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香港消委會檢測本地奶粉含有致癌成分」的消息廣受關注。
深圳市消委會對相關報告也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解讀,到底香港奶粉能不能買呢?
(8月22日《今日關注》播出視頻)
8月17日,香港特區消委會在官網發布消息稱,他們對當地15款預先包裝的嬰兒奶粉進行測試,其中有9款產品驗出汙染物縮水甘油酯(GE)和基因致癌物氯丙二醇(3-MCPD)。
近日,深圳消委會聯合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也對香港消委會發表的這份檢測報告進行研究解讀。
深圳市消委會研究專員 李智儒
「縮水甘油酯(GE)和氯丙二醇(3-MCPD)都不是人為添加的物質,而是在奶粉加工的過程中加入了油脂,在精煉過程中高溫所產生的副產物。」
深圳消委會指出,本次香港方面的比較試驗,氯丙二醇(3-MCPD)參考的是世衛組織、歐洲食物安全局對該物質的人體每日可容許攝入量。縮水甘油酯(GE)參考的是歐洲食物安全局的限量標準。
15款樣本奶粉中,只有1款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可容許攝入量,其他14款均符合相關標準。
工作人員還表示,不能拋開劑量談毒性,香港奶粉總體還是安全,市民無須過分擔心。
針對香港消委會報告指出的:部分海外奶粉產品營養素不達標。深圳消委會也作出特別提示。
深圳市消委會研究專員 李智儒
「特別是美國歐盟的標準跟國內是不一致的,如果嬰幼兒長期食用這種國外的嬰幼兒輔食,可能會導致某種營養素缺乏,或者某種營養素超標。」
特別提醒: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在過往的「海淘食品」測試中,發現部分海外產品在製作過程中,會因應當地人不同的情況配比不同的營養比。因此,街坊在海淘這些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廣東臺記者 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