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醫療】罕見病女孩跪行26年 赴臺醫治終於可用腳走路

2021-02-13 粒米之珠

左圖為去年3月陳團治抵達花蓮慈濟醫院的樣子,右圖為陳團治終可以用腳走路。《中國時報》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廈門女孩陳團治從小罹患「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膝蓋部位向前反轉呈現「L型」,她只能靠著雙膝跪地走路,直到去年到臺灣花蓮縣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終於在跪地26年後用腳踏出第一步。她開心地說,能夠「腳踏實地」超幸福。

臺灣花蓮縣慈濟醫院骨科部主任陳英和指出,「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很罕見,患者膝關節向前彎曲,輕症者,可能僅關節囊鬆弛,嚴重者,則可能膝關節脫位,甚至大腿骨變形。全世界的醫學文獻上僅2例手術病案報告,加上陳團治還有續發性的踝關節馬蹄足變形,是他行醫生涯30多年來首見。

長達10個月治療期,陳團治的雙膝、雙踝共動7次手術,陳英和先做雙膝切骨矯正手術,他形容,就像「挖東牆補西牆」,先把反轉的膝蓋部位骨頭切掉一塊,骨頭間的縫隙接合獲得矯正,再打開對側,放入切下骨塊,矯正幅度多達160度。

陳英和接著在踝關節進行切骨矯正手術,讓雙腿踝關節獲得90度的改善,終於將團治L型身形「扳回來」,她的身高從93公分「拉長」到128公分。不過光手術還不夠,陳團治得透過一連串辛苦的復健,重新學習走路。

陳團治21日出席慈濟舉辦的成果發表會,她感恩地說,看著雙腳一步步往前踏,很不可思議,尤其,終於能夠全身平躺在床上,是平凡的幸福。

陳團治的母親回憶,女兒出生時,那雙搭在肩膀上的雙腳把家人都給嚇壞了,加上鄰居閒言閒語,一度想棄養,但捨不得。

家人曾帶她到醫院檢查,只得到「孩子太小,沒辦法醫治,大一點再說」說法,過了幾年,醫師又說「年紀太大,無法醫治」,陳團治就這樣與反轉身體共處20多年。

陳團治說,由於身體呈「L型」,雨天就算撐傘也無法出門,因為整個膝蓋著地就溼了;上廁所也是一大難事,沒坐式馬桶,她無法如廁,只能憋尿,真憋不住,只好靠單邊屁股著地,全身弄得又髒又臭。

談起過去的點滴,陳團治沒有埋怨,她樂觀地說,一路走來受到很多照顧、幫忙,現在能夠走路,會努強制反饋社會。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念悲心 播善種 . 啟智慧


讓文字裡的簡樸與真善,在生活中涵養

感恩您關注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信息,同時也歡迎您前來交流與分享。

慈濟廣州天河聯絡處的地址是:天河區華景新城華景路33號

電話:020-38250402

慈濟基金會網站:

www.tzuchi.org.cn

慈濟大愛電視臺:

www.daai.tv

如果有意想加入慈濟志工的行列付出愛心,請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連結填寫《志工招募表》將會有專人與您聯絡。感恩!

相關焦點

  • 罕見病有哪些醫療保障你知道嗎?
    ,以及如下的補充意見,今天,我們來看下關於罕見病醫療保障工作都有哪些相應的政策?保障對象為參加杭州市各統籌地基本醫療保障並獲得浙江省戶籍滿5年,或年齡不滿5周歲但其父母一方獲得浙江省戶籍滿5年的浙江省戶籍患者。符合上述條件的罕見病患者,憑指定的診斷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回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登記備案。其中,非統籌地戶籍人員由現居住地或用人單位所在地民政部門登記備案。
  • 【慈濟月刊650期】醫療之愛,希望之光
    醫療之愛,希望之光今年度北區第一場,也是全臺灣第一場授證暨歲末祝福典禮,十一月七日在新店靜思堂舉行,約八百位臺北慈濟醫院主管同仁及三百多位志工、會眾參加。臺北慈院趙有誠院長率主管同仁投入經藏演繹,並帶動全場虔誠發願。
  • 【活動消息】江蘇省衛生國際(地區)交流支撐計劃2017年第一批學員赴臺學習
    2017年4月7日,江蘇省衛生國際(地區)交流支撐計劃兩岸醫護管項目第一批學員赴臺,進行為期23天的臺灣醫院管理研修學習。祥瑞醫管為學員安排管理系列培訓課程共計14個專題,課程主題涵蓋臺灣醫療健保制度、醫院評鑑、醫療質量管理、後勤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醫院文化、志工服務、磁吸醫院建設、品牌建立、媒體公關、溝通能力培養、行政人員素質培養等眾多內容,幫助學員提升管理理論水平,讓學員充分了解臺灣醫院管理的先進經驗,在專業方面有最大的收穫。
  • 【再回眸】花蓮慈濟醫院建院後覓人才
  • 寶寶反覆溼疹和莫名瘀青,小心罕見病「WAS症候群」
    今年臺灣7歲的男童陳小叡,多年來一直因血便、莫名瘀青或血流不止、反覆感染等病症所苦,經治療仍不見好轉,甚至一度面臨「割脾臟」的抉擇,直到臺中榮民總醫院醫療團隊找出病因——「歐德裡症候群」,並幸運在5歲時接受臍帶血移植,才免於割脾臟、夜夜跑急診的人生。小叡出生1個月內就陸陸續續有血便,手上有出血點,很小就進醫院的保溫室;甚至去學遊泳,腳一拍到水,腳背上都是瘀血瘀青,什麼運動都不能做。
  • 南京醫生患腦瘤赴臺:植入當歸貼片,已恢復走路
    讓癌細胞快速老化十多年來,花蓮慈濟新藥創新研究團隊,希望能夠幫助腦瘤病患,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病患的存活時間,致力於新藥開發研究。先是發現當歸萃取物中的成分,有助於治療惡性腦瘤;進而於2014年,以細胞的壽命記時器「端粒酶」為標靶,從中草藥篩選出HK-001,能夠高度抑制「端粒酶」活性,並讓癌細胞快速老化。
  • 【志願者招募】上海市罕見病防治基金會第一次代表會議志願者招募
  • 【廣濟人】血液科肖醫生的臺灣慈濟取髓之行
    清晨,剛值完24小時夜班的他,沒來得及回家休息就踏上赴臺之行,這也是他近期第二次出行。  浙二血液自1996年起作為省首批獲造血幹細胞移植資質的的科室,是中華骨髓庫、臺灣慈濟骨髓庫和各地臍血庫的協作單位。
  • 【慈濟月刊646期】醫院有故事
    (攝影/羅勇輝)二十四至二十六日 圓滿人、事、理7.24~26《農六月‧初四至初六》【靜思小語】待人要圓融,做事才能圓滿,人圓、事圓則理圓。醫院有故事二十五日,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率團隊返回精舍進行醫療報告,並且透過網絡直播,二十多個國家地區、約兩千六百個地點聯機,同步聆聽各科醫師報告醫療個案及溫馨醫病互動,共同認識「有故事的臺中慈院」。臺中慈院也有一群醫療同仁聯機參與,並在醫療報告之後,分享參與委員、慈誠培訓的初發心,以及必須兼顧工作與家庭壓力,仍堅定信念,期待以慈濟精神結合專業,幫助更多人。
  • 罕見病用藥會不會納入醫保目錄?國家醫保局給出明確答覆
    國家醫保局稱,醫保部門高度重視罕見病的醫療保障工作,並為貧困罕見病患者提供了醫療救助、慈善幫扶等多方面的解決渠道。在醫保支付範圍方面,國家層面先後發布了5版醫保藥品目錄,目錄內藥品數量從1535個增加到2709個。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中,將原發性肉鹼缺乏症、青年帕金森等罕見病用藥新增納入了目錄。
  • 北海一小女孩不慎被井蓋「咬腳」!
    ——  北海阿叔個人微信號:bhv5678  ——8月4日17時30分許,在北海市冠頭嶺榕樹下休閒餐吧附近一小孩腳被卡住
  • 【大陸慈濟】愛灑偏鄉 三年不曾間斷
    慈濟志工將阿市扶出家中,以方便志工打掃房屋,也可以順便幫阿市洗澡。在福建廈門市同安山區的蔗內村,慈濟志工在當地因為進行冬令發放,與患有智能障礙的個案阿市(化名)與阿嬤劉快一家結緣,此後的三年,關懷從不曾間斷過。
  • 【臺灣印象 · 走心之旅】慈濟功德會&靜思精舍
    2015年11月25日,中國廟會文化研究院走心之旅來到了臺灣慈濟功德會與慈濟靜思精舍。
  • 開學了 慈濟啟動安心助學
    各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將陸續開學,針對災區學子與家庭,慈濟2月11日起展開全面訪視,包括安心助學的「助學補助」,家戶經濟的「生活補助」、醫療需求及心靈關懷。(攝影者:林伶俐)【新聞稿】即將開學,慈濟啟動安心助學,照顧臺南災區學子。志工連日來展開安心訪視,採「一案一關懷」,要讓臺南受災的學子安心就學。2月14日誌工也將協助玉井小學清理校園,讓學童有一個安全乾淨的校園。關懷臺南地震,慈濟連日來出動逾一萬三千人次志工,展開「安心家訪」、「心靈膚慰」及「法會陪伴」等面向的關懷,陪伴家屬走過悲傷與低潮。
  • 長沙慈濟醫院「免費住院」,難道是在做慈善?
    長沙慈濟醫院是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只要有醫保卡就可以安排免費住院。為什麼在慈濟醫院大家就可以享受到免費住院治療呢?那麼這樣的免費住院到底是什麼樣的治療過程呢?早上八點,調查人員來到慈濟醫院時,一樓辦理住院的人員已經排起了隊。
  • 看見•罕見:罕見病的現狀、挑戰和藥物研發進展
    罕見病不是少數患者的事,而是整個社會需要齊心協力公同解決的難題。在政府層面,出臺罕見病治療藥物加速審評、有條件審批、允許使用海外的數據進行審批等一系列利好政策,這無疑是對國內罕見病患者最好的政策支持。當然,罕見病藥物的費用並不便宜,未來能將其納入醫保或者採取多方共付的方式,也將大大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 覺悟人生 奉獻人生——匈牙利華人慈濟基金會愛心捐款100萬福林.
    慈濟壹佰基金會是匈牙利佛教善信,自發組織的民間慈善組織,旨在每人每天節約一百福林來援助社會的弱勢群體。慈基壹佰基金會自2014年以來,以感恩的心,連續不斷地為社會弱勢群體傳遞正能量。這個組織在15年匈牙利難民潮時期,為難民送了大量的食品和衣物,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 因為美善 讓大愛串聯 - Panda Express 捐款慈濟與紅十字會
    CEO Jarrett Barrios向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黃漢魁、及醫療志業執行長葛濟捨師兄,介紹紅十字會的宗旨與使命,並講解當災難發生時,他們是如何幫助災民的。資深的經理Tina Hsing說:「今天很高興能請到與熊貓餐飲業一起合作的兩個慈善機構,一是紅十字會另一個是慈濟基金會,這兩個慈善機構為Harvey& Irma 颶風失去家園的災民們重建家園,不但提供捐款還供應熱食及醫療服務,讓五千多個受災戶家庭得到幫助,也非常感謝和高興與這兩個慈善機構一起完成救災任務。」
  • 中逸盛控股集團丨海南博鰲樂城維健罕見病臨床醫學中心揭牌
    11月14日,由海南博鰲樂城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香港維健醫藥集團、博鰲未來醫院三方共建的博鰲樂城維健罕見病臨床醫學中心成立,將致力於解決國內罕見病患者「用藥最後一公裡」的問題,並承接真實世界研究,助力境外罕見病藥品在國內註冊申報上市
  • 蘇州慈濟門診部 成立「睡眠治療中心」及「腫瘤治療中心」
    10月31日蘇州慈濟志業園區三喜臨門,一個是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開幕,另外兩個是蘇州慈濟門診部成立「睡眠治療中心」與「腫瘤治療中心」,一場守護大地健康——環保,與守護身體健康的揭幕儀式,在慈濟門診部舉行。現場百餘位觀禮民眾,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