙法,從付出勞力「做」中,體會道理而增加智慧。
二十餘年來,慈濟環保志業的過程經驗,落實達到身心靈都能淨化的境界。證嚴上人於二〇一〇年為了提升環保品質,進一步倡導「清淨在源頭」的理念,也就是物歸清淨源頭。不要隨手扔廢棄物成為垃圾,日後再從垃圾堆中挑揀回收,而是保持回收物的清潔,能作另外收存,而後再集中送至環保站,如此免除異味橫陳。
結論
慈濟環保走過二十餘年,從「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擴為「推動環保在全球」。惜福愛物的環保觀念,日益普及落實於生活中,這群默默疼惜大地勤勞不懈的「環保志工」們,已遍及全臺五千四百餘個環保站,包括海外則總共超過六千個環保站,投入逾八萬位志工,其中還不包含短期參與者。
以上展現的數據,其意義並不在於多寡,而是象徵著行動者的背後,有多少被丟棄的物品,因回收後再加以利用而沒有變成垃圾,減少了不計其數的碳足跡,同時也淨化了山林、海洋,以及大眾生活的環境。
佛教強調「心淨則土淨」,透過身體力行做環保,在做的過程當中,從內心淨化去除煩惱。如證嚴上人曾說:「閒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雖然付出勞力、身體流汗,但是外在環境變得清淨,個己內心的煩惱也能因此消除;重要的是親自去體驗,才能真切地感受內心清淨與法喜。就如環保志工們在彎腰、挺腰間——做環保、說環保;他們日復一日以身體力行惜福、愛物,以淨化身心建構了人間真實的淨土。
北京靜思書軒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大街118號花市棗苑甲3-7號
電話:010-51005558
網址:http://www.jingsi.js.cn
微信號:jingsibj
分享: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