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蘇州健康促進營 :愛滿溢 傳播正能量

2021-02-13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近年來,我國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排名前四的癌症分別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在「如何預防腫瘤的發生」問題上,與會的每位醫學專家都提到「愛與利他是最好的良藥」。

清華大學醫學院的張明徽教授和蘇州市立醫院腫瘤科時建明主任,在介紹腫瘤治療方法之餘,都特別提到心理因素對癌症治療的影響。他們都倡導患者學習如何去愛,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生活才有利於治療。

時建明主任

張明徽教授

北京大學的甘業華教授則是提到兩點原則:吃素和參與環保。上海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張輝教授,分享靜思與腫瘤康復的相關性。

甘業華教授

正向思維方面,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副秘書長江秉翰老師,強調凡事朝好的方向去思考,不但能紓緩壓力,還有療愈力。長期關注生活美學的吳清芬老師,則是與學員們分享「遇見~樸食之美」,她強調的是,疼惜自己多一點,讓生活多一些美好,快樂就會多一點,才有更多的健康活力。

江秉翰老師

吳清芬老師

在護理方面,臺灣長期照護專家孔鑫芃老師,與大家分享照顧失智、失能整合性照護,患者雖然記憶空了,但如何愛滿滿的守護患者。

孔鑫芃老師

臺北慈濟醫院的陳美慧護理長,有著三十多年護理經驗,她在傾聽和陪伴病人中,慢慢領悟到「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事」的「三好」人生真諦,她對接觸到的每一位患者都傳授了健康三要素:樂觀、善解、有愛。

陳美慧護理長

蘇州慈濟門診部(健康促進中心)管理室陳惠蘭主任,以其在慈濟醫療重症照顧數十年的經驗,分享著如何用愛陪伴重症患者與家屬,最重要的是慈濟醫療人文的體現。

陳惠蘭主任

相關焦點

  • 蘇州慈濟門診部 成立「睡眠治療中心」及「腫瘤治療中心」
    10月31日蘇州慈濟志業園區三喜臨門,一個是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開幕,另外兩個是蘇州慈濟門診部成立「睡眠治療中心」與「腫瘤治療中心」,一場守護大地健康——環保,與守護身體健康的揭幕儀式,在慈濟門診部舉行。現場百餘位觀禮民眾,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 【慈濟月刊650期】醫療之愛,希望之光
    七至八日 愛像一道明亮的光11.7~8《農九月‧二十二至二十三》【靜思小語】人人愛心永恆不滅,這道希望之光能破除世間一切無明黑暗。醫療之愛,希望之光今年度北區第一場,也是全臺灣第一場授證暨歲末祝福典禮,十一月七日在新店靜思堂舉行,約八百位臺北慈濟醫院主管同仁及三百多位志工、會眾參加。臺北慈院趙有誠院長率主管同仁投入經藏演繹,並帶動全場虔誠發願。
  • 【大陸慈濟】愛灑偏鄉 三年不曾間斷
  • 【慈濟月刊627期】慈濟環保起點在臺灣
    慈濟環保起點在臺灣近日有一則新聞報導,巴西有一頭未滿三歲的小牛,體重合乎宰殺標準而提早被農場飼主送進屠宰場。小牛被送上貨車運往牛市,途中躁動而衝下貨車,跑進叢林,消失不見。警消人員追捕,小牛往海灘奔去,最後竟往愈來愈深的海域走去,不斷掙脫、躲避人類的營救。最後,小牛轉頭往回看了一眼後,便被海浪淹沒,溺斃於海水中。
  • 大陸慈濟:民工子弟學校環保課 志工傳授十指口訣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簡曦燕)崑山,毗鄰上海和蘇州的一個富庶的江南城市,因其獨特便利的交通位置吸引了許多外商和臺商前來投資,眾多的就業機會也使得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湧向此地。這群為經濟提升做出奉獻的無名英雄在崑山定居下來,但因為戶口和學區原因,他們子女的入校就讀成了一大煩惱;為此,崑山政府特別創建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學校——崑山前景小學,以解決民工孩子們的教育問題。
  • 開學了 慈濟啟動安心助學
    各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將陸續開學,針對災區學子與家庭,慈濟2月11日起展開全面訪視,包括安心助學的「助學補助」,家戶經濟的「生活補助」、醫療需求及心靈關懷。(攝影者:林伶俐)【新聞稿】即將開學,慈濟啟動安心助學,照顧臺南災區學子。志工連日來展開安心訪視,採「一案一關懷」,要讓臺南受災的學子安心就學。2月14日誌工也將協助玉井小學清理校園,讓學童有一個安全乾淨的校園。關懷臺南地震,慈濟連日來出動逾一萬三千人次志工,展開「安心家訪」、「心靈膚慰」及「法會陪伴」等面向的關懷,陪伴家屬走過悲傷與低潮。
  • 【慈濟月刊646期】醫院有故事
    封面圖說臺中慈濟志工七月來到北屯區東山裡林家安裝浴室扶手,仔細調整高度與方向,方便林太太攙扶行動不便的先生如廁與盥洗;他們也是慈濟基金會
  • 慈濟撒播環保種子 守護清淨大地
    慈濟舉辦「2018年慈濟全球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希望鼓勵社會大眾一起做回收愛環保。
  • 【寰宇慈濟】復航意外 慈濟志工啟動
    該架飛機上共有五十三名乘客及五名機組員,包括三十一名大陸乘客,警消獲報後已經派出大量消防車輛前往搶救,傷者分別送三總、忠孝、國泰、松山、仁愛、臺安、北醫等醫院,截至目前已逾十人往生。慈濟志工聞訊後,立即動員前往關懷,在經貿二路堤防外設立服務中心,提供熱薑茶與簡要餐點給需要的工作人員與家屬食用,保暖用的毛毯也已從慈濟內湖園區送往失事現場備用;同時另有慈濟志工分別前往汐止國泰醫院、內湖三軍總醫院以及忠孝醫院等醫院進行關懷。
  • 覺悟人生 奉獻人生——匈牙利華人慈濟基金會愛心捐款100萬福林.
    慈濟壹佰基金會是匈牙利佛教善信,自發組織的民間慈善組織,旨在每人每天節約一百福林來援助社會的弱勢群體。慈基壹佰基金會自2014年以來,以感恩的心,連續不斷地為社會弱勢群體傳遞正能量。這個組織在15年匈牙利難民潮時期,為難民送了大量的食品和衣物,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 【慈濟廈門】廈門首位照顧戶捐大體
    列為照顧戶 把握生命當志工慈濟志工於2014年4月開始陪伴關懷,同時10月並將何銀濱正式列為慈濟的居家關懷照顧戶。陪伴志工的身行,特別是同為病患的志工許瑋琦,不斷與何銀濱分享他與體內癌細胞對話,帶病付出的身影,一直鼓舞著何銀濱。
  • 【慈濟壹佰基金會愛心捐款活動】病魔無情人間有愛
  • 【華西慈濟】守護健康守護您 青年人醫開展義檢行動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辭辛勞默默付出、他們低頭彎腰「手」護大地、他們敬天愛地保護地球。每周三,他們都會來到「金堂慈濟環保教育站」,把這些回收的「垃圾」仔細用心分類,因為他們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 萬物復甦|8月中國智慧財產權年會與您相約蘇州
    在全球共同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智慧財產權更要充分發揮為創新保駕護航,為創新主體提供堅強保障的作用, 努力營造更好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為響應國家對於防疫工作的號召,出於對參會者和合作夥伴健康安全考慮,並確保會議能夠順利成功舉辦,經中國智慧財產權年會會務組慎重考慮,第十一屆中國智慧財產權年會(CIPAC2020)將於2020年8月31日至9月1日在江蘇省蘇州市蘇州金雞湖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 【慈濟月刊650期】全球為後盾
    全球為後盾十一日,菲律賓慈濟人透過網絡視訊,在幾個地點與新店靜思堂聯機,向上人報告天鵝風災的勘災、賑災進度,以及持續啟動「以工代賑」,帶動居民清掃家園的情形。上人期勉菲律賓慈濟志工、人醫會與當地政府單位和居民合和互協,凝聚各界力量,以使災區儘快恢復生機。
  • 定州交警善行義舉積極傳播正能量
    定州交警善行義舉積極傳播正能量2017年3月21日上午11時許,在清風路小肥羊路口,協警楊寧在高峰執勤崗時,發現一輛黑色轎車停在由東向西的直行道
  • 【廣濟人】血液科肖醫生的臺灣慈濟取髓之行
    臺灣慈濟骨髓庫位於臺灣花蓮的慈濟大學內,由著名的臺灣慈濟功德會設立並管理,中國大陸患者如果在中華骨髓庫中沒有找到到合適的供者,還可以通過慈濟協作的定點醫院在慈濟骨髓庫中搜尋是否有合適的幹細胞來源。  相關費用包括往返機票及健康供者體檢、採髓及營養費用等等,折合起來相比在中華骨髓庫中的相關費用高5~8萬人民幣左右,為了減輕患者的負擔,取髓醫生無償奔波,在臺灣當地的接待及住宿費用由慈濟功德會無償資助。
  • 慈濟與佛教環保
    演講中獲熱烈掌聲,上人應機鼓勵聽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帶動慈濟環保起步。做環保、回收資源、淨化大地,就是惜資源、愛大地、護山林的大慈悲觀,也就是大乘佛法「修福德、增智慧」的主要內涵。最重要的是啟發愛心,調和大家的心,節儉不浪費,將回收物資賣來的錢,用在「護臺」,全球同時收看大愛電視臺,且透過傳播的力量,帶動社區做環保,大家做得很高興、很歡喜,也感受幸福不在有錢、有名、有地位的智慧。
  • 慈濟基金會 在中國各地無私付出系列報導
    真誠的愛—化不可能為可能自1991年大陸華中、華東發生世紀洪災以來,慈濟以如同對親人般的疼惜與關愛,在當地開展慈善工作,20多年來從未間斷
  • 巴馬舉行「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做中國好網民」詩歌朗誦比賽
    10月13日晚,由自治縣黨委宣傳部、縣總工會聯合舉辦的「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做中國好網民」詩歌朗誦比賽在壽鄉文化廣場舉行,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