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常見的化驗單是什麼?
當然是血常規!我們教大家如何分析血常規的報告。
首先,報告單上有 3 個縱向數據,從左到右分別是:檢測項目名稱、您的化驗數值、正常數值範圍。用「↑」和「↓」代表您的化驗數值是高於正常還是低於正常。
白細胞(WBC):人體主要的防禦細胞,血液中的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
白細胞的正常值是(4-10)×109/L
白細胞是血常規報告單中的一大項,其正常值為(4-10)×109/L。它有著抵抗外界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侵入;對機體起到防禦的作用。
因此,一旦白血病患者出現「骨髓抑制」,就表明藥物「殺死」過多的白細胞,人體防禦功能減弱,就會出現白細胞降低的現象。
白細胞其實是這些細胞的總稱,主要包括為: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細胞、嗜鹼性細胞等。
中性粒細胞的主要的作用是吞噬細胞,當人體出現一些感染或炎症的時候,中性粒細胞會從骨髓中釋放一部分,血液中其他的部分中性粒細胞會趕到有炎症的地方。
因此,當白血病患者存在「骨髓抑制」時,機體防禦力不夠,中性粒細胞數值會有明顯下降。相反當機體出現感染、炎症時,中性粒細胞數值會上升。
當白細胞數值<1.5(1500個/微升)或中性粒細胞絕對值<0.5(500個/微升)時,說明患者骨髓功能顯著抑制,機體防禦機制處於「崩潰」邊緣,極易發生發熱、嚴重感染等併發症。通常情況下,醫生會使用刺激骨髓粒細胞前體成熟的細胞因子藥物,如重組粒細胞集落生長刺激因子、重組粒-單核細胞集落生長刺激因子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以加快中性粒細胞的恢復,幫助患者度過困難的骨髓抑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