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立生於光緒八年(1882年)任漢口仁濟醫院(協和醫院前身)外科醫生,為武漢地區最早的外科西醫生。1883年,紀立生開始主持醫院工作。
紀華福是紀立生孫子。
10月26日下午,紀華福來到武漢協和醫院,將協和醫院過去的「故事」歷史娓娓道來。
時值武漢協和醫院建院150周年,協和醫院第一任院長紀立生的孫子紀華福(Ewen Walford GILLISON )和他的家人,也不遠萬裡從英國來到了武漢。
1934年,紀華福出生在當時的武漢協和醫院, 5歲離開武漢前扁桃體發炎,是協和的專家為他做的切除術。隨後他就被送到上海,1950年回到英國。他還記得當年協和醫院都是木石結構的樓梯、踩上去地板吱吱作響。如今,協和醫院高樓林立,床位已有5000張。
紀華福先生雖然身在海外,可是一直非常關心協和醫院的發展。他主持編寫的著作《協和醫院的前84年》,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甫一到漢,院方就邀請他就醫院歷史,為全院職工做了一次精彩的講座。他在講座中介紹了建國前協和醫院的緣起和發展,以及協和歷史上的諸位先賢,如楊格非、紀立生、包惠蓮等。他強調,護佑人民群眾的健康,這是協和醫院一以貫之的宗旨。
「看著祖輩的事業在很好的傳承,我很驕傲。」紀華福說,如果他的祖父、父母看到醫院今天的發展,一定會非常驚嘆。
協和醫院院長王國斌出席本次活動,並表示歡迎紀華福的來訪。王國斌院長在對紀華福的講述做出總結的同時,對協和醫院建院150周年開幕式活動做了簡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