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李銀河「拉拉」身份曝光》博文,讓中國著名性學家李銀河女士不高興了。「應激反應」之下,李銀河公開了她和她的伴侶—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跨性別者的私生活。
公開聲明和密集接受訪問,讓李銀河這輪原本為自己的辯護演變成了一場面向公眾的關於性少數派的科普。
人物PORTRAIT = P
李銀河 = L
P:你的伴侶最初認為自己是同性戀,經你提醒才意識到他是跨性別者。跨性別者自己也不太容易搞清楚他們與同性戀的區別?
L:是這樣,同性戀在人口裡佔4%。跨性別比例還要小,往往就被忽略。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Transgender(跨性別)的人存在。
他當時以為自己是同性戀,在女同志圈子裡找朋友,老找不到合適的。女同誌喜歡的都是女人,他要找喜歡男人的,怎麼能找到呢。這個就很說明區別了。他還挺討厭同性戀的呢,他好像是說過,他們真變態(笑)。「變態」這個詞兒也不好隨便用是吧。
P:跨性別者的T(Transgender)和女同裡的T(Tomboy)完全是兩個概念?
L:一個叫性別認同,一個叫性傾向認同。跨性別是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不一致。同性戀是性傾向上的少數群體。金星是典型的跨性別,從小就覺得自己是個女的,可偏偏有個男人的身體。
P:跨性別者會喜歡別人怎麼稱呼他?你的伴侶接受採訪的時候談,他還是希望對方稱呼他一個男性角色。
L:當然,有的時候,人家看不清,就說先生、大哥什麼的,他就特高興,就特正中下懷那感覺(笑)。
P:跨性別者都會很厭惡自己的身體嗎?
L:應該是厭惡的,他要是喜歡自己的器官的話,就不是跨性別了。我知道有一個跨性別的人,洗澡都從來不脫衣服的,他太厭惡自己的身體了。
我的觀點就是,你不必非得擁有另一個性別的器官,才能去過另一個性別的生活,按自己喜歡的性別去生活就完了。現在的問題是,跨性別的人,也明白這道理,但是他厭惡自己的器官,出於這種動機去做手術,你就攔不住了。
P:你這次的公開發言讓LGBT這個詞大規模普及了起來。這個詞在英語國家已經很主流了。你對它的理解是什麼?
L:Lesbian(女同性戀)、Gay(男同性戀)、Bisexual(雙性戀)、Transgender。LGB是性傾向方面出問題的,T是性別認同方面出了問題的。「出問題」這個詞用得也不好,就是少數派吧。
大概是五六年前吧,有一個美國使館文化處的人到社科院去交流,我在他那兒首次聽到了LGBT這個詞兒。他挨個地跟我講是什麼,他說在美國如果不知道LGBT,政治家就別當了。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話題。《聯合國反歧視公約》裡頭不是說,要加上這個反性傾向歧視嘛,過去有反對性別歧視、種族歧視……這些LGBT團體在那兒遊說,提出了一個提案,說要反對性傾向歧視。
本文為節選版,首發於《人物》2015年1月號
為保護版權,我們對《人物》文章進行了特殊處理,剩餘1198字請點「閱讀原文」繼續閱讀。用微博帳號登錄成為《人物》會員,每月將收到我們精心遴選的至少10篇文章,包括全部拳頭產品。1月僅5元,按年更有優惠。
* * *
現在關注「博雅天下書店」微信號:boyabookstore 保存下圖後掃描可購買本期《人物》雜誌