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供給側改革,加上水泥同業間的錯峰生產、減產保價,2016年臺泥大陸市場營運從下半年起絕地反攻,終於逆轉勝;預估去年的稅後淨利將可超過74億元,較前年成長28%。
臺泥近年EPS
由於價格下跌,臺泥大陸市場2016年上半年處於虧損1.56億元港幣。不過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大陸各地水泥業實施錯峰生產、減產保價等措施,成效顯現,臺泥的大陸噸毛利去年9月攀至近40人民幣/噸,到第3季已轉虧為盈。
去年第4季工程需求旺季,大陸各地區水泥價格數次調漲,其中,華南漲幅26%、西南漲幅也達22%,也帶動臺泥大陸市場營收穫利跳高,水泥噸毛利約50人民幣/噸。
法人預估,臺泥大陸市場去年第4季單季所賺的,約是前3季的總和。
大陸市場的轉虧為盈,也對臺泥2016年整體獲利貢獻度提高;市場估,臺泥去年稅後淨利可達74億元,比前年的57.75億元,成長了28%。
對於2017年大陸市場的營運前景;臺泥認為,由於政府已把水泥產業去產能列為重點執行計劃,加上大陸各水泥廠的水泥庫存普遍較低,而各地區水泥廠持續實施減產保價,水泥業者指出,大陸各地區首季水泥報價,雖因春節假期、需求下降而下跌,不過,跌幅明顯低於過去三年,預估每公噸約降價10~20元,毛利可維持去年第3季的高水準。
如果大陸水泥價格在今年第1季就可以維持高檔;臺泥預期,到3月開工後,價格極有回升空間,接續下來的2、3、4季的營運,就可審慎樂觀看待。
臺泥指出,政府在2017年將嚴格執行水泥去產能計劃,預期,水泥價格在第1季的淡季時會是谷底,此後,價格將逐季隨需求增溫及供給受到調控而調漲,因此,可以預期的,今年大陸水泥市場的營運預估也可逐季成長。
另外,臺泥指出,由於水泥生產原料之一的煤炭價格,今年的趨勢也處於下滑,這對於整個集團無論是水泥或電力成本都會下降,因此,今年的毛利率的提升也是樂觀的。
推薦閱讀:
【企業】一張圖讀懂中國建材的2017年!
【關注】企業稅費竟是利潤4倍!製造業減稅降費呼聲再起
【觀點】去產量只能是在養產能!
【數據】2016年全國水泥產量24億噸 同比增長2.5%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價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