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很多冒充知名醫院的機構。除了冒充協和醫院,還有「華山」「齊魯」「同濟」「天壇」等醫院都常常被假冒。
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部分醫院「傍名牌」等問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重拳出擊,開展堅決清理整治知名醫院被冒牌問題行動,逐一核查在名稱中使用「協和」「同濟」「華西」等知名醫院字號的營利性醫療機構,嚴厲懲處擾亂醫療市場秩序違法行為。
只有2家與北京協和醫院有淵源
記者今天(9日)通過某商業企業信用信息平臺檢索「協和醫院」,共計出現100多條結果。有的說自己是「協和醫院某某分院」,有的說屬於「協和醫療集團」,還有的沿用「地名+協和醫院」的套路。此外,「同濟醫院」也有上百個,普通群眾難以區分。北京協和醫院宣傳處常務副處長陳明雁接受採訪時介紹,除「北京協和醫院」,只有2家與北京協和醫院有歷史淵源的醫院,一個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協和醫院」,另一個是「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市場監管總局登記註冊局名稱登記管理處處長金長峰說:「我們看到有一些地市或者區縣,也有一些叫『協和醫院』『湘雅醫院』,實際上並沒有得到這些知名醫院的授權,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關係,這樣沒有授權關係的醫院,我們就要進行糾正。」
知名醫院被「傍名牌」的亂象由來已久,近年來監管部門也不斷出手整治此類擾亂醫療市場秩序的行為。2020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就發布《關於對知名醫院等機構被冒牌問題開展清理整治的通知》,各地也都開展部署了相關工作。今年1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登記註冊局局長楊紅燦曾表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將火神山、雷神山等敏感字詞納入到系統管理之中,我們配合相關部門部署開展知名醫院等機構被冒牌的問題進行了清理整治行動。」
「名醫坐診」、誇大病症
屢禁不止的「山寨醫院」套路多
「山寨醫院」醫療水平一般,卻很會營銷。有的通過編造「名醫坐診」、誇大病症、術中術後加價等違法行為獲益,有的甚至利用網際網路搜尋引擎競價等方式吸引患者。儘管監管部門多次採取整治措施,但「山寨醫院」依然屢禁不止。△資料圖
此外,知名醫院在打假維權的道路上,也存在多重阻力。有些山寨醫院故意登記與知名商標相同或相似的企業名稱,並進行簡化使用,從而規避商標侵權。
清華大學法學院衛生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認為,這種明目張胆地盜用知名公立醫院的名稱去舉辦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行為,是明顯的違法行為。「在這個領域中,監管的範圍、機構、人員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加強。」新修訂的《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自今年3月起施行,企業名稱登記,將從過去30年來的預先核准制度,改變為自主申報。
但楊紅燦表示,取消名稱預先核准不代表登記機關不再審查企業名稱。「對於存在違反法律法規,違反良俗和誠信意識以及『傍名牌』等不正當行為的企業名稱,市場監管部門也將嚴格按照有關的法律規定進行監督管理。」
△圖片來自網絡
邢鑫律師指出,新修訂的《規定》強化了企業名稱登記事中事後監管,明確涉及「傍名牌」等企業名稱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主體可以請求登記機關予以糾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市場監管總局介紹,全國市場監管部門今後將加大力度打擊醫療機構擅自使用知名醫院名稱標識的行為,同時將加強與衛生健康等部門的協調溝通,建立知名醫院品牌保護的長效機制。「對嚴重違法的要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進行失信聯合懲戒。」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ID:zgz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