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機復活!第二季淨利51億美元超預期,液晶部門營業利潤下滑74%

2021-02-21 CINNO

據外媒報導,三星電子今天(7月28日)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在Galaxy S7智能機強勁銷售和大幅削減成本的推動下,三星第二季度淨利潤超出分析師預期。

三星周四在一份監管文件中稱,剔除少數股東權益,公司第二季度淨利潤為5.83萬億韓元(約合51億美元)。相比之下,分析師平均預計,三星第二季度淨利潤為5.64萬億韓元。


三星第二季度營收為50.94萬億韓元(約合45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48.54萬億韓元增長4.9%,略高於本月初宣布的50萬億韓元預期;營業利潤為8.14萬億韓元(約合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90萬億韓元增長18%。

三星是蘋果iPhone 6s系列機型銷售疲軟的最大受益者。由於美國運營商協助推廣Galaxy S7智能機,三星自主營銷費用得到降低。儘管全球經濟增長依舊乏力,但是半導體和顯示面板價格的下滑也推動了三星其它消費電子品的銷售。三星預計,下半年的營銷費用將會增長,在工廠和設備上的支出也會上升。

「Galaxy S7、電視等終端用戶產品帶動了三星第二季度業績,組件業務錦上添花,」韓國大信證券分析師卡萊爾·金(ClaireKim)表示,「移動部門利潤可能會在第三季度小幅下滑,但是三星將再次提前發布新款Note設備來應對這一局面。」

三星已宣布,將於8月2日在紐約、巴西和倫敦發布新款配備更大尺寸屏幕的Note設備。

按部門劃分:

——移動部門營業利潤為4.32萬億韓元(約合3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76萬億韓元增長57%。除了Galaxy S7外,J系列等廉價智能機也是推動移動部門利潤增長的因素;

——晶片部門營業利潤為2.64萬億韓元(約合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40萬億韓元下降22%,源於晶片價格受到了需求降低的拖累;

——液晶面板部門營業利潤為1400億韓元(約合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400億韓元降低74%,源於價格下滑、競爭加劇;三星也在開發柔性顯示屏,OLED屏幕預計將在2020年成為主要智能機顯示屏技術;

——消費電子部門營業利潤為1.03萬億韓元(約合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100億韓元增長390%,主要受益於面板價格的下滑。

「展望今年下半年,公司預計將會延續上半年的穩定表現。高附加值產品的銷售增長以及需求和供給條件保持穩定將推動組件業務利潤增長,進而提振公司業績,」三星在一份聲明中稱。

三星同時宣布,將回購價值1.79萬億韓元的股票。(鳳凰科技編譯/簫雨)

高精尖人才集結號吹響!

不用看JD!只要你是面板界精英,小C君傾力免費為你謀得高薪好職位

簡歷請投遞至hr@cinno.co

點擊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報告 | 2016Q1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分析 (簡版PPT)

相關焦點

  • LG電視巨虧827億,LG電子利潤暴跌60%!
    當季LG電子營業利潤同比去年同期暴跌約60%,僅2440.67億韓元(約13億元人民幣,數據僅供參開),遠低於機構分析師預期。此外,公司當季淨利潤也同比暴跌45%至2263.88億韓元(約12億元)。據家電網了解,此前韓國證券機構分析師對LG電子2015年第二季度的營業利潤估算在3000億韓元以上,而2014年第二季度,LG電子的營業利潤為6060億韓元。今年第二季度,LG電子營業收入同比大跌7.6%至13.9256萬億韓元(約751億元)。
  • Note7爆炸對三星影響有多大?似乎我們都想錯了...
    ,公司2016年第三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5.6%,超分析師預期。三星周五在監管文件中稱,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公司營業利潤預計約為7.8萬億韓元(約合70億美元),同比增長5.5%。不過三星第三季度銷售額預計將降至大約49萬億韓元,同比下滑5.2%。
  • 三星退出,飛利浦分拆,歐司朗縮減,全球LED照明市場再起波瀾
    早在2010年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健熙重返三星電子並擔任董事長時,三星集團便把LED市場定為一項新的增長業務。而目前,三星電子的業績不斷下滑。今年第二季度,三星電子同比降低8.9%,淨利同比下滑19.6%。預計其第三季度的營業利潤將達近三年最低。 分析稱,三星的這一決定凸顯了「後李健熙時代」,三星決策者的新戰略布局。
  • 韓國手機巨頭在中國混不下去了,三星手機正逐步失去中國市場份額
    10月31日周三,三星公布最新財報顯示,在截至9月份的三個月裡,三星電子淨利潤增同比增長18%至13萬億韓元(約合114億美元),其中晶片業務表現亮眼,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7%至13.7萬億韓元(約合119.8億美元),營收增長24%至24.7萬億韓元(約合217.5億美元)。然而,笑中帶淚的是,三星今年智慧型手機的表現令人堪憂。
  • 【業績】臺泥:2016年預計稅後淨利超74億 同比上漲28%
    配合供給側改革,加上水泥同業間的錯峰生產、減產保價,2016年臺泥大陸市場營運從下半年起絕地反攻,終於逆轉勝;預估去年的稅後淨利將可超過
  • 聯發科迎來「第二春」,仍難圓高端夢
  • 瑞儀Q4營收挑戰季增3成;但全年估衰退
    預估第四季營收有機會季增3成、但與2015年同期相較可能仍減少2成。預期全年營收可能亦衰退兩位數幅度。展望2017年,公司認為2017年營運表現不會比2016年差。儘管新一代iPhone屏幕可能開始導入AMOLED面板,但據傳客戶可能推出三款iPad新機種、而2016年iPad只有一款新機種,同時,對非蘋廠牌客戶有機會開始量產供貨。
  • 松下家電利潤暴跌,中國區銷售跌得最慘!
    松下第一財季家電業務部門(Appliance)實現營收5990億日元(約合30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跌3%,實現營業利潤238億日元(約12億元),同比大跌23%。松下家電部門當季營收額佔其總營收比重為32.24%,營業利潤比重為31%。
  • 匯損惹禍,華碩去年淨利分家以來次低
    ,讓全年合併營收持平;不過新興國家匯率波動劇烈,卻導致華碩全年匯損達22億元(新臺幣,下同),進而稅後淨利年減12%,EPS(每股稅後盈餘)僅23.02元,創下2010年與和碩分家以來的次低水平。華碩昨天公告2015年自結財報,總計全年品牌合併營收為4,365.2億元、年增0.1%,營業利益200.5億元、年減1.2%,營業利益率4.6%、年減0.1個百分點,稅後淨利171.0億元、年減12.2%,年度EPS
  • JDI資金短缺,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擬提供750億日元援助
    近日,據華爾街日報,JDI目前正與國資控股的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洽談,後者將向其以償還順位較低的次級債券形式提供750億日元(約合7.03億美元)的金援。據報導,因佔 JDI 營收過半比重的美國蘋果的新品iPhone銷售不振,加上液晶面板價格下滑,導致 JDI 業績持續嚴峻,已連 2 年陷入虧損,目前已無力自主籌措投資 OLED、車用面板等成長領域所需的資金,故期望藉由 INCJ 的金援提高信用,並藉此(INCJ 提供金援)獲得銀行的長期融資。
  • 三星首款摺疊屏手機銷量超百萬部,售價高達2000美元
    三星首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儘管上市之路並不順暢,但仍然在近日上交了銷售超百萬部的答卷。
  • 利潤暴跌300億!全球第一大石油公司如何吊打第二到六大石油公司?
    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在當地時間11月3日上午發布財報顯示,該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淨利潤為442.1億沙特裡亞爾(約合831.15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4.6%。財報顯示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導致的原油價格下跌、銷量下降以及煉油和化工產品利潤率的下跌,至此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今年前9個月的淨利潤為350.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超過48%。根據世界500強的排名,僅從石油角度考慮,將沙特阿美定義為全球第一大石油公司,第二到第六大石油公司依次是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殼牌石油、英國石油、埃克森美孚。
  • 臺灣手機排行榜:三星艱難奪魁,HTC被華碩吊打!
    2016年,臺灣市場全年手機銷量約800萬部,相比上年減少了53萬部,其中三星以172萬部奪冠,佔據份額21.60%,蘋果則以19.82%緊隨其後,和全球形勢差不多。臺灣本土品牌華碩這幾年上升勢頭明顯,16.04%拿下第三,穩穩超越HTC 14.37%。
  • 杯具的LG,電視虧損手機又被華為小米幹趴
    LG電視機業務陷入虧損泥潭,智慧型手機業務也表現不佳。7月30日,韓國LG電子股價收盤暴跌6.74%。根據29日LG電子財報,第二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去年同期暴跌約60%,僅2440.67億韓元(約13億元人民幣,數據僅供參開),淨利潤也同比暴跌45%至2263.88億韓元(約12億元),主要是智慧型手機銷售不振,電視機銷售疲軟。
  • 蘋果手機「單機」統治力驚人:別說華為,連三星都看不到尾燈
    ScientiaMobile的統計顯示,第三季度,在亞洲,儘管是三星、華為等手機廠商的主場,但使用最多的TOP5智慧型手機中,前四名都屬於蘋果,三星僅佔一席,更沒華為什麼事。再看歐洲市場,和亞洲類似,蘋果在手機TOP5榜單上實現了幾乎霸屏,只有三星忝陪末座,此外沒有其他任何一家手機廠商的身影。TOP5平板中,仍然是蘋果的內戰。
  • 牧德科技Q3毛利率高達64.3% 前3季EPS 3.24元
    【維文信PCB】PCB及半導體自動光學檢測(AOI)設備大廠牧德科技2015年第3季財報出爐,其第3季稅後盈餘6435萬元,每股淨利為1.5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