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國界,澳洲尼平河在抗擊疫情的路上

2021-02-26 澳洲尼平河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已經打響

面對疫情,時間就是生命

2020年1月中國武漢爆發新冠疫情後,澳洲尼平河乳業第一時間啟動了緊急援助。自2020年2月初澳洲尼平河乳業首批捐贈進口牛奶抵達武漢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到3月後續捐贈進口牛奶等物資相繼運抵湖北等各個抗疫前線,一場歷時兩個月的時間賽跑和跨越大洋洲的萬裡緊急援助正式謝幕。

尼平河供捐贈600萬進口牛奶等物資為湖北疫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澳洲尼平河乳業一直奔跑在抗擊疫情的路上。

澳洲尼平河乳業捐贈的物資通過中華慈善總會、湖北慈善總會、捐贈城市有武漢市,孝感市和黃岡市三個地級市。武漢主要送達醫院有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武漢市一醫院、武漢第四醫院、普仁醫院、協和東西湖醫院、武昌醫院和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等湖北數十家抗疫一線醫院。

據悉,《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洲尼平河流域發現奶牛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788年,尼平河賦予了人類一種積極向上生命力的精神。危難之時,尼平河人用積極迅速的行動、有愛有擔當的行為,完美詮釋了愛無國界。

疫情面前,生命至上,面對的是病毒肆虐的嚴峻考驗。

     澳洲尼平河乳業中國區想盡辦法、千方百計從國內調集大量的口罩等防護品運往澳洲,儘管澳洲的疫情還不嚴重,但是為了保證工廠做到百分之百的「0汙染」和確保產品質量,工廠包括生產線在內的所有部門員工全部佩戴口罩、嚴格進行定期洗手消毒、工廠所有區域定期殺菌,按照高衛生等級標準開展生產作業。

澳洲尼平河乳業海外員工,放棄休假,用高效的工作效率,優質的奶源,嚴苛生產工藝、嚴守每一道生產工藝、用高效的物流方式快速的運至中國,運抵武漢,運抵抗疫前線。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澳洲尼平河無論是在奶源檢測、加工生產,還是在品控保障、儲運檢測和配送等整個過程中都啟動了高級別的管控預案。克服中澳兩國之間的文化及認同差異,在澳洲工廠增加口罩、護目鏡和防護服等安全防護措施,對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對生產車間及辦公區域增加每天定時消毒等措施進行防護。與此同時在產品生產後裝船前,對運輸貨櫃再次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清洗消毒,確保每一盒牛奶都安全無汙染的運抵中國。

澳洲尼平河乳業自2014年起就開始打造國際低溫冷鏈的供應鏈體系,從海外裝箱到萬裏海運再到國內清關有一整套詳盡和嚴密的流程方案。自澳洲尼平河董事會決定此次捐贈起,中國團隊在第一時間就成立了疫情防控物資馳援工作小組,提前做好了各項周密部署和工作預案。

2月12日,可以銘記的歷史時刻,在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正式啟用第一時間,澳洲尼平河首批進口捐贈物資順利抵達,尼平河湖北團隊全員出動,積極參加武漢雷神山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等現場的捐贈活動,親手將每一份愛心送抵一線!以切身行動成就大愛之美。白衣天使、患者在第一時間接收到來遠隔萬裡的捐贈物資,為他們提供營養補給和健康保障。抗「疫」前線營養供給,澳洲尼平河使命必達。

湖北的疫情,再次吹響了此次疫情捐贈的「集結號」。疫情爆發期,國內緊急調集物流車輛,湖北慈善總會為此次捐贈開設特別通行證。尼平河團隊不顧疫區的危險,親臨一線重疫區。期間恰逢武漢連日降溫、大雪、暴雨,尼平河團隊成員克服物流受阻、天氣惡劣等困難,不畏寒冷在風雪中搬運牛奶的畫面非常感人。

截止發稿前,澳洲尼平河順利完成此次對湖北疫區的捐贈。回顧這一張張感人的照片,白衣天使和患者的笑容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疫情無國界,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人心齊,戰必勝!

相信我們都能夠突破重圍,迎來生機!

澳洲尼平河將持續關注疫情的發展,

繼續為防控疫情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只要有需要 就一直在路上 - 記抗擊伊波拉、救助難民的無國界醫生鄒緯
    來自甘肅蘭州的兒科醫生鄒緯曾就職於廣州軍區總醫院,在十幾年前被公派至尚比亞執行官方援非任務時,她偶然結識無國界醫生組織,並於2012年正式加入。從那時起,鄒緯開始長期奮戰在衝突、疫病之地的醫療前線。兩年前,鄒緯曾奔赴獅子山抗擊伊波拉。今年,鄒緯又一次接到救援任務,目的地是南蘇丹。
  • 愛無國界!中國電科以「技術+物資」支持全球「戰」疫 | 社會責任
    中國電科第一時間發出「愛無國界」對外防疫援助倡議,並迅速集結電科國際、海康子集團、萊斯子集團、博微子集團、航電公司、聲光電子集團、國睿子集團、真空公司、22所、29所、36所等單位對巴基斯坦、法國、義大利、孟加拉、緬甸、土耳其等19個國家伸出援手,提供技術設備、防疫物資等援助。技術馳援,共克時艱。
  • 志願者的楷模——無國界醫生
    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令人敬佩的無國界醫生當屬志願者的楷模。無國界醫生組織於1971年在法國由一群醫生和記者在比亞夫拉戰爭和饑荒之後成立。
  • 講座紀實 | 做無國界醫生是怎樣的體驗
    無國界醫生(MSF)成立於1971年。比亞法拉內戰後,300萬民眾經受戰亂後的饑荒、疾病、暴力,卻沒有得到有效的醫療護理,13名醫生和記者由此萌發了建立MSF的想法。目前,MSF是國際上最大的非政府組織(NGO)之一,全球21個國家有辦事處。
  • 與無國界醫生同行,7500公裡在一起!
    什麼是無國界醫生?2. 無國界醫生裡只有醫生嗎?3. 如何申請加入無國界醫生?4. 加入無國界醫生後,需要做什麼?5. 在國內,我們可以為無國界醫生做些什麼?……A:什麼是無國界醫生?無國界醫生簡稱MSF,是獨立的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
  • 【科普】國際志願組織之無國界醫生
    CCTV-1曾推出一檔節目《朗讀者》,在首期節目中第二個出場的是一名無國界醫生——蔣勵,一名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主治醫生,三年前赴阿富汗做無國界醫生。在那裡,她和同事們每天接生近40例的新生嬰兒,幾個月中,接生新生兒數千人,無一例孕產婦死亡。看完《朗讀者》,你了解無國界醫生了嗎?
  • 【邀約】這是一場愛無國界的公益對話
    這是一場愛無國界的公益對話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公益踐行者面對面讓公益靈思的碰撞溫暖整個冬天
  • 「無國界醫生」組織裡的中國醫生
    幸而他們還有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Medecins Sans Frontiers)的幫助。  然而,2月15日,中國新年後上班的第三天,援助敘利亞民眾的無國界醫生組織被軍事襲擊,8名醫護人員失蹤。
  • 玉樹州紅十字會抗擊疫情捐款,來源、去向和滿滿的愛,都在這裡!​
    玉樹州紅十字會與各愛心人士手牽手一起抗擊疫情 愛心捐贈
  • 劍橋MSE同步閱讀:無國界醫生組織
    這就是無國界醫生組織誕生的時候。Since it started, Medecins Sans Frontieres has helped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無國界醫生組織所需資金的90%來自個人捐款,其餘來自政府和企業。無國界醫生幫助每個人,不分種族、宗教或政治。MSF has about 3,000 volunteer doctors in nearly 60 different countries.
  • 衝突背後 | 無國界醫生葉門員工的聲音
    考試路上,炮擊令道路被封鎖「我生於一個非常保守的家庭。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選擇離開家庭,或者自立門戶,獨自生活。戰爭令我不得不離開家和在城裡的房子,來胡班(Houban)生活。我從沒想過我會和家人會住在不同的地方。但生活在繼續,我們已經適應並變得更強大。我很高興家人對我的看法發生了變化——他們把我看作是一個能夠獨立掌控生活的堅強女性。
  • 無國界醫生,原來學醫還可以這麼酷!
    無國界醫生(英文名稱:Doctors Without Borders)無國界醫生於1971年12
  • 抗擊疫情,南華購物在行動!
    2020年1月31日下午四時許,南華購物董事長張少林先生攜夫人一同來到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生活物資一批
  • 抗擊疫情公益MV《奔奔奔》與《一抹潔白》來啦!
    一、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福建電視臺抗擊疫情公益MV《奔奔奔》      抗擊疫情公益MV《奔奔奔》,歌曲由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教師張含弓創作
  • 「域」愛同行 | 暖心!一次性捐贈25000隻口罩抗擊疫情!
    疫情當前,無數一線醫護人員、防疫工作者拋棄個人安危,戰鬥在疫情前線。
  • 臺東街道一線抗擊疫情工作實況!
    臺東街道黨工委書記朱宏年、辦事處主任黃偉帶隊到各社區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現場對疫情防控建檔、網格防控工作小組管理等工作進行指導,要求各社區繼續做好返青商戶的登記工作,將疫情防控通知傳達到位。街道紀工委對各社區內部工作人員疫情排查防控工作進行現場監督檢查,並提出整改意見。
  • 抗擊疫情,檢驗計量中心在行動
    公司要生產口罩專用料支援武漢疫情,任務緊急,刻不容緩。上了車慧穎有些緊張,因為這個調節劑雖然每次生產都需要分析,但由於使用量較少,一年只分析兩次。加上年前實驗室改造,設備所需要氣路尚未完工,原計劃年後再進行連接,但是由於疫情蔓延,施工也在順延。張慧穎的心裡十分忐忑,她抓緊時間撥通了高級技師姬亞軍的電話,把任務緊急和必要性敘述了一下,「慧穎,這個好解決,我馬上起床,準備出發。」
  • 抗擊疫情,電池企業在行動!天能、超威、旭派、久匯...,名單更新中!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見證了千萬同胞們勇往直前的勇氣和一方有難八方馳援的強大凝聚力,疫情在前,我們不退!雖然行業和領域不同,但抗擊疫情的責任與使命始終銘記於心,電池行業的眾多企業在第一時間行動了起來!天能集團捐款200萬元,同時還在全球採購醫用物資,用於抗擊疫情,彰顯大愛擔當。目前,已經落實了15噸消毒液,待物資到位後,再分批次捐贈或定向援助。
  • 東京塔點亮「中國紅」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
    當日,日本東京地標建築東京塔點亮「中國紅」,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松山芭蕾舞團等演出團體也在東京塔內獻上演出,支持中國抗擊疫情。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2月18日,日本東京地標建築東京塔點亮「中國紅」。 當日,日本東京地標建築東京塔點亮「中國紅」,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松山芭蕾舞團等演出團體也在東京塔內獻上演出,支持中國抗擊疫情。
  • 行人少,都宅在家為抗擊疫情做貢獻
    行人少,都宅在家為抗擊疫情做貢獻   圖文:劉國雄因為疫情來襲,你有幾天沒出門了?春節到現在,各方都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而努力,市民們宅在家裡是積極響應「不串門不聚會」的號召,自我隔離與防護。看來市民們都很自覺,宅在家裡,或者在家上班,路上的人基本上是到單位上班或者出來買食品的。確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大家都應該積極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