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我的臺灣記憶

2021-02-15 銅仁學院微校園

一、 初來乍到

     去年好像決定去臺灣也是這個時候,而現在離開臺灣都有半年了。很難有這樣正式的機會給我回憶,我很懶的,回來就沒寫過任何文章來總結在臺灣的這半年。今天,在朋友圈看到在臺灣認識一個學姐寫的文章,那些點點滴滴我都記得,我要寫下來,我想分享給你們。

     這是一支八人大隊,原本毫無相關的人在異鄉竟成了家人般的存在。我們抵達桃園機場時是下午,周圍充斥的臺灣腔還真是讓人興奮,我們跟著接機的學姐換好錢幣買好電話卡,上了一輛麵包車,我們要去學校啦!從下午到晚上,從天明到天黑,從一幢幢高樓到低矮的平房。

靜宜觀光夜市

     我們到臺中了,到靜宜大學了。夜晚的靜宜大學真的好安靜,安靜到有點害怕,管不了那麼多,剛來的時候就注意到學校旁的靜宜夜市,已然顧不得這些有的沒的,趕緊找到寢室,把行李放下,只想逛夜市,肚子就是這麼想的。熱情的宿舍老師當然有很多話要對我們說:「你們喝酒要有點度,不要讓我經常看到你們被抬著回來.」原諒我的肚子只注意到了這句話。寢室和我們的差不多,也是四人寢,不過少了廁所和洗浴間,這裡是公共澡堂。

    不管了、不管了,直奔夜市,「這個看起來好好吃啊,這個也是」我們逛了一圈,決定下手了,「好甜啊」所有的臺詞只有這一句了,原來在各種旅遊節目中介紹臺灣美食的所積累的好感全無,這讓我們南方人怎麼活,我想起僅帶的兩罐老乾媽,想哭。

《惡作劇之吻》取景地

     這是我們的臺灣第一夜。帶著興奮和期待入眠。

     第二天就是學校組織的我們所有的交換生去日月潭,我們在纜車上俯瞰整個日月潭,它其實並沒有多大,但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的是透徹的藍色,是一種精緻的美。當然,我們難免會拿它和內地風景做比較,它只不過是宣傳的很到位,設施更完備罷了。

     這之後的日子就是在一次次的失望,但又一次次給你驚喜中度過。說到失望,也不過是自己把臺灣想得太美好了,畢竟我對臺灣的認識只是從網絡中,從一部部小清新電影中,從一個個旅遊節目中得來的,這些都比不得我自己眼睛看到的真實和震撼。

                             二、 老師

     驚喜的是靜宜的課堂、老師、同學。我相信「尊重」是他們每個人的理念,我仍記得一位老師說的:「我的課堂更多的是給你引導而不是直接給你知識。」這些老師都會認真聆聽每個學生的想法,並且不會隨意的給下定論說這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或許插嘴這一事都是不存在的,老師一般會停下來和學生討論,課堂倒像個討論大會,大家都是學生。

     要說到最喜歡的老師,那一定是我的報導文學課老師,他的名字用繁體看起來真是一大坨,以至於我到現在只叫他鄭老師(後面的字都不認識)。他就是那個亦師亦友的存在,不管你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有什麼問題,你都可以請教他,他真的很樂意幫助你,所以他就是一個行走的八卦中心,就連另一半的問題,他都可以插一腳,但是吧,說要給我介紹帥哥,但是到現在都沒消息。每次上他的課都非常輕鬆,他會在課前列印好課堂內容,就是一個話題,然後一起討論,各抒己見。課後還會有晴天講座,或許繼續課堂內容,或許聊聊八卦,或許談談國家政治的看法(這大概是我最關心政治的時候),我們既可以談流浪動物安樂死的問題,也可以說單身狗的處置問題,我們可以談報導文學究竟是什麼,也可以談剛剛喝的奶茶,我們可以在校園內搜索報導文學的線索,也可以跑去數操場的樹,聽著校園音樂節。

「jungle的八卦中心」


     這位鄭老師約著我們組討論課題,結果帶著我們去酒吧聽歌王唱歌(歌王要去服役了,唱歌的他,讓我頓時化身小迷妹)。他給我耐心地介紹在場每一位學生的情史,當然少不了他的,他說他以前追一位女生,努力考研究生,結果女生沒考上他考上了之類的,還有他與黑幫交手的歷史,這些大概是他逢人就會吹的牛吧。以及某些同學在學校的光輝事跡,話後彩蛋,某些同學喝斷片的窘相,哈哈哈哈哈哈,想想都會笑出聲。

晴天講座

    這位鄭老師就喜歡和我這個湖南妹子拼辣椒,遙記得水煮魚之夜,為了安慰我們這些南方人傷心的味蕾,請我們吃了一頓超級辣的水煮魚,最後演變成了我和鄭老師比賽吃辣椒,剛開始我發揮的很穩定,可說時遲那時快,一個不小心吃到了超辣的辣椒籽,最終敗下陣來。我真是給湖南人丟臉了。

    這位鄭老師逢人就喜歡暴露我的年齡,總說我將來必有出息,真是的,就喜歡他說實話這一點。

三、 朋友

    一位不打不相識的朋友,阿築。我和她一起上的是臺灣女性詩人,由於第一輪課沒選上,我是後面進的那個班級。她說她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討厭我的,她說怎麼會有那麼傻的女生,是不會選課嗎?後面加進來讓她多做了好些事。之後就發生了著名的「蛋餅事件」,在臺灣的課堂上是可以吃早餐的,這更讓我心安理得了,我吃完我的蛋餅,要用皮筋套好餐盒,可是,我又是一個不小心,皮筋把餐盒彈出去了,我坐在第二排,她坐我旁邊,蛋餅渣留在了她身上,盒子飛上了講臺。我們就是這樣成為好朋友的。

最中間的那位女生,當天是她的畢業典禮

    直到現在我們依然會交換各自看到的風景。

    這是屬於我們的友誼。

四、 我的旅行日記

    挑了個霧蒙蒙的日子登上了臺北101大樓,在故宮博物館見識到了大白菜,穿著雨衣坐了平溪小火車,放了十份天燈,看了九份的舊式建築、騎著車環了小琉球,泡了墾丁的海水,和阿里山神木合了影,一個人去了高雄,結識了三位有趣的老人。旅行總是有趣的。特別是一起旅行的小夥伴們,有你們,才讓旅行更加有意義,有許多還是因為旅行而結實的新朋友。

九份


臺灣最南點

五、姐妹

    其中因為去臺灣才認識到的四位超級好的朋友,畢竟這樣的革命友誼不能忘。喜歡的塑姐超級善解人意,關鍵是特別體貼;喜歡的蔡狗超級會拍照,關鍵是特別帥氣;喜歡的葉子超級直爽,關鍵是特別的可愛.真的是超級喜歡你們。

最後一夜的拍照留念


在「彩虹眷村」

    臺灣絕對是充滿了溫情的。

    春天風會笑唱來歌聲俏,你就像只快樂鳥。

    夏天日頭炎綠野在燃燒,你讓世界更美好。

    記得你的笑記得你的好,是山林裡的歌謠。

    我是一片草被溫柔擁抱,我想你一定知道。

相關焦點

  • 我的英國遊學記憶---投稿(陳柏翰)喜歡我就為我投票吧!
    我以前對於英國的印象,差不多是BigBen,Tower Bridge和紅色雙層巴士。而現在的話,則是Dean Close School,英式早餐和瘋狂地購物。剛到英國的時候,覺得英國的食物與中國的有很大的差別,當我第二天在學校吃第一頓早餐時看到滿眼都是炸的食物時,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 2015最後一天│一起在臺灣跨年
    2013—2014,我大三,在臺灣交換,在高雄跨年;2015—2016,我大四,在臺灣讀研,在臺北跨年。時隔兩年,有回憶,有期待。第一次在臺灣跨年,正巧是13到14年,被譽為「走過一生一世」,也就成為了一輩子難忘的時刻。的確,那天的記憶值得回味n次。下午翹課從臺南出發坐火車到高雄,一邊欣賞愛河邊上的夕陽,一邊循環聽著五月天的歌。
  • 墾丁,南臺灣海風的味道
    撰寫關於青春記憶的故事(一張照片、一個小故事、一段難忘的話……);2. 投稿至 〈 南臺墾丁Q蛋 〉公眾號;也可投稿在南臺墾丁Q蛋奶茶杭州大廈門店和嘉裡中心店門店郵筒;3. 評選 50 名〈 最感動墾丁故事續集 〉,獲獎結果於 9月25日 / 11月1日在官方微信公布。
  • 投稿|言外之意讓愛無所不在
    位於臺中的國立臺灣美術館正在舉辦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場館外是街心花園一樣的廣場,雕塑和碑帖中心環繞。我們居然還碰見了啃樹皮的松鼠!靈動的跳上跳下,悄悄捏了幾張,心滿意足的離開。因為場館裡是一場文化與政治的對話,也是藝術家對殘酷現實最認真的思考,看似不經意的作品帶上了觸目驚心的結果。
  • 如果我的男朋友是臺灣人
    當我們看過太多臺灣愛情故事之後,便開始幻想,如果我的男朋友是臺灣人,那他會是智商爆表情商零下的江直樹呢?是陽光開朗愛笑愛衝動的黃天闊呢?還是大眾情人被發好人卡也還不放棄的暖男李大仁呢?我猜……應該是這樣的>>>>如果我的男朋友是臺灣人,他會帶我去看臺灣最漂亮的山和水!
  • 【一線投稿】「安全達人」是如何煉成的?
    「安全達人」周漢林,根據工作經驗,總結出來的安全「順口溜」,方便大家記憶和落實。在我看來,正是「外因」的領導重視,「內因」的個人努力,「理論」的通俗易懂,「實踐」的堅持不懈,造就了周漢林這樣的「安全達人」,相信在他的帶動下,襄陽華潤燃氣會湧現出更多的「安全達人」。
  • 臺北|記憶中夢開始的地方
    臺灣是日月潭的薄霧,是阿里山的姑娘,是羅大佑《鹿港小鎮》「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是陳綺貞的《九份的咖啡館》,也是阿信的「一離開臺北,卻又想念臺北」……在這段交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還仍然清楚的浮現在眼前。現在的我,一提起臺北,可以有講不完的話題,以及無法言說的想念。我在那裡不僅學習了知識,更是了解了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 【娛客棧】潘安邦:他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慢慢長大成熟的我,逐漸少了很多年少的輕狂,而多了些許人生的閱歷,這個時候,再去聽潘安邦,再去唱潘安邦,竟然在心間已油然而生了一種溫暖,早已不再象當年一樣覺得潘安邦的歌中帶有「臺灣土味兒」,反而竟能細細的去品位那醇厚的歌聲中所拂起的感傷、感懷或者是感動,究其原因,應該是自己的年紀已經足以大到能夠讓自己靜下心來了吧……  前幾日,看到同事在微信圈裡發布的在臺灣去到潘安邦故居的圖片,不由得又讓我懷念起這位已經病逝兩年多的優秀的臺灣歌手
  • 投稿那些事兒:我的第一篇 IEEE 論文
    「投稿那些事兒:我的第一篇 IEEE論文」系列課程邀請三位曾在頂刊成功發表過文章的學術牛人來分享關於投稿方面的內容,滿滿的都是乾貨而且手把手教你如何在IEEE期刊會議投稿。回首過往,我想對我,也想對大家說一句:原來我也可以寫出 SCI 期刊論文!!」Life is full of unknowns. In the last second, you may still drink milk tea and brush the drama in the lab.
  • 趣聞 | 臺灣鐵路為便當設計了LOGO!新品牌形象看著就餓了
    從舊時代的車站月臺叫賣開始,在許多太臺灣人的心裡,都有對著臺鐵便當的記憶。「臺灣便當」更是大家去臺灣旅行必須要打卡的項目之一。
  • 臺灣醫生猝倒,醫院賠付904萬元
    ,創下全臺灣醫師過勞職災勝訴首例。圖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臺南市奇美醫院住院醫師蔡伯羌5年多以前因工作超時,在開刀房倒下,腦部受損智力退化有如5歲孩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日前二審判決,認定醫院與蔡伯羌有勞僱關係,須付補償金780萬元(新臺幣,下同)及退休金124萬元,創下全臺灣醫師過勞職災勝訴首例。
  • 「記憶麵包」是真的!網友:考試穩了!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備戰考研的學生做了3個書本造型的「記憶」蛋糕「寫」滿老師們準備的英語、「我要那塊寫著英語考點的。」航天學院的學生李利哲說「在複習衝刺的緊要關頭不能再去『臨時抱佛腳』英語是我的優勢希望吃了蛋糕以後實力能夠更好地發揮出來。」
  • 跟我一起記憶世界各國國旗
    【小課堂學問大好方法學知識之地理篇】前面我們教大家用諧音法、主圖案故事編聯法、顏色法去記憶各國國旗,但有些國家的國旗看上去非常相似,有些國旗沒有主圖案,只有顏色區分。像這些國旗又如何來記憶呢?一招記憶:相似的國旗放在一起記憶,混搭故事編聯法依然好使!
  • 去臺灣,去找我的少女時代
    11.19 臺灣票房冠軍「我的少女時代」上映,瞬間喚起很多人的青澀記憶。相信有很多80後、90後和我一樣,從各種偶像劇電影和綜藝節目中認識臺灣。之前我們被那些年我們感動的要死,現在又被少女時代直戳心窩。
  • 投稿 | 我不祝福他,我只祝福自己
    已經快九個月了,卻仍舊像是一個大坑,對我來說,光滑的沒有一絲可以借力爬上去的地方,但是他輕輕鬆鬆的跳了出去,開始了新的生活。 和他度過了兩年半,恍惚像是過了一生。是一直堅定的做著嫁給他的準備,像白日夢一樣,那段感情的影子現在都在,抹不掉。 想投稿的原因是,昨晚夢見了他,夢裡是很平常的畫面,坐在一起吃飯。還有,他該是有了新女朋友。
  • 【我記憶中的年味】與父親一起春節的記憶
    儘管大年的腳步如飛而至,但沒有感覺,只是在心底的一角偶爾泛起幾十年前的過年記憶。如今,急切盼過大年的意識已隨父母過世,不會再有什麼希冀,更多的只是年近黃昏的隱憂。但與父母一起春節的日子永遠不會忘記,就像一壺老酒密封在記憶深處,存放時間越久,會越醇越濃。我的老家是廬江北面的一座老鎮。記得那是2010年的春節,在外二十多年,那年難得有機會回家過年,與妻攜子同父母歡聚在一起,也是一樁幸事。
  • 臺灣女孩溫情長文:我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
    我從來不看政治新聞,但是我每天一定會看娛樂新聞、小狗新聞、美食副刊、柯P(柯文哲)經典語錄和圓仔(赴臺大熊貓幼崽)爬樹。  但是最近的娛樂新聞都跟政治新聞搞在一起。雖然我看不是很懂,但是我還是免不了一定得看到。  我很認真地反問我自己,那我是中國人嗎?  從小,我就是跟著爺爺奶奶被帶大的孩子,我爺爺奶奶的國語都帶著濃濃的鄉音。
  • 自行車的記憶
  • 陸生看臺灣臺灣,你好
    2016年2月14日,我搭上飛機來到臺灣。原定是預備2015年就來臺灣的,結果家中突發變故,遂拖了一年才來到臺灣。
  • 周日臺灣旅行去(二)那些年我們在平溪
    周日跟著《兩岸青年》的腳步,一起走訪臺灣各大小景點,不管是氣勢滂沱的大山大海,還是小資情懷的巷弄街道,臺灣就是一個擁有那麼多美麗旅行漫步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