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一至十二日 聞、思、修
12.11~12《農十一月‧初五至初六》
【靜思小語】聞法能力行,才有所得;否則空有學識,空過時日。
慈濟環保起點在臺灣
近日有一則新聞報導,巴西有一頭未滿三歲的小牛,體重合乎宰殺標準而提早被農場飼主送進屠宰場。小牛被送上貨車運往牛市,途中躁動而衝下貨車,跑進叢林,消失不見。
警消人員追捕,小牛往海灘奔去,最後竟往愈來愈深的海域走去,不斷掙脫、躲避人類的營救。最後,小牛轉頭往回看了一眼後,便被海浪淹沒,溺斃於海水中。警消人員事後感嘆地說:「牠好像知道自己的結局,不願再相信人類,執意要往前走,逃離人類。」
十一日誌工早會,上人提起這則報導,深為感嘆:「牛對人類失望,不信賴人,知道最終還是要被人類殺死,不如自行了結,實在很悲哀。所有的生靈都有求生的欲望,意識、覺性都是一樣的,有苦有樂也有愛恨;人是萬物之靈,庇護動物是理所當然;動物並非供應人的口欲而生,要發揮愛心尊重生命。」
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二○一六年的牲畜年產量統計,每秒鐘全球有兩千三百五十二隻牲畜被殺;換算下來,全球一日要宰殺兩億三百多萬隻動物。
上人嘆道,每天有這麼多生命因為人的口欲而消亡,人因口欲而造殺業,也因為人的口欲飼養大量牲畜,致使大地受破壞、空氣受汙染。「面對全球暖化,守護大地與人體健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素食;從葷轉素,只要轉變觀念和生活習慣就可以做到。」
慈濟團隊十二月參加于波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4),志工分享慈濟環保推動方法與成果,也透過影像向各國代表展示臺灣有許多高齡環保志工,不願意因為年紀大就退休在家、無事可做,仍然天天到環保站勞動付出,很感恩還能對大地、為人群有貢獻,而且信念堅定,「做就對了」。
「現在全球有十六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就地推展環保,學習臺灣環保志工的精神與做法。臺灣是慈濟環保的起點,我們做到了,就能帶動這麼多國家地區的人;只要用誠實的心、發揮無私的愛,就可以庇護天下眾生。」
本文選自 慈濟月刊627期
感恩您的關注!更多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號:靜思慈濟大良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