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蘇某在某APP上找到了賣家王某,向其詢問購買螃蟹的事宜,被誘惑添加暱稱:A大型水產培育基地的微信,以繳納買螃蟹訂金為名,騙得微信轉帳1000元訂金。
犯罪嫌疑人盧某夥同孫某、劉某,通過事先預謀,以在網上發布廣告的方式騙取被害人信任,後以銷售大閘蟹的名義騙取被害人吳某等42名受害人,涉案金額6萬餘元。受害者涉及17個省市。
8月24日,號稱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綜合類目O2O在線交易平臺「螃蟹雲購」,遭國內眾多會員舉報,公司被公安機關依法查封,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警方立案偵查。
此類案件的詐騙方式為:網購詐騙。不法分子通常在網上發布出售螃蟹的虛假信息,並以較大差價吸引受害人,利用受害人貪圖便宜的心理,以先付款後發貨方式,騙取直接網銀或者微信、支付寶轉帳,後將受害人拉黑,逃避打擊。
微信砍價。不法分子藉助微信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的特點,利用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理,通過發送朋友圈連結,以「幫忙砍價,免費贏取大閘蟹」的噱頭吸引消費者,並在連結下方列出砍價已成功的網友名單,獲取個人信息為後續實施詐騙做鋪墊。
低價銷售。不法分子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39元10隻大閘蟹」之類的虛假信息,以「預售秒殺,順豐包郵」等為噱頭,要求轉發朋友圈,再留下一個手機號碼,在家坐等收貨。實則為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為進行另類詐騙找目標,受害人根本收不到貨物。
釣魚網站。不法分子通過製作釣魚網站,以「促銷」「團購」大閘蟹等低價誘惑,海量發送植入木馬病毒的連結,誘使受害人點擊連結,竊取信息,以此實施詐騙。網站頁面考究,與正規網站或仿冒網站幾乎一模一樣,普通群眾很難辨別。
詐騙特點為:作案時間:農曆入秋後,特別是中秋、國慶前夕為發案高峰期,具體發案時間不固定,全天候均有發案。
作案人員:多人團夥作案,組織周全嚴密,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作案目標:主要針對急需購買螃蟹過節送禮、自家嘗鮮,或貪圖小便宜,但防騙意識不強的群體,受害人一般都會熟練使用手機支付寶、微信轉帳、銀行交易等業務。
作案手段:此類詐騙通常用網絡、微信朋友圈、簡訊等途徑發布出售螃蟹的虛假信息,以「超低價、高質保」來吸引受害人,誘導受害人在指定的釣魚網站進行匯款交易或者通過微信、支付寶轉帳方式等方式騙取錢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