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一位在上海打拼的無為賣魚郎的故事!

2021-02-19 青絲無為
點擊上面微信號關注我關注我喲

每日推送帳號本土文化,同城活動,吃喝玩樂,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最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關注我們妥妥沒錯!(廣告合作:13866999788)

---

楊曉月是無為縣泉塘鎮大楊自然村人,一位在上海打工的普通賣魚郎。多年來,他堅守誠信,弘揚美德。他的事跡先後被一些媒體報導。2012年,楊曉月被上海市徐匯區評為「誠實守信道德模範」。

在上海徐匯區田林街道宜山菜場,楊曉月的魚攤位置不是最好的,卻是最熱鬧的。因為他賣的魚味道鮮,而且從不短斤缺兩。野生黑魚,外面超市賣22元一斤,他這裡只賣13元,當然除了便宜,魚的質量很關鍵。為了挑到更好的魚,他可以在批發市場一直等到凌晨一兩點,質量不好的絕不進貨。他公開承諾:凡是魚肉有柴油味、泥土氣的,可以原價退回,並且以一罰三。

從 1993年開始在宜山菜場賣魚,一幹就是23年。在好幾年時間裡,楊曉月幾乎沒掙著錢。 「同行們暗地裡都笑我傻,同樣賣魚的,人家房子都買好了,戶口也有了,而我還擠在狹小的出租房裡。 」其實,楊曉月心裡也有些不是滋味。但是,他一直記得在出門打工前母親叮囑他的話,「在外面要走正道做善事」。誠信二字懸在心頭,用技藝和誠意去賣魚,楊曉月的堅持終獲回報,他的魚攤生意開始越來越旺。

到2002年,楊曉月手頭上有了點錢。一次,他路過田林五村時,看到居委會門口貼著捐款名單。他心頭一熱,這個地方真有愛心,有困難大家幫。於是,他給居委會寫了封信要給小區裡的困難家庭送魚。一開始,他每周都送,送得人家都不好意思再收,覺得這位農民工自己也不富裕。如今,楊曉月改成逢年過節送魚,捎上剛從魚市場進的貨,踩著黃魚車為困難家庭送魚,而且「要送就送最好的」。

2011年,楊曉月的母親病重,她指著外頭的路告訴楊曉月:「現在我們家條件好一點了,不如把門口的路修修好。」楊曉月心裡明白,母親一直拿他們兄弟幾個孝敬的錢,託人買水泥、黃沙鋪那條坑坑窪窪的環村路。母親過世後,他就跟出門打工的朋友們商量修路,大家合夥湊了28萬元,終於修好了一條水泥路,現在汽車能開進村了。

(安徽日報 本報通訊員 劉延年 光明)


關注我微信號:xmsddssh(←長按複製)

投稿QQ:1686375500;商務合作QQ:13966375500;了解更多,請關注微信號

相關焦點

  • 「南俠」「北俠」在無為被抓
    點這裡關注無為老鄉網2019年8月15日,蕪湖市公安局對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石澗鎮龔海平犯罪團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陸續抓獲了龔海平
  • 飲水思源,無為老鄉捐款29萬裝路燈
    百盞路燈照亮家鄉路來源 無為市高溝鎮 作者 鄧譽涵「自從這條路安裝上路燈,居民們晚上回家根本不用擔心
  • 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
    >基於對中外文化差異和融通的理解與思考,探究產生異同的歷史文化原因;具有跨文化意識,能夠以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方式調適交際策略;領悟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具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分析、鑑別文化現象所反映的價值取向,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汲取優秀文化,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感;能夠用所學的英語講述中國故事
  • 無為運管部門查扣違規營運車輛,外地計程車和網約車……
    2020年3月3日,根據市防控指揮部通告相關規定,無為市公路運輸管理所對皖B9N670網約車作出暫停營運。2020年3月2日,根據市防控指揮部通告相關規定,無為市公路運輸管理所對皖B84843計程車作出暫停營運。
  • 記憶紀華福重回協和講述「協和故事」
    10月26日下午,紀華福來到武漢協和醫院,將協和醫院過去的「故事」歷史娓娓道來。時值武漢協和醫院建院150周年,協和醫院第一任院長紀立生的孫子紀華福(Ewen Walford GILLISON )和他的家人,也不遠萬裡從英國來到了武漢。
  • 一家四代聾啞人 臺灣聾啞夫婦打拼創業賣滷味
    嘉義市聾啞夫婦江澤明(右二)、鍾惠珍(左二)與母親(右一)開「三三古早滷味」,在聾人朋友與手語翻譯員周湘瑤(左一)協助下
  • 【滬語悅讀】上海人搭新上海人(作者:張黎明 講述:王浩峰)
    上海人搭新上海人作者:張黎明講述:王浩峰推薦:丁迪蒙點擊下方收聽音頻,時長4分33秒。為啥搿兩年勒拉上海會得出現「新上海人」搿個稱呼,勒拉北京搭深圳廣州咾啥嘸沒搿個講法個。搿張標籤勿曉得啥辰光撥啥人貼上去個?
  • 石家莊有個「幸福小屋」 講述人們在這裡的幸福故事
    8月31日,第二屆「善美石家莊」微電影大賽「幸福小屋」在石家莊萬達商業廣場3號門設立,現場開展「尋找身邊幸福主角」活動,邀請廣大市民、網友來到「幸福小屋」講述自己在石家莊的
  • 無為村民撿到一隻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月19日13時許,無為市公安局陡溝派出所接指揮中心指令:轄區忠臺行政村有一熱心的居民在地裡勞動時,意外「撿到」一隻受傷的鳥兒,疑似國家保護動物,需要救助。接警後,該所民警立刻前往現場。14時30分許,無為市林業部門工作人員趕到陡溝派出所,民警將鳥兒順利交接給對方。經初步鑑定,此鳥名為「夜鷺」,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據悉,夜鷺大多棲息、活動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澤和水田地上。夜出行,喜結群,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 唯一已知的出生於朝鮮勞改營並逃出來講述故事的人 「脫北者」承認編故事
    據新華網報導,逃亡至韓國的朝鮮人申東赫曾把自己的故事講述給美國記者布萊恩•哈登,布萊恩•哈登以此為內容寫成一本暢銷書,引發廣泛關注。申東赫18日說,他先前所言並不完全真實,並表示歉意。申東赫出生於1982年,先前聲稱自己出生於朝鮮一處勞改營,曾告發母親和哥哥導致兩人被處死。
  • 兩個人的五星紅旗——用全媒體形式講述新時代英雄故事
    現場嘉賓合影《兩個人的五星紅旗——王繼才與王仕花的守島故事》作者鄭晉鳴在發布會上向大家講述了時代楷模王繼才、王仕花的感人故事,分享了他九上開山島採訪的經歷與感悟,現場引起了大家的共鳴,2014年8月5日,鄭晉鳴帶著五個學生第一次上開山島,在島上住了5天,進行了深入採訪,被王繼才、王仕花夫婦28年堅守小島,只為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故事所感動,寫出了《王繼才夫婦28年孤島守海防》和長篇通訊《兩個人的五星紅旗》,這兩篇刊登在光明日報大稿件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
  • 《賣魚郎》的詩和遠方(上)| 海派修身達人
    可對於宜山菜場的賣魚郎楊曉月來說:誠信是他最看重的東西。從16歲到上海,離家的27個年頭裡,他一直謹記著母親教導的六個字:「走正道、做好人」。本片根據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感動徐匯」道德模範人物楊曉月真實故事改編。《賣魚郎》(上)(選送:徐匯區委宣傳部、文明辦)楊曉月出生在安徽巢湖農村
  • 【微分享】安徽無為市:切實管控建設工程混凝土質量
    為有效控制在建工程混凝土質量,保證工程實體混凝土強度,無為市住建局質安站及時採取措施對混凝土質量實施高效管控。因建材市場大環境影響,沙(砂)、石子等材料短缺現象較突出,價格高、原材質量差等現象導致全國範圍內建築工程混凝土質量普遍存在下降趨勢。為有效控制在建工程混凝土質量,保證工程實體混凝土強度,無為市住建局質安站及時採取措施對混凝土質量實施高效管控。
  • 亞當夫婦再聚首,講述當年「我結」故事
    ——點擊上方藍字——新聞來源:新浪微博&騰訊微博@韓國me2day【10Asia】[亞當夫婦再聚首,講述當年的"我結"故事] 將於明晚播出的"Happy Together"節目中,佳仁談起當年拍攝時的故事:「當時趙權對於skinship特別害羞,『甚至讓我懷疑是不是我太沒有魅力,逼得我主動尋找skinship機會」「新婚旅行中我輕輕地依靠到趙權肩膀
  • 給無為馬廠村愛心人士和鄉賢點讚
    歡迎關注微信義行善舉溫暖人心馬廠村「10.17」扶貧日活動來源 無為周刊
  • 無為女子為情夫幹傻事,被判死刑!
    被告人李玉蓮:47歲,安徽省無為縣人;被告人任俊元:52歲,與李玉蓮是同鄉鄰居。
  • 【講述福州】黑板報「總編」黃以孟的陽光故事 新欄目上線,熱騰騰的
    【開欄的話】   《講述福州
  • 賣玉蘭花的79歲上海阿婆:錢不重要,主要是想……
    在上海有一種獨特的情懷叫「白蘭花」「梔子花、白蘭花,五分洋鈿買一朵…」賣花的阿婆一口吳儂軟語
  • 特寫:上海美髮屋 甘心無悔暖翼城
    上海美髮屋新址你可記得,縣城街上各形各類的理髮店,國營的、個體的,這個憑手藝就能養家餬口的行當遍布城鄉。有手動推子,有忽拉帶響的磨刀布,後來時興的吹頭、摩絲定型、一洗黑等等,過來人都應該還能記得,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多傳統的理髮店也逐漸淡出人們視野,取而代之的是如雨後春筍般開遍大街小巷的、形形色色的、崇尚個性張揚的個體髮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