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鳳凰新聞
全球手機市場飽和,三星手機出貨量下降,華為卻迅猛增長。
10月31日周三,三星公布最新財報顯示,在截至9月份的三個月裡,三星電子淨利潤增同比增長18%至13萬億韓元(約合114億美元),其中晶片業務表現亮眼,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7%至13.7萬億韓元(約合119.8億美元),營收增長24%至24.7萬億韓元(約合217.5億美元)。然而,笑中帶淚的是,三星今年智慧型手機的表現令人堪憂。
8月27日,調研機構IDC發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數據。三星手機以20.9%的市場份額榮登冠軍寶座,然而另一個不得不忽略的事實卻是,三星的出貨量出現了10.4%的下降。我國的華為公司則以15.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0.9%,並成功超越蘋果。
手機霸主三星出貨量大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持續跌落。8月25日,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表明,在國內,國產手機佔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其中,華為佔27%、OPPO佔21%、vivo佔20%,小米佔14%、蘋果手機佔8%。華為、榮耀雙品牌的優勢不斷擴大,銷量穩居市場第一。而三星手機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已不足1%。三星電子,似乎將要消失在中國市場。
▲ 圖片來自:鳳凰新聞
有意思的是,全球第一大智慧型手機品牌,仍然是三星。
今年很可能是三星手機銷量在國內備受打擊的一年,根據IDC和Strategy Analytics的市場份額報告,三星智慧型手機銷售額在第三季度下降了13%,第二季度下降了10%,第一季度下降了2%,2017年第四季度下降了4%。是的,不斷滑坡。
數據標明三星高端手機並不具備太強的市場競爭力,並且中低端智慧型手機市場正不斷被中國廠商蠶食,特別是競爭對手華為市場份額在今年銷量飆升,市場出貨量增加了32%,第三次超越蘋果是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品牌。
三星很可能需要準備Galaxy A7和A9的增強機型來換取第四季度銷量攀升。在明年初,三星Galaxy S10和量產型可摺疊手機正式發布,如果一切如三星預期,明年將會成為三星最具備競爭力的一年。至少從現在中國市場環境來看,敢於正面挑戰三星手機的國產品牌已經越來越多了。
▲ 圖片來自:鳳凰新聞
三星在中國市場混不下去,紛紛關閉了在華工廠
對比三星在中國市場的輝煌時期,2013年第二季度,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曾取得20%的市場份額。三星究竟經歷了什麼才在中國落得如此下場?總結起來,有兩大原因,一方面是三星在note7爆炸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在中國消費者的心中,三星已經被貼上「質量差」的標籤。另一方面,從上面的數據就可以看出——我國國產手機品牌在這幾年異軍突起。
雪上加霜的是,三星在中國的銷量持續下滑也加速了三星的手機業務相關產業鏈的崩盤。此話並非空穴來風,8月13日,韓媒報導稱,韓國三星電子正考慮暫停中國天津手機製造廠的運營,這是三星在中國的最後一家手機製造廠。而在今年4月份,三星手機位於深圳的工廠已經宣布解散,原因是人工成本上漲。
微信ID:835694595
如果覺得文章有用,讚賞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