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由具有4年專職翻譯經驗、現從事自由翻譯的媽咪「Bevon英語翻譯」運營。旨在分享翻譯筆記和育兒心得,歡迎長按左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今天整理張培基《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一)》的第一篇,《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原文為李大釗先生所著。對於李大釗,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女兒講過的那句,「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所以,從今天起,想要學習散文翻譯的盆友,就跟我一起踏踏實實地學吧(建議購買書本,支持正版。但短期內未能拿到書本的,可前往我的百度雲盤下載資源,連結:http://pan.baidu.com/s/1nvFHdXJ 密碼:x492)。
「忠實原文」一直是圈內人士倡導的一項基本翻譯原則。有些人認為,「忠實原文」就是直譯。但有時候依照原文逐字逐句翻譯,並不見得就是「忠實原文」的最佳展現,而是「死譯」、「硬譯」,尤其文宣類中譯英。
舉個簡單粗暴的例子:
原句: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
直譯:Through this class, I know many rules of being a person.
點評:1、通過這堂課,一般考慮固定搭配,in this class,使用介詞「in」而不是「through」。2、「做人」可以理解為「做一個XX的人」,如「做一個有用的人」,becoming a helpful person.
其實,可以將原句理解成,我在這堂課上學到很多關於行為處世的知識。參考翻譯:I learnt a lot about conduct of life in this class.
所以,在翻譯過程中,我們往往需要以保持作者本意為前提,將原文轉述成另一個版本。下面就以張老翻譯的這篇《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為例,從三個方面具體說說,為什麼中譯英時需要轉述原文。
為方便識別,我們把原句稱為A,譯文稱為B。
中文一詞多義的情況不勝枚舉。翻譯時,需要仔細斟酌它的具體含義,從而選擇相應的單詞或詞組。例如:
A: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
B:A mighty long river sometimes flows through a broad section ...
分析:聯繫上下文,這裡的「境界」可以轉述為「地段」、「部分」等,因此不宜按字面直譯為「realm」。那麼,譯者為什麼不選用「area」、「place」等表示「地方」的詞呢?因為長江大河是一個整體,「寬闊的境界」和「逼狹的境界」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故此敲定「section」。
在歪果仁眼裡,中文怕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了。因為它不僅有複雜的筆畫和讀音,而且詞語的搭配更是讓人應接不暇。例如,在評論某人的所作所為出人意料時,我們經常會說,他好奇葩。可正式場合下,「奇葩」明明屬於褒義詞,用來形容事物珍貴奇特,如,薄胎玉器是中國藝術界的一朵奇葩。
以這篇譯作為例:
A:我們應該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行的曲調,在這悲壯歌聲中,走過這崎嶇險阻的道路。
B:Let us brace up our spirits and march through this rugged, dangerous road to the tune of our solemn, stirring songs.
分析:「拿出雄健的精神」,其實就是「弘揚雄健的精神」,「雄健的精神」譯者前文使用「heroic spirit」,「弘揚」可以用「uphold」、「carry forward」等詞,千萬不要直接「take out」,外國人會被迷亂噠。此處,張老選用「brace up our spirits」(振作精神)取代之。brace up 振作;brace up 振作;brace up 振作。重要的生詞念三遍。記住了嗎?
還記得上小學時,老師總會叫我們背同義詞、反義詞。那時候不解,為什麼同義詞和反義詞會屢屢在考試中出現。現在,身為半個文字工作者,我也算能夠體會老師的苦心了。對於中文,同一個意思,在同一個文段乃至整篇文章中,儘量選用同義詞表達,可以增強文字的可讀性。英文也不例外,甚至要求更高。
不信,在英文翻譯中文時,認真觀察原文;或者拿出翻譯大神撰寫的教材,看看是否有該方面的理論(此處推薦韓剛老師的《B2A「譯點通」:90天攻克CATTI二級筆譯》)。
例如:
A:志於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因是高高興興地向前走,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
B:While a determined traveller cheerfully continues his journey upon reaching a safe and smooth place, he finds it still more fascinating to come to a rugged place...
分析:全文總共出現6處「境界」。這裡的「境界」與「歷史的道路,不會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The course of history is never smooth. It is sometimes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中的「境界」具有類似意味。但此處譯者將「境界」翻譯為「place」,後者則將「境界」融入「艱難險阻」,直接處理成「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好了,今天的筆記就整理到這裡。明天我們繼續。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關注「Bevon英漢互譯」)
自由譯員,全職媽媽
4年專職翻譯經驗
主要承接出國材料、法律文書、文宣類稿件翻譯
其他稿件酌情承接
歡迎約稿
新浪微博/簡書:Bevon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